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河里的水彻底干完了。干旱灾祸彻底到来。
苏家还算好,有粮食可以吃,还不至于饿肚子。其他农户就惨了。
因为舍不得买粮,家里的粮食本就所剩不多,之后硬着头皮买的粮食也不够吃多少天。
没过多久家里最后的粮食也都吃完了,没有钱,没有粮,只能厚着脸皮向别人借了。
可这个时间段谁愿意借粮食出去,没人愿意,又不是圣母,自己家都吃不饱,还将粮食借给别人。
同一时间也有人到苏家来借粮食。
“苏大哥,你可是我最亲的大哥了,我们家真的没粮食了,你们能不能借我一点?我保证,等我有粮食了,我一定会还。”
苏父一脸的为难,“老弟,真不是我不想借,而是家里我真的做不了主。你也知道,家里的东西都是我媳妇管的。这事我也拿不定注意。”
寻常人都知道这是委婉的拒绝。
可这粮食关系到他们家之后的命运,男人继续厚着脸皮道:“那嫂嫂在家吗?我跟嫂嫂说。我是真的没办法才来求你们的。”
苏母听到外面的动静也知道逃不过,从屋里走了出来。
“嫂嫂,我......”
“行了,我知道你是来干嘛的。”苏母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现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容易。你们家没有粮,我们家的粮食也不多。要是真的借给你们了,那接下来我们家吃什么?”
“要是现在我借给你们了,那之后又来一户人家,我借不借?我要是借了,那我们家怎么办?我要是不借,可我又借给你们了。”
苏母直接在气势上碾压了男人。让男人抬不起头。
一顿打压后,苏母的情绪终于降低了,“行了,都是邻里邻居的,谁都不容易。也别说我们苛刻。”
说完苏母回到屋里,用了个碗装了一碗板栗,走出去递给了男人。
“就这些,再多了也没了。”
男人直接感动地哭了起来,今天他不知道问了多少户人家,可却一个也没人愿意。
“谢谢...呜呜呜...谢谢苏大哥,苏大婶,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一定会记在心里。”
说完男人擦了擦眼泪,端着碗板栗回家了。
苏父苏母看着男人的背影都叹了口气,“唉,多不容易啊。”
可又没办法,老天爷不给饭吃,百姓只能受苦受累。只盼望着朝廷注重,早点能拨款下来。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半个月,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村里已经接连好几个人活活饿死。
苏家虽然有粮食,可耐不住没有水呀。能坚持这么久,还多亏了苏童从养殖空间里偷偷运水到家里。
当天晚上苏家五口坐在一起开会。
苏父开口道:“这日子怕过不下去了。现在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之后只怕会越来越乱。我们的粮食也坚持不了多久,再加上还没有水......”
其他人皆沉默了。
终于苏童开口道:“要不我们逃荒吧,待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即使没有饿死也会渴死。”
“没错!”苏母第一个站出来,赞同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想活下去,现在只能逃荒了。”
苏鸣问道:“逃荒,那我们要逃到哪去?”
“京城!”苏童开口道。
“为什么要选京城?”苏父有些不解。京城寸土寸金,都是大人物生活的地盘。他们逃到那里去。能好过吗?
苏童解释道:“正是因为皇帝在京城,我们逃荒逃到那里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只有皇帝知道了我们这里的灾情,上面才会拨款下来。我们才能得救。”
苏父思考了一番,“那明天我去跟里正商量,如果还有人愿意的话,路上也好结伴。”
苏童很赞赏苏父的决定。现在闹灾荒,一路上肯定不太平,多些人也安全些。
柳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她想让苏母给她点粮食去。帮问一下她的娘家。可现在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怕是自己吃也困难,所以她真的开不了这个口。
苏母看着她那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用猜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人家没开口,她也没好心到主动送粮食。
第二天一早,苏父早早地去找里正了,商量着逃荒的事。
苏母开始准备一天的吃食。
因为干旱,现在人们都待在家里,没有出去,也没有劳动,所以苏家现在一天只有两餐。
上午粟米粥配板栗,下午大米粥配咸菜。看起来有些清淡,但也好过其他人家。
苏父中午的时候才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愿意逃荒,这是现在唯一的出路。
于是决定明早就出发,今天好好收拾东西。
吃过饭后,一家人开始收拾吃东西。
逃荒没什么讲究,一切从简。
显示最重要的粮食和水。其他的能带则带,不能带就舍弃。
为了不被人知道家里的粮食很多,苏母将粮食分为了五份,一人一份。每人保管好自己的粮食。接下来的吃喝都要靠自己。
柳氏一下分到这么多粮食,都惊呆了。她还以为家里没粮了。
“娘,这...这么多。那我可不可以...送些粮食去我娘家?”柳氏一脸忐忑地问道。
苏母看了一眼她,开口道:“这是你接下来的口粮,你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不过到时候你要是没有粮食吃了,也不要来问我要。”
柳氏满脸欣喜,“谢谢娘,谢谢娘,娘你真好。”
于是在众人收拾行李的时候,柳氏从自己那份分出一些粮食,带着回了娘家。
苏母看在眼里,也没有说话。
一个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一个是自己的婆家确实不好抉择,所以她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她说的话一定会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