大四的某天下午,我接到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父亲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告诉我外公已经去世了。也许父亲有些过于平静, 以至于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会是事实,虽然也明白父亲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但是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于是我又和父亲确认一遍。
父亲的声音依旧平静,告诉我外公的的确确已经去世了,昨晚走的,儿子都不在,只有女儿女婿在。
得到父亲的再次确认,知道外公是的的确确去世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一时还难以接受。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外公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不知道他是几时开始信仰佛教,也不知他是为何信仰佛教。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心中有了执念,心灵无法平静,为了心灵平静才信佛,又或者是为了给儿孙祈福才信佛。不过这些都无法弄清楚了,反正外公选择了信仰佛教,还有个和尚证,法号续海。很多年前,外公就已经和外婆分床睡,出家后更是严格遵守清规戒律,吃起长素,而且每日都要念经修行。
关于吃长素这个问题, 我们一大家子人都是反对的,吃长素不能沾染一点荤腥,必须有专门的锅碗筷子,每次都得单独为他做一份素食,除了生活不便之外,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欠缺,所以他的身体看起来硬朗,但面色始终不好。所以我们都劝他不要吃长素,就初一十五吃花斋也行,但是他虔诚的信仰没有动摇半分。有时候,调皮的小孩会给他的饭菜里加一些肉和猪油这些荤东西,他吃出来都会马上抠嘴巴吐出来。
作为这家里学习最好,最聪明的人,我也试图用我的聪明才智去劝他回归正常的生活 ,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不要在吃长素这个问题上执迷不悟,年纪大了就应该安享晚年,该吃吃,该喝喝,不过外公信仰坚定。有天晚上,我和外公一起睡觉,苦口婆心的跟他说了大半宿道理,结果他睡着了,半夜起来尿尿,发现他居然在打坐念经,我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叹气,睡意来袭,我就继续睡我的觉。
我想外公信奉佛教也一定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外公家祖上原本是开染坊的,早在民国的时候,家族就把生意做到了日本。到我外公这一代,就我外公和大外公两兄弟。大外公脑筋灵活好算计,适合做生意,所以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那时候流行娶小妾,大外公就和隔壁的商户比赛谁娶的小妾多,大外公一生有好几个妻妾,日夜劳作,开枝散叶,生的儿女也比较多。解放后,大外公靠着精明算计在遂宁市里供销社谋得了一个好职务,也在遂宁安了家,或许是政策限制,又或者是感情不和,娶几个妻妾也都以离婚收场。而我外公就没有他哥那样好算计,他秉性忠厚老实,循规蹈矩,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食古不化。很显然,他并不适合做一个商人,所以他一直也没有插手过家里的染坊生意。由于念过几年书,有点文化,解放后就被生产队上安排了粮库保管员的职务,这个岗位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也算一份肥差。我外婆也常常埋怨他顽固迂腐,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每家每户都揭不开锅,儿女都饿哭了,他也不愿意利用职务之便弄点吃的。最后我外婆看儿女们哭的太伤心,就偷偷的去窖里搞了一点红薯回来,靠着红薯,一大家子才勉勉强强活下来。
以前外公身体还好的时候,我经常会缠着外公给我讲他以前的故事。
我告诉我,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重庆那边打工,一起去的同乡因为家里有事,但是因为在重庆没找到工作,没钱回家,外公知道他的情况就把钱全部借给同乡了,还把刚买的新衣服都让他穿走了,同乡信誓旦旦,回家处理完事情后立马回到重庆还钱。可最后走了一个多月都杳无音讯,眼看年关将至,无奈之下,没有多少钱的外公只能走路回家。半路上,身上仅有的钱也用光了。于是,外公就这样饿着走了两三天,走到一个破庙的时候, 他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去破庙里歇息,他靠着一面墙想接下来怎么办,如果饿死了家里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后想着想着,背后靠着的那面墙突然倒了,吓了外公一跳,仔细一看,倒下的墙体里面居然藏着两块钱,当时,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欢喜的不得了,立马花了两分钱在饭店里吃了一大碗大肉面,也是靠着这点钱,让他可以顺利回家。
外公给我说,别看他现在的样子有些驼背,他年轻时候也是个壮汉,以前在城市里打工的时候,六个人才可以抬起的一根大铁柱,他们打赌没有人可以抬起,说如果谁抬起了就那一块钱给他,外公走过去说让他试试, 于是他把铁柱放在肩膀上,还走了六步,于是,就赢了那一块钱,说到这里的时候, 外公有些自豪的笑了。
外公还说,他以前在重庆那边打工的时候,那里有地头蛇,有一天一群地头蛇过来惹事,欺负他的一个老乡,整个工地没人敢说一句话,他看不过去就去帮忙。后来,一群地头蛇围着他们两个就要教训教训他们。外公吼了一声,对着工地的工友们说了一些在外靠朋友,要团结的话,工地上的工友们见有人带头,也应声而起加入了战斗,外公顺手提着一根棍子就给挑事的那个人一阵猛打,后来再没人敢来他们工地惹事。
得知外公去世后第二天, 我就请假匆匆来到外公家, 看着外祖母瘦小的身影, 多了一份孤独和凄凉, 而我却不知怎么去安慰她,只是喊了一声外婆,她也像往常一样回应了一声,语气并没有多少的悲伤。
丧事办完之后,外婆就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大家就商量怎么照顾外婆。外婆的儿子们都有各自的考量,要出去打工赚钱,外婆也怕自己成为拖累,影响儿子们赚钱。大家你推我让,最后外婆都哭了,感叹自己命不好,晚年没人照顾。我看到这种场景很不是滋味,就大声说道,百善孝为先,不要为了一点点利益斤斤计较,外婆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再让外婆这么伤心。最后商量两个儿子每人在家轮流照顾一年,另一个出去打工。
临别的时候,大舅正在清理屋前一棵树上的虫,这棵树的一半已被虫破坏,树快要枯萎 了。我突然想到前些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到这边来玩的时候,也和外公一起抓过虫,我打趣他说虫也是有生命的,杀虫等于杀生,他说祸害就该死,我记得他以前打死老鼠的时候也这样说过,还笑话他修行不够。
回家的时候,妈妈给我说,去年外公在他生日过后,曾在一个好友面前痛哭流涕, 他说他这么大年纪了,儿孙也不会来给我过一个大寿,他说他知道他过不了这一年了。我想起前几年为外公过生日的时候,我当时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发达的,就给外公许诺说七十九岁(虚岁八十)的时候一定给他操办一个大寿,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实现承诺的那一天,我没有发达,他也没有活到七十九。
爸爸说,外公到医院就知道自己撑不下去了,很想在去世前见见你舅舅们。虽然舅舅小姨他们得知消息都连夜买机票赶回来,可外公最终也未能等到大舅他们就去世了,去世后一直不肯闭眼,我爸用手也合不上,直到我爸安慰外公说舅舅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好不容易才用手把外公的眼睛合上。
我听了有些伤感,外公这一生老实善良,循规蹈矩,一辈子没做过啥坏事,晚年还一心向佛,虔诚修行。正如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居然死不瞑目。我想外公可能是因为心中有了执念才会选择信仰佛教的吧!而有执念的人是成不了佛的。所以尽管他吃斋念佛,虔诚修行,最终还是没能真正放下执念,临死前他的心中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执着挂念,还有是非得失,或许还有对于人世间还有困惑迷茫,所以才导致他死不瞑目吧!
西方不无,着力即差。外公虔诚修行多年,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他的人生一定有我不知道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能放下执念,执念惹尘埃,有执念的外公,恐怕也很难去到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