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叛变,兵部、御史台竟对叛逆未曾察觉,这给了朕一个教训。”
“朕自打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对待大玄朝上下官员也体恤有加,可就算是这样,竟然仍有我大玄官员心存叛逆之心。”
“既然如此,那朕欲在御史台之外另设一监察司,专职查处不忠之臣。众爱卿意下如何?”
话毕,大殿内众臣皆惊。
众大臣纷纷低声讨论,窃窃私语,大殿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只有陈不染有些惊奇地看着皇帝。
之前皇帝不是只答应给自己一个小衙门吗?
怎么突然要设立监察司这么大的部门了?
或许,皇帝设立监察司,并非要交给陈不染,而是另有安排人选?
此时,众多大臣讨论出了结果。
陈宁鹤首先上前一步。
“皇上,臣等讨论过后,都认为不可行。”
礼部尚书也上前一步。
“皇上,既然已经有了御史台,何必另设监察司呢?御史台监察不力,换一个得力的臣子便可,没必要另设部门。”
上官尊轻哼一声,反驳道:
“御史台负责监察不法之臣,他们也只能等官员犯法之后才会查处。可他们却没有事前防范的能力。”
“而监察司的目的,则是主动出击,提前查处官员的不臣之心,防患于未然。说起来,他跟御史台的权责并不相同。”
礼部侍郎被驳得哑口无言,只能退回到队伍中。
此时,陈宁鹤站了出来。
“皇上,监察司责任重大,需寻找一得力大臣主持,可朝廷中有能力的官员都各在其位,暂时尚无大臣可胜任。”
上官尊不满道:
“爱卿身为吏部尚书,负责选拔官员人才,可是正当朕需要人才的时候,你却说没有人胜任?”
“吏部尚书工作不力,罚俸半年。”
“噗~”
陈不染听到这话差点儿笑喷,要不是顾忌朝会是个严肃的场合的话,他绝对会笑出来。
陈宁鹤被驳斥得脸色铁青,转头瞪了陈不染一眼。
上官尊继续道:
“既然爱卿无法帮朕选举人才,那朕倒是有个人选。陈都尉,你可有信心主持监察司?”
听到这话,众大臣惊呆了,尤其是陈宁鹤,更是不敢相信地看着陈不染。
陈不染上前一步,拱手抱拳,大声回道:
“微臣有信心!”
“万万不可!”
陈宁鹤赶忙阻止。
设立监察司对于陈家来说,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但如果要让陈不染这个不肖子孙主持的话,那就万万不可。
“陈都尉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官,级别太低,品行与能力不足,根本没有能力担任此重任。”
闻言,陈不染哈哈大笑,戏谑道:
“二叔,我可是你自家侄儿,皇上肯赏识微臣,本是咱陈家的荣耀,二叔你怎么不帮着亲人呐?”
陈不染的话,逗乐了众大臣。
虽说陈不染的话没啥错,但这种话怎么能放在台面上说呢?
陈宁鹤则气歪了嘴。
亲人?
这个小子怎么好意思开口?
目无尊长地拒绝拜见自己的时候,这小子怎么不想着是亲人了?
这小子两天没见,怎么性情变得如此大胆怪异了?
而陈迎秋则依然神态自若地捻着胡须。
上官尊此时也笑道:
“是啊,陈都尉平叛有功,年轻有为,陈尚书应该高兴啊,怎能如此打压?”
陈宁鹤脸色铁青,嘴角抽搐。
“皇上,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如果陈家小儿当真能力出众,下臣自当举荐。可依下臣看来,陈不染此人确实无此能力。”
陈宁鹤有些赌气。
他是吏部尚书,掌握官员考核升迁,他说官员能力不行,那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而他说某个官员能力行的时候,那就是不行也行了。
可上官尊却再次反驳道:
“爱卿过于刻板,朕倒认为,可以让他试一试,如果真的不行,那朕再把他撤掉就是了。”
见皇上如此说,陈宁鹤便想到了另一个借口。
“皇上,监察司所需要的大小官员甚多,吏部需要慢慢遴选。等下臣什么时候选好了人,再设立监察司不迟。”
上官尊轻笑一声。
“爱卿就不必操劳了,遴选人才就交给陈不染即可。先把监察司设立起来,人员慢慢地招揽。”
此话一出,陈宁鹤终于没招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陈太傅示意他不要再多说,他只好悻悻地退了回去。
见此情形,陈不染有些惊喜。
看样子,监察司要落到自己手里了。
可此时,一个声音从另一侧传来。
“皇上,国库每一项开支各有名目,新设一监察司,大小官员行政办公各等费用又是一大笔银子,国库没那么多钱呐。”
陈不染回头看过去,发现是李国栋。
没错,户部尚书李国栋,李淑仪的父亲。
陈不染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得,又是一个仇家。
上官尊此时发话。
“我大玄朝国力强盛,国库丰盈,区区一个监察司的费用出不起吗?”
可皇帝的话正中李国栋下怀。
“陛下,恕臣直言,出不起。这一年来,皇上您减免了八个州的赋税,给两个州发赈灾款,新政施行尚有难度,盐铁税尚且...”
新皇减免了那么多的赋税,施行了诸多新政,倒是在民间博了好名声。
可是收不上赋税,他户部可就难了。
之前这些话,皇帝可从不让多说,现如今趁此机会,他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爱卿不必多说了。”
上官尊有些不满,制止了李国栋的话。
他最不喜欢听的就是“没钱”两字儿。
可是李国栋作为户部尚书,说的也都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