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
就有陆陆续续的锦衣卫拖着一车一车的尸体,从皇宫内运送出去。
这些人,大都是昨夜宫变受到牵连的反贼和残党。
赵政命严松铲除余党,一共诛杀了数百人。其中不少是宫中负责赵政起居的太监宫女。
毕竟这些人,都是高妃的余党,留之无用。
而随着皇宫大门开启,高妃宫变失败,被赵政镇压,打入死牢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一时间,朝野震动。
一个时辰后,宣政殿。
宣政殿乃是大夏王朝文武百官早朝的地方,这里也是帝国的门面所在,所以装修的富丽堂皇,无比奢华。
前来早朝的官员,早已经聚集于此,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
“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皇宫之中那些太监宫女都不见了?”
“嘘!你还不知道吗?我听说啊,是高妃发动宫变!”
“什么!宫变!”
那人大惊失色,又很快恢复正常,然后低声的冲其中一个大臣问道。
“怎么可能?高妃可是高太尉的女儿,为何要发动宫变啊!”
“咳,那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听说啊,是高太尉想要……”
大臣刚想要说什么,却在这个时候,看见了大殿一侧,出现了一行人。
皇帝赵政在一众锦衣卫的陪同下,出现在了大殿,并且径直走到了最上方,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刹那间,刚才还有些嘈杂的大殿内,立刻噤声,三五成群的文武百官,当即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并且个个面色凝重,似乎心事重重。
“上朝!”
赵政旁边的一个老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这老太监是赵政临时从别的宫殿抽调过来,之前是先帝的随身太监,后来年事已高就退居后院了,如今没有人手可用,也只能让他们这些老家伙先来顶一下了。
至少在忠诚上,没什么问题。
随着老太监的高呼。
文武百官整齐的躬身,向赵政行礼,并跟着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人全部躬身低头,不敢抬头直视赵政。
而赵政身着龙袍,头戴金冠,用一种睥睨天下的目光看向在场的大臣。
这一刻,赵政有一种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霸气,有一种藐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特别是,手中把玩着那四四方方的玉玺。
目光看到那玉玺上刻着的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他想,应该没有男人能够对这八个字不感冒吧。
光是看着,就有一股热血沸腾的感觉。
龙椅上的赵政,还在找当皇帝的感觉时,底下这些大臣们,可一个个都心怀鬼胎。
不过他们都在好奇,三年不上朝的赵政,为何突然出现在了早朝上。
还没等他们想清楚,赵政就已经开口说话了。
“平身,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文武百官才刚刚抬起头,甚至都还没有看清楚,赵政的脸,百官就中就有人急不可耐的开口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道霸气十足的男声,从百官之中传来,声音浑厚有力,自带一股威严,刚一开口,便吸引了在场文武百官的目光。
与此同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身影,往中间走了一步。
刚才鞠躬之时,别人都弯腰很深,唯独此人挺着胸膛,丝毫没有鞠躬的意思。
此人便是高源,当朝太尉。
三年来,把持朝政,已经权倾朝野了。
并且在去年派兵瓦解了南边蛮夷叛乱之后,已经被原本的昏君赵政赐予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所以高源在面对赵政这个皇帝的时候,都可以不用鞠躬行礼,甚至可以带着随身佩剑上殿。
此刻高太尉站出来,兵锋直指赵政。
气氛一下子就剑拔弩张起来。
站在大殿一旁的武轻柔,不免为赵政捏了一把汗。
开始担心赵政,会处理不好这些事情。
而赵政循声望去,目光很快锁定了刚才说话之人。
高源四十余岁,正值壮年,身形健硕,虽然是当朝太尉,却是武将出身。
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