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探灵大师 > 第64章 斗法大会(下)

第64章 斗法大会(下)

“你们看那儿”墨循对我们说,我们顺着他目视的前方望去,前方一处摊位灯火通明,且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围成了一个大圈,在鼓掌喝彩,大概是有人在表演节目。

因为好奇我们三个也挤上前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节目。

只见一个穿瑜伽服的中年人长须的人席地而坐,他双手各十像是在念什么咒,然后他拿出一个陶土罐来,里面有红土,然后他拿出几粒种子埋进了土里,随后又默默念了一阵咒语,

然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红土里竟然发出了一个绿色的嫩芽,然后非常速度的伸展出了绿色的须蔓,长出了绿藤和花,我以为这就够神奇的了,没想到还没结束,花落了之后竟然长出了果实,果实越变越大,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大西瓜,而那个念咒的男人欣喜而起,摘西瓜徒手锤破,里面的红色瓜瓤和黑色的瓜子皆可见。甚至还有胆大者上前品尝此瓜,并竖起大拇指说,这瓜真甜。

眼前的这一幕真的很神奇,要说是魔术吧,但我从来没见过这种魔术,因为没理可依啊,魔术师也是借助道具,再加上自身熟练的技能。但眼前这种戏法我真是闻所未闻。人群中当然有和我一样惊讶的人,说是不是有3D投影技术存在什么的,但看现场只有一个老式发电机,在他的摊位旁边挂了一个简陋的日光灯,再无其他。

墨循是最喜欢扫兴的,他冷冷的说:“幻术而已。” “是魔术的一种?”我诧异的问,但墨循却没有回答,板着他高冷的脸说,我们到别处去寻一寻吧。”

“你还没告诉我这幻术是啥呢?”我一脸不满的问,结果他却回了句,“障眼法,骗人的。”

“墨循说清楚一点,到底是啥原理啊”我仍旧一脸好奇的刨根问底,见墨循不愿意搭理我了,李锦风忙接过来话茬说:“幻术其实也可以说就是魔术,幻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在《通典·乐六》说,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皆出西域,始于善幻人然后传入中国。据说汉安帝时,天竺人献伎,能自断手足,还能刳剔肠胃,历代都有,后来唐高宗厌恶其惊奇,所以下令,善幻者不许入关。而如今的吞刀吐火、殖瓜种树、屠人截马之术皆是也,也是从西域来。”

“原来如此啊,李锦风你真的挺博学的呢!”我双手竖起大拇指。

“都是听师父们说的,留了心就记住了。”李锦风谦虚的回道。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寻人,所以并没有在此逗留太久,于是就继续往前走, 多是一些古董杂件摊位,也没看出其他异样。 但让我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场地这次秘密的斗法大会,竟然还有赞助商和东家赞助,摊位旁边都有彩旗,上面还印着广告。

我们再往前走,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焦急向我们求救的人,那是个戴眼镜看上去文绉绉的中年男人,他见到我就说:“ 行行好吧,好心人,能帮我叫一下救护车吗?我妻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面色苍白开始说胡话了。这里的信号不好,我拨打了几遍电话都没打出去。”

我拿出手机查看,这个地方不知道受什么磁场影响了,确实是没有信号,或许是因为斗法大会的开始,有很多不干净的东西存在,所以信号磁场受影响吧。

但见善必行,也是在世修行的必修课,所以我没有犹豫直接回答说:“我们先去看看情况吧,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那男子一边带路一边给我们说话,说他是个网络志怪小说家,黄九泉,这回他为了找灵感是来带妻子“见识见识”的,谁知道在看瓷器的时候妻子就变就开始说胡话,面色苍白不知道怎么了。

他虽然写志怪小说,但是也是靠想象力和查阅资料,本身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所以也是非常紧张害怕,再则他在现场其实已经求助过很多人了,帮忙打电话,或者借一下车,结果都没人愿意帮他。

我们三人被黄九泉带到了 一个烂尾楼前面的空地上,确实那里有坐着一个有气无力的女人,离近看之后我们立马就发现了缘由,那个可怜的女人身上竟然缠着好几个怨鬼,脖子上骑了个青色的龇牙咧嘴的小鬼,腰上还缠着一个女鬼。

但这黄九泉是凡人,并没有看到这些,那个女人的旁边还放了一个青花瓷的蛊, 看上去很是诡异。李锦风拿起瓷盅上面赫然写了几个血字,阴山派。

墨循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怪不得没人愿意帮助你呢,斗法大赛这就已经开始了,受害的当然是你们这些不明情况,没有修行在身的普通人。”

黄九泉不理解,李锦风解释说:“你妻子身上是阴山派放的伥鬼,这个秘密的斗法大会已经开始了,几个门派共同参与,一组放阴兵放伥鬼,一组负责收伥救人,最后看看到底是放的厉害,还是破法的厉害。”

我拿过那个青花瓷蛊说,“怎么偏偏是阴山派,真是冤家路窄啊,想前段时间我和父亲被他们迫害的可惨了,怎么这个活动我们不知道呢。”

李锦风又说:“早就开始了,在探灵大师上的社区已经开始讨论组团了,不过你最近没有打开那个软件看而已。”

黄九泉扶着妻子,问我们,“那要怎么办?那我妻子她有生命危险吗?”

我们三个对这种事也不是很精通,毕竟是这种旁门左道的法术。

这是远处陡然传来一个声音,声音低沉老态,但充满玩世不恭的语调,“ 过了三天,你妻子肯定会被这两只伥鬼缠到气绝身亡。”

这个声音有些熟悉,等到那人靠近,我们才发现,这位老人是那天我们看悬棺表演时的道人。

我忙打招呼,“原来是您啊老爷爷。”

“别别,可把我叫老了~”那老道人开玩笑说,“我好比泰山长青松,不知日月更替为何物。”

黄九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大师,请您帮忙,救救我妻子!”

“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那老道人又看了我们几个人一眼说:“其实我也不会解这法术,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几个,怎么把放伥的人找出来,你们愿意不愿意帮他呀。”

我信誓旦旦的说:“那是自然,既然遇到了,这事我们也管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