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战线的僵持,考验着双方的耐心。
“陛下,如今两军僵持,形势于我军不利啊!”袁开向成尚进言道,“如今高济军在萌城、武丹城、锁秋城立足渐稳,三城粮草被高济国收入囊中,有了与我军消耗的能力,我大成国不能落入高济国的圈套啊,应当大力反攻,将高济军逐出我大成国土。”
“是啊!陛下!”袁开一党的官员应声附和道。
“袁爱卿认为此时当大力反攻,”成尚看了看袁开,又把目光转向董居,“董爱卿以为如何啊?”
“陛下,臣以为,应当相信吴巡元帅的选择,此时按兵不动,是我军最佳的战略,敌军劳师远征,已经两月之久,剑锋已钝,士气将不久蹉跎,士气衰竭之日,自然是我军反攻之时。”董居回答道。
“容朕再考虑考虑,”成尚挥了挥手,“退朝!”
成尚并非举棋不定,自从吴巡担任主帅以来,按照成尚在出征前的秘密指示,每日有军报秘密送入京师,此事之机密,就是袁开董居两位国相也不可知晓。
成尚同意吴巡如今的按兵不动的战略,吴巡也因为成尚的支持,而底气十足。吴巡秘密派人深入敌军后方并且放出风声和流言,告诉敌军:“成尚由于董居按兵不动,怀疑他养寇自重,才换吴巡担任主帅,然而吴巡比起董居,有过之而无不及,吴巡其实更没有能力,只不过是一个懦弱怯战的懦夫罢了。”
这个流言自然而然地传进了殷长风的耳朵里,此时的殷长风正坐镇武丹城,久经沙场的殷长风对此半信半疑,担心这消息是大成军队的圈套,下令军中各部不得贸然出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面对这样的情报都能沉住气。
“霞关一败,我军一直按兵不动,甚至还让出霞关潘城一带的战线,退守萌城,莫非是殷大帅怕了大成军队吗?”此时在潘城外驻扎的将军严敬对身边的胡波说道。
“我听说啊,”胡波看了看左右,悄悄地说道,“听说对面的换上了一个懦夫当元帅,这些日子按兵不动,完全就是他不敢出击。”
“我看啊,不如主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严敬与胡波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报!大营外有敌军前来挑战!”手下前来禀报。
“来得正好,这些日子没仗打,终于有主动送上门来的了。”严敬大笑道,“兄弟们,随我出战!”
说时迟那时快,严敬和胡波戴好盔甲,翻身上马,便率领五千兵马出去应战了。
来到营门外,钟亭将军早已率领两千大成军队在外面挑战多时了。
“杀!——”双方一时刀光剑影纠缠在一起,不一会,钟亭便率领部下撤兵了,向南面的平洛山仓皇逃窜。
严敬与胡波见大成军队溃败,立刻下令乘胜追击,向南追去。在平洛山,钟亭又多次抵抗,均被严敬打得大败,无奈一路向南退去。
此时潘城的司马平闻讯也赶到了大营,大喝道:“谁让你们出击的!”
然而此时的高济军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大营里不断地向南冲出,最后司马平无奈打翻了一个自家的士兵,才将后续的高济军拦住。
平洛山里的严敬和胡波也不会想到,连战连捷的他们已经落入了吴巡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