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御书房。
司徒王临,礼部尚书刘冲,户部尚书石毅等人,齐聚于此。
这些人,如今算得上是赵政麾下的核心忠臣了,所以万事都跟他们商量一二,会更好一些。
“陛下,这些匈奴使臣来者不善啊,陛下是何想法?”
王临地位最高,所以第一个开口询问赵政的想法,他想要先弄清楚赵政心里是什么想法,再根据赵政的意思,推荐不同的方案。
“这些蛮夷,倒是聪明,知道我大夏现在正是内忧外患之际,不管提出任何条件,都会考虑一二。”
“只是朕也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大胆!”
“居然让朕割地赔款,这就算了,还想要让朕和亲!”
“哼,门都没有!”
赵政坐于御书房的龙椅上,手中把玩着龙椅上的一颗龙头,表情阴冷。
“朕现在就把话撂在这里,只要朕在一天,我大夏一朝就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
振聋发聩的几个字,从赵政的嘴里说出来,立刻让在场的寒门士子,个个为之一振。
这番话说起来虽然热血和好听,可面对现实,还是很残酷的。
司徒王临皱了皱眉头,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触怒赵政,却还是忠心直言道。
“陛下,话说如此,可一旦和匈奴交恶,匈奴人马大举南下进攻大夏的话,我们可未必能够挡得住。”
王临的话,也让周围一些寒门士子从热血之中清醒过来,一个个也跟着忧心忡忡起来。
赵政神色不变,继续说道。
“就算最后因为这样,让匈奴大举南下,朕也不会退缩!”
“而且朕一定冲锋在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又是两句热血之词,让底下的寒门士子个个神情激动。
“愿为陛下效死!”
“陛下当真有这一天,微臣第一个冲锋!”
这帮寒门士子,个个都是热血青年,本就激动,现在听见赵政这话,更是个个都恨不得当场给赵政跪下,表达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
他们可还从未听说过有皇帝,有如此进取之心。
“诸位爱卿,不必如此着急,眼下不是还未到那一步呢吗?”
“总归想到解决的办法的,朕既然敢拒绝那阿日娜,自然有些把握。”
“诸位不妨先给朕介绍介绍,那匈奴如今是什么情况?”
赵政穿越而来,虽然继承了一些原本赵政的记忆,可对匈奴的事情却知之甚少,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先了解了解匈奴如今的情况,才好做进一步的打算。
对此,大司徒王临却是懂的多一些,不等赵政多问,便开口说道。
“陛下这北莽前身乃是北疆的数百部族,经过一百多年的纷争,数百个部族相互吞并,逐渐演化成为了十几个强大的部落。”
“这十几个部落原本也并不统一,而是各自为战,时而内斗,时而组成短暂的联通。”
“二十年前,那年冬天极为寒冷,北疆不少牛羊都被冻死了,十几个部落都缺衣少食,为此他们放下了几百年来的争斗,暂时组成了联军,想要前往我大夏进行劫掠。”
“当时先帝征调大军,命时为车骑将军的夏桀前去平乱,谁知夏桀神勇,不但瓦解了北疆十几个部落的联军,甚至打的这些人狼狈而回。”
“生擒北莽的左贤王,彻底让北莽人丧失了对我大夏的觊觎之心。”
说起这些,王临的脸上甚至还挂着一丝得意之色,当时的大夏,有夏桀在,确实是有中兴之态。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场大战,让原本分崩离析的北莽各部再次合并,最后分化为三个较大的部落。”
“而现任的北莽可汗,也是因此崛起,他利用自己的手段,威逼利诱其他二部,暂时让整个北莽听命于他,成为了现在的北莽可汗!”
“如今一统北疆的北莽,拥有不下三十万大军,而且这帮匈奴人,自古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甚至可以说全民皆兵,必要的时候,组建超过五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听完王临的描述,本就陷入沉思之中的赵政,双目微微一眯。
他知道北莽不好惹,可也没想到这些匈奴人居然已经壮大到了这个地步。
不过,从王临的描述之中,赵政还是听出了一些内容。
游牧民族向来和赵政所在的大夏王朝不同,大夏王朝是本本分分的农耕文明封建社会,基本上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而游牧民族,则很大程度上都是以部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