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虽然是文物,但是跑得比移动城邦还快,不加点东西可惜了。
改造计划中,罗德岛以苏联的载机巡洋舰为思路,将大幅提升自身战斗力。
第一项就是大功率雷达的加装。舰桥会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指标包括500km的探测距离,200个目标及以上的同时监视能力,使用S/C波段,可同时进行搜索和引导防空导弹。为了保证无死角,舰桥表面会360度装上雷达,靠风冷和源石技艺同时进行降温。
舱内大量安装摄像头、红外探测仪和毫米波雷达,同时搭配使用AI进行人员甄别。
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可以在罗德岛内部的巷战中为防御起重大帮助。平时则可以进行安保、反间谍、反渗透和故障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如果可以的话,罗德岛的甲板我是倾向于改造成多跑道的超大飞行甲板,第一层设置为机库。
在甲板的部分区域塞上防空导弹和近防炮,在罗德岛的侧面加装可收入舰体的导弹和火炮。
不过这项计划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都这么造了,病人住哪里?
很明显,罗德岛身上这层“感染者问题专家”的屁暂时还不能撕下来,而且这种陆地巡洋舰也没有装火炮的需求。
最多用防御性武器挡一下武装组织,随便哪国正规军来了罗德岛都得没。
虽然事实令人沮丧,但是毫米波雷达还是要装的,不管怎么看,现在它的性价比最高。泰拉貌似雷达发达的技术环境,使得罗德岛其实也能多少造一点雷达,不过精度就不知道了。
对于罗德岛的安保情况,我认为和大嘤的军情六处差不多。
一个满是各国政要的地方,居然连个名义上的保安都没有,到底是怎么想的?
本来罗德岛的面积就大,要是溜进来一个那得找到下辈子。
这样,建造阻隔门就十分必要。把罗德岛各个区域强制隔离,既方便损管,又方便安保。
通风系统里还应该有释放失能性毒剂,可以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
最适合的是二苯乙醇酸-3-奎宁环酯,也可以叫毕兹。越战的美军使用后,表示会说话的树都有了婴儿般的睡眠。
毕兹的致死量特别大,作为毒气释放基本没有副作用,非常适合室内使用。
方案写完,再次上传到了PRTS,博士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MFR的大扩充不仅会有巨大的后勤压力,而且人员分配也十分困难。
典型例子:陈到底是术士还是剑士?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罗德岛基本上都是多面手,怎么做明确的鉴定成了问题。
还是留给杜宾她们去头疼吧,这么想着,博士不知不觉走到了她们的办公室门前。
敲了敲门,无人应答。
大概是在训练吧,博士想了一下,往训练室走去。
训练室也没几个人,都是恐怖筋肉人在里面撸铁,四处张望也没发现。
怪了,教官难不成集体叛逃了?我也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啊。
纳闷地走在过道里,博士即使是有了最先进的生物计算机,也无法理解现在的情况。
他以前又没有社交,他怎么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如大部分人在思考时,耳朵都会极其灵敏,博士也捕捉到了一丝嘈杂的声音。
靶场貌似有异动,寻着声音的源头,他一步步前进着,直到来到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