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轻姜怎会和江大人一路,二位之前就认识?”赵肃疑惑。
“是,曾有一面之缘,这次也是碰巧遇上的。”姜裕抢先回答。
确实也算是一面之缘,想着之前救姜裕的那次,韩轻姜默认。
“赵大人收到轻姜师父的信有没有说起这次瘟疫是什么引起的?”姜裕转移话题说起正事。
“那倒没有。”赵肃也正色:“不过下官查到了一些线索……”
听到他的话韩轻姜和姜裕一起看过去,等着他接着往下说。
“下官查到最先有此症的应该是几个猎户,那几个猎户去牛角山打猎回到家就倒下了。”赵肃继续说道。
景阳城东面那座山,名叫牛角山,因山的两边分别有两座峰,形似牛角,故得此名。那几个猎户住在山脚的山下村的,山下村前面有条河,过了河,就是景阳城内!
“当时家中人只以为猎户们是在山上吃坏了肚子,拿几副药喝了就没事了。”赵肃喝了一口茶继续:“谁曾想几天后那几个猎户病没好,反而越发严重,瘦的不成人样,家中人和住的比较近的几个邻居也陆陆续续发烧拉肚,甚至蔓延到整个山下村。”
“这么说源头应该在牛角山了,那几个猎户是在山上染的瘟疫?”韩轻姜忍不住问。
“下官当时也这么认为,就派人去了牛角山,但一无所获,山上并无异常。”赵肃回答。
韩轻姜皱眉不解:“那几个猎户中途没有去过其他地方?”
姜裕从韩轻姜手中拿走空了的杯子,给他添了些茶水:“我再派人去牛角山上仔细查搜查一遍。”
“也好,府衙的衙役人手不够,也许当初漏了什么线索。”赵肃也赞同。
“嗯!”韩轻姜接过姜裕递来的杯子呼噜噜喝了两口,“赵伯伯不知那些病患都在什么地方,我想先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好,伯父带你去。”赵肃答应,又问姜裕“江大人……”
“我也同去。”姜裕道。又叫来王梁让他带人即刻前往牛角山。
“怎么了”,看着不动的王梁,姜裕问。
“主子,影八回来了,不然让他去。”王梁不放心留下姜裕。
“稍后让影八来找我,你去。”姜裕不容置疑。
“是,属下这就出发。”王梁转身出门冲影七挑了下眉,那意思主子就交给你了,影七颔首。
这些人里也就只有王梁敢跟姜裕讨价还价一下,但也只敢偶尔一次,还不一定能成功。其他人完全没那个勇气。
三人出门去城南那所宅子,影七跟在姜裕后面,赵肃身边跟着几个衙役,韩轻姜走在两人中间。三人边走边讨论这次瘟疫的具体细节。
到了南街,姜裕和韩轻姜得知这次患病的人从染上到死亡过程极其痛苦,开始发烧咳嗽到全身溃烂死亡只需一个月。身体弱的也许十几天人就没了。
走进宅子里姜裕就被里面的景象震住。只见一整栋宅子,屋里屋外躺的都是人,每个人都痛苦不堪,有的浑身溃烂流脓,甚至脸上都有。好一点的面色枯黄,眼眶凹陷,浑身青黑。整个宅子弥漫着腥臭难闻的味道。院子角落有一口大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烟,应该是熬的药,场面看起来除了残忍还诡异。
几个身穿灰色布袍,脸上系着白色三角巾的大夫穿梭其中。看有人进来,一个穿着同式样的大夫走了过来,取掉三角巾跟知府行礼。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赵肃跟两人介绍此人是景阳城和春堂的东家袁回舟。和春堂是景阳城最大的医馆,这些天来全靠他们才撑了下来。否则还不知道会怎样。
又跟袁回舟介绍姜裕是此次朝廷派来的钦差来协助这次的疫病。
眼前虽没穿官袍,却不显弱势,眉目冷峭,面部线条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长年身居高位才有的气质。连忙掀袍下跪告罪道:“不知是钦差大人,草民失礼了。”
姜裕道:“请起,不必多礼。”
袁回舟起身道谢。
“这是我的一个子侄,从小习医,这次也赶来帮忙。”赵肃介绍韩轻姜。
韩轻姜笑眯眯的给袁回舟行作揖礼,这里就他最小,给年长自己的同行行礼是应该的。
赵肃满意点头,自家孩子就是乖呀,元修好福气。
“大人,还在不断有人染病,药材怕是不够了。”袁回舟道。
“袁先生,那口锅里煮的是给这些人的药吗?”韩轻姜指着院角。
“是,不知韩公子有……。”
不等袁回舟说完,韩轻姜就朝那口锅走去,姜裕紧跟在后面护着他。
韩轻姜走到跟前闻了一下,辨识其中的药材随后又走到邻近的一个病人身边,准备给他把脉。
姜裕阻止韩轻姜,“先别乱碰。”
“带上这个吧”袁回舟走过来递给韩轻姜一个浸过药的三角巾。“他们都是这样,和春堂也有几人已经染病。”
“作为大夫就是这样,明知道有危险也得为之,韩公子还年轻,不如先跟钦差大人回去,这里有我们。”袁回舟看着两人,语气不怎么好。
韩轻姜抽出姜裕拉着的手,接过袁回舟手中的三角巾围在脸上“多谢袁先生,其实这样不够,你们穿的衣袍也应该每天一换,换下来的衣服还要销毁,最好烧掉。
还有最好熬些老君神明散给在这把守的官兵,预防感染。燃避瘟丹,也能祛除瘟疫。”
袁回舟……。
老君神明散他知道,避瘟丹是什么?
他从会说话就开始背药名,从来没听说什么避瘟汤,这小子不会是在唬他吧。
“袁先生?”
“不知这避瘟丹?”袁回舟为了这一城百姓忍了,不耻下问。
“乳香一两,苍术一两,细辛一两,甘松一两,川芎一两,真降香一两为末,枣肉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