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重生后我与系统不共戴天 > 第77章 生僻字歌惹发的骂战

第77章 生僻字歌惹发的骂战

第二周,学生家长在家里发现子女嘴里一直叨叨唱着歌。

有一个学生家长是教育部的,觉得这首歌的歌词里的字并不都被世人熟知,但朗朗上口的旋律,俘获了一群人的心。

上线后凭借硬核实力圈粉不少,不少网友对其进行模仿、翻唱和传唱。

网络上热度不断飙升的同时,对于这首歌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两种观点如正方、反方一样争锋相对。

对其批判者,言辞犀利,会毫不客气指出,整首歌狗屁不通,歌词是生搬硬套,整首歌并没有逻辑可言,更不要说有灵魂了,不过是首口水歌而已。

上传到网上,立马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贾网评人又跳出来搞事长篇大论的说道。

就是口水歌,一个字凑,换一个字堆,而且堆得不合理,为什么说不合理,下面我会说到。

但是这首歌又不同于口水歌,因为你口水歌至少一听就知道这歌是没啥营养的那种,喜怒哀乐一扫而过,轻轻地来,轻轻地走。

还有人说道这是作为歌词最基本的一点,押韵很重要,一首歌厉害的能押韵一个音,再不济的三个两个,但是这首歌,及格线都达不到。

这不是凑是什么,还不如翻着字典找押韵的凑,如果这都拍手叫好,你让别人怎么混。

接着又在微博点评道,歌词语法错误。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古人象形声意辨恶良。

虔诚像道光这是什么逻辑?

落谷成仓这个我是真没看懂了,你用落谷满仓就没问题了,象形字是辩不了善恶忠良的,象形文字是和物体本身外形相似,比如 月 他就是使用了弯月这个造型,还有 田 这种。

其实口水歌不可怕,比如《学猫叫》这种快餐时代的产物,因为这种歌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快餐,吃多了不好,虽然吃一两次感觉还行,也可能有人喜欢吃,毕竟人各有喜好嘛。

最怕最怕的就是《某僻字》,明明包装的里面是炸鸡,却要让别人都以为他是老中医,还以为能养身体。

我给别人说:“这个里面是炸鸡,跟快餐是一样的,不是老中医的正宗牌子,不能起到健康疗伤之效,吃多了还会拉肚子。”

结果那群排队买的人转身就是对我群殴,不断殴打之中。我听见一人还说着:“你有本事就自己去开店啊,不行就别bb。”

旁边有人附和道:“它只是想告诉我们要吃健康的而已,又不是它自己是健康的食物。”

这时路过一群人“你看这个店好多人排队啊”

“对啊,我们也来排着进去吃吃看吧”我问他们知道这是啥店不“管那么多干嘛,这么多人排队,肯定很不错”。

看着这群想吃老中医牌子的食物,却在快餐店门口排队的人,我实在忍不住了。装什么呢?上去就是一人一脚。

尚可也好不惯着 他,直接在对方微博下面反驳道。

持这样观点的,只看到了整首歌表象上陌生字的堆叠,没有看到歌曲背后的意义。

本人创作时是有自己想法的,是希望通过歌曲演绎方式让同学的人了解汉字文化,让生僻字不再被冷落。

其实,生僻字被撇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外,是有其必然性的。

对一般人而言,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低,面对浩瀚的文字世界,学习的过程中会自动过滤掉那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也是常理之中的事。

冷僻字犹如藏在隐秘角落的文字。但冷僻字属于中国汉字的范畴,中国汉字之美同样可以在冷僻字中体现。

中国汉字在世界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从历史年角度来看,汉字能跻身最古老的文字之列。

放眼世界历史,产生过四大古文字,即埃及的象形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汉字。

中国汉字,到目前为止还一直被沿用,其他三种古文字都在历史的演进中灭失了。这也让中国汉字拥有了四千多年的历史积淀。

从表现形式来看,汉字神奇有趣,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图形演变为笔画、由象形演变为象征,由复杂演变为简单的过程。

两人的骂战又上了热搜,对此也有中立的人点评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喜欢听,愿意听,没人能阻止得到你,你不可能因为看了我的这个回答你就把这首歌从你的喜爱歌单删除。

而我也只是发表对于这首歌我看到的问题,你可能都没看完,也可能看了开头就开始在评论下抨击我了不论这首歌是带给你快乐感动还是啥的。

至少你收获了东西,这就够了我从不企图说服任何人,我也从不站中立角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表达得很明白。

《生僻字》这首歌创作时的想法是好的,让大众体验传统文化。但歌词之间的粘合度并不高,只是将各种生僻字做了简单地串联。

从这个角度看,单看一个词并加以深究,的确是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看一首歌是有东拼西凑之嫌,没有中国意境在,完全靠着音乐旋律在支撑,被安上“狗屁不通”的标签并不冤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