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蒋文都目光落到纸上,正好看到了范承佑写下的两句诗。
这第一句诗,虽然略显夸张,却有着一种大江大河,不可阻挡之势。
仿佛在河水的此消彼长之间,描绘出了一幅壮烈而又优美的画卷。
仅仅是这开头,便让蒋文都不敢小觑。
他之前见到的那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便有着一种仿佛是来自于筋骨之间的豪情。
如今见到的这句诗,则是一种类似于东坡先生词句的豪迈之气。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诗句,从范承佑的笔尖迸发而出,蒋文都的眼神已经逐渐从惊讶变成了震惊。
等到范承佑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出现之时,蒋文都则是彻底沉默了,仿佛彻底沉浸到了这首诗里面。
“好诗啊,好诗。”
一旁的刘掌柜则是率先说出了口,抚掌大呼了起来。
“文豪,这首诗若是拿出去,必定是孤篇盖大乾啊。”
“当今文坛执牛耳者,非你莫属!”
蒋文都一开口说出的话,便是盛赞。
“我去,草率了。”
范承佑听到蒋文都的夸赞之后,脸色微微抽动了两下。
他确实是会作诗,不过也仅限学过的那些诗句,以及唐诗三百首了。
若是当真让自己迈入什劳子文坛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露馅。
而且范承佑志不在此,他真想要当一个普通的日子人啊。
赚赚小钱,在舒县买个大豪斯,成为一方豪绅倒也就差不多了。
若是当真有了文名,那自家大豪斯的门槛估计都会被塌断了。
蒋文都望向自己的眼神之中,似乎都在唰唰唰的冒着绿光一般。
舒县本身就不是什么文运旺盛之地,若是出现了一位文豪,必然是会让舒县名气大增的。
虽然舒县不小,但文运确实不太昌盛。
别说什么进士了,即便是举子那都很少。
即便是科举考试,不少人都是更喜欢提拔乡党的,多少会有着一些影响。
若是范承佑能够在文坛闯出一番名堂的话,也会让那些考官对于舒县侧目。
就在蒋文都幻想着未来这舒县会成为文运之地时,范承佑却再次开口了。
“县丞大人,这只不过是拙作而已,实在是不堪入目。”
“若是县丞大人方便的话,能不能不将拙作公开?”
听到这一番话,蒋文都却有些傻眼了。
文人或许不好财,但是绝对是好名的,至少大多数的文人是如此。
范承佑这不让公开,不就是堵塞了自己的名气?
“范公子,我劝你好好想想。”
蒋文都一只手搭在了范承佑的肩膀之上,语重心长的说道。
范承佑点点头:“在下确实不是好名之人,而且我还想要先将这个败家子的名号给洗去。”
“县丞大人,你也不想其他州县的文人,知道这首诗是一个败家子写出来的吧?”
这个借口确实有些牵强,但是蒋文都却思考到另外一种可能。
范承佑这才华若是当真显现出去,必然是会得到其他州县的争抢。
舒县只是个小县而已,根本比不得那些较大的州县。
若是争抢起来的话,舒县完全比不得那些较大的州县。
在他看来,范承佑有着这等文采,必然是会参加科举的。
先想办法将范承佑和舒县绑定起来,然后再让他名气大噪,这才是利益最大化。
想明白这一点后,蒋文都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边如此吧,只是不知阁下,未来几日可有闲暇?”
“未来几日,倒也有些闲暇时间,蒋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范承佑点了点头。
蒋文都脸色一喜:“如此便好,五日之后,我们庐州之中会举行一次淮南文会。”
“介时会有着我们淮南道东路五州的文人墨客参加,我们舒县争取到了三个名额。”
“文会?”
在范承佑的印象之中,文会都是一些酸腐文人去的地方。
范承佑实在没什么兴趣,但见蒋文都一脸兴奋的模样,却又不好拒绝。
舒县距离庐州城很近,乘坐马车不过半天,倒也不耽误什么事情。
“没问题,到时候蒋大人只需要通知我一声便可以了。”
范承佑点点头,最终还是将这件事情应承了下来。
“那我这边先行告辞,这首诗的润笔费,我会遣人送来的。”
说话间,蒋文都便已经先行告辞了。
“认识蒋大人,对你可是有着好处的。”
刘掌柜看了一眼范承佑,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掌柜的了。”
范承佑道了一声谢。
他也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到蒋文都的赏识,就是这位刘掌柜的提拔。
若是没有刘掌柜介绍自己的话,蒋文都或许只会将自己看成一个字写的不错的抄书人。
“没事没事,有本事的人,在哪都会被赏识的。”
刘掌柜摆摆手,笑道。
“其实刘掌柜,你有没有想过,让咱们书肆起死回生呢?”
范承佑犹豫了一下后,这才看向刘掌柜反问一句。
“起死回生?”
刘掌柜听到这句话,心下不免有几分好奇。
“对,我有着让咱们书肆起死回生的办法。”
范承佑认真的点了点头。
如今书肆之所以破落的最大原因,就是缺少印刷书籍的雕版。
这个时代的书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用雕版印刷,另外一部分便是前方的售卖了。
如今舒县市面之上的雕版工匠,已经是被集贤书肆给垄断的差不多了。
从其他地方请过来,或者重新制作,成本都有些太大。
“什么办法?”
刘掌柜有些好奇,继续问道。
“如今市面之上都是雕版印刷术,我从西域商人那里听说过一种与众不同的印刷术,叫做活字印刷术。”
范承佑倒是没有隐瞒,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刘掌柜仔细介绍了一番。
他没有准备靠着这个获利,只是想要回报一下刘掌柜的知遇之恩。
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的刘掌柜,听着范承佑的诉说,越听越入迷。
在听完之后,更是拍案叫绝,他倒是清楚这件事情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