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世忠攻破太原之后,西夏大军不再作壁上观,很快拿下了大同。
韩世忠押解着完颜宗翰,所到之处都没有遭遇顽强抵抗,一路势如破竹,轻松收复了朔州、应州和寰州三大重镇。
蒙古方面,合不勒汗以复仇之名召集了两万蒙古勇士,铁蹄长驱直入,攻破了大定府。
高丽也趁机占领婆娑府,高筑城墙,广积粮草,闭城不出想要占为己有,也不再派兵佯攻。
韩世忠想要借道大同东取奉圣州,而后出居庸关与岳飞合围燕京。但西夏出尔反尔,占领大同后便收紧兵力,紧闭城门,丝毫没有要让路的意思。
韩世忠派出使者前去交涉,竟被西夏守军用弓箭射死在了城下,宋军无不同仇敌忾,宋夏联盟关系宣告破裂。
这也不难理解,一切的联盟都是以利益为基础。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异族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知小礼而无大义,必须将他们彻底消灭。
韩世忠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眼下的主要战略是灭金,暂时还不能跟西夏撕破脸皮。
为了不让刚收复的城池落入西夏手中,韩世忠不得已收紧防线,把大军分散到各个城池,同时亲自镇守朔州盯着大同。
燕京这边,金兀术吸取了太原城破的教训,直接用石块堵死了城门,闭门不出。
燕京城的坚固程度非太原可比,并且城内有十万精锐守军,粮草足够两年之用,弓弩、雷石、滚木、火油等物资不计其数。
金兀术放出狠话:“除非玉皇大帝戴着头盔参战,否则谁也不可能攻破燕京城。”
纵然岳飞有18万兵力,也对燕京城无能为力。
孙子兵法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攻。强行攻城实属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贸然攻城。否则,攻城战将会像绞肉机一样,攻城方至少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
如若只能采取下策,那么必先诱使金军出城野战,这样一来,没有了城墙优势和防御攻势,就能消耗其有生力量提高胜算。
宋军先是采取叫骂战术,把完颜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甚至把完颜宗翰拖到城下脱光了羞辱,可燕京城内的守军置若罔闻,无为所动,金兀术甚至都没有露过面。
对此,岳飞先请示赵构。
赵构表示:燕京作为燕云十六州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关键,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拿下。后勤补给管够,一切压力自己顶着,让岳飞放手去干。
岳飞军事才能强,忠诚度高,赵构是完全信任的。没有后顾之忧以后,岳飞也不再拘谨。
岳飞让兵士从城外五百米开始向城墙处挖掘地道,十几条地道同时开工,挖出来的土在城外堆砌一个与城墙齐高的土丘。
金军只能看着城下一筐又一筐的土运出来,土丘逐渐变高,却也无能为力,因为城门已经堵死了。
弓箭射不到,骑兵又冲不出去,为之奈何?
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月,一个长30米,宽20米,高15米的土丘拔地而起,十几条直通城墙下的地道也全部打通。
当然,城内守军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每天用投石车往土丘上抛射石块、火球。然而投石车那可怜的精准度,十发也难以命一次,对土丘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那十几条地道,金兀术也并没有放在眼里,他觉得宋军无非就是从地道里钻出来,只需要往洞内灌水就能消灭来犯之敌。
可是,按照出土量估计,早就已经挖穿城墙了,为何宋军迟迟没有挖穿地面?金军对着地面敲打,趴在地上听,试图找出空心的部分来预判宋军从哪儿冒出来。难道是他们挖错方向了?
其实,现在宋军已经挖到了城墙下,只不过燕京城的地基深五米,厚三丈,整个地下部分全都铺设着三横三纵的海墁条石,条石上是坚硬的夯土。城墙部分的掘进工作可比挖土可大多了,因而放慢了节奏。
而且,随着地道的深入,通风换气也十分缓慢,地道内稀薄的氧气很难支撑太多人,因此每次只能有五六个人同时开干,掘进速度变慢了许多。
在地下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地上也没闲着。
土丘上架起了火炮,对着城内昼夜不停地轰。箭塔,了望塔这些脆弱的建筑基本被炮弹削平,城墙上的士兵也被轰得不敢抬头。
那些被炮弹砸中的士兵,要么被直接撕碎,要么缺胳膊少腿,血肉飞溅到周围的人身上,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虽然金军的披甲率已经接近七成,可以抵挡一部分弓箭伤害,但在十几斤重的铁弹面前,什么铁甲都形同虚设。
每当宋军的炮声响起,城内守军便躲到城墙根下祈祷弹丸不要弹射到自己身上。在无数轮炮击过后,金军的士气低到了谷底,厌战情绪高涨,他们再也不奢求能打赢这场战争,只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宋军八辈子没打过这种富裕仗,一个个喜笑颜开,仿佛不是在打仗,而是度假来了。
又过了半个月,墙基终于挖穿了!
要挖到城内钻进去吗?小孩才玩这套好吧。
岳飞让士兵在每个墙洞下方埋下一千斤黑火药,用土夯实塞紧,以此来增加爆炸威力。
黑火药虽然爆炸威力不如tnt,但一千斤黑火药也有相当于五百斤tnt,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惊天大杀器了。
十几个墙洞下都埋满了一千斤的火药,拉出了一百多米的引线。
在一个宁静的夜,引线点燃,响声在地下传到地上,通过骨骼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犹如一声来自地狱深处的闷雷。
地面剧烈晃动,战马被惊吓得四处乱窜,发出了凌厉的嘶鸣,有些没站稳的士兵酿跄倒地。
那些被挖开的地道纷纷塌陷,燕京城的南墙也在一瞬间轰然倒塌,露出了一个四五百米的巨大缺口。
宋军全军出击,爬上塌陷的城墙冲进城内,金军也组成了一道人墙拼命抵挡,双方厮杀在一起。
城内的金军往城外射出箭雨,城外的宋军也予以回击,不求精准度,只管火力覆盖。
爬上塌墙的宋军以十人一班为战斗小组,前排两人身着百斤重甲举盾抵挡,中间四人手持雷火鞭敲击,后方四人用雁翅破甲枪捅刺。
金军则没有什么战术可言,只是靠着一个莽劲儿拿着弯刀往前嗷嗷冲,一个个跟莽村李宏伟似的,无组织无纪律,就是一个莽字。
金国之所以强,主要强在骑兵。
而现在,下了马的骑兵再也没有了任何优势,刚一露头就被雷火鞭砸得晕头转向,还没缓过神来又被雁翅破甲枪刺穿了胸膛。
所以孙子兵法中说:“骑兵不能失去战马,就像坤坤不能失去背带裤!”
宋军士气高昂,多个战斗班轮番上阵,一直保持着前排的攻击强度;金军一排排倒下又不断涌上来,怎么也杀不完。
厮杀持续到天亮,宋军基本控制住了南墙,却也再难往前推进一步。
两三万具尸体把缺开的城墙垫高了五六米,血水渗入砖石和泥土流到地面上,形成了一道小溪。
根据各连统计数据,宋金双方双方战损比大约在1:5。再这么下去,虽然优势在我,但若要全歼城内守军,也必将付出巨大的伤亡。
岳飞19岁参军,从一个大头兵当上了主帅,见过了无数生死。他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但也心疼士兵的生命,不忍心再看到过多的伤亡。
于是,双方止战和谈,谈判持续了几天……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况下,金兀术知道已经没有任何胜算,再打下去不仅保不住城池,反而会葬送金国最后的精锐。
正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日养精蓄锐卷土重来时胜负未可知也。
最终,金兀术率军北撤让出了燕京城;而岳飞也遵守诺言放走了五万残军,没有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