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姚文渊和姚达海两父子在府里气的跳脚不提。
宣帝将人留在宫里,先是问了太傅府奴仆欺压良民的事情。
姜裕表示,这件事他也不是很清楚。既然是舒逊上的折子,又是他给澄清的。舒逊跟太傅交集甚少,往日也没什么仇怨,估计这件事的真实性跟舒逊说的差不多了多少!
宣帝听完不禁唏嘘,“没事去看看太傅,他年纪大了看到你应该会开心。”
“太傅看到我会开心?父皇真的不是在说笑吗?”姜裕面瘫脸回视宣帝!
“咳咳!”宣帝尴尬的咳嗽两声,话题一转又来到韩轻姜的身上,“神医在你府上也住了一些日子了,怎么样?有什么对策吗?”
姜裕盯着他看了一会,看的宣帝有些不自在。宣帝对姜裕一直是想亲近又不知道怎么亲近。
小时候父子关系还好些,姜裕聪明伶俐,宣帝时常考教姜裕功课,虽然姜裕刚出生太医判定他活不长,宣帝一直不以为然,而且这件事除了姚达海之外当时的朝臣包括太傅都不知道。
后来宣帝在朝堂上下旨封姜裕为太子时,是突然提出的,也是对姚达海的一次公然反抗,当时太傅还在朝,有些保皇派的老臣也还在朝,姜裕身为嫡长,外公是当朝太傅,太傅只有皇后一个女儿,以后也不会有外戚问题。
封姜裕为太子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姚达海也没有理由反驳。除了年龄还小这一点,但也不构成坚实的理由。但是自三岁被封太子之后,姜裕越长大身体就越不好,一度以为他活不到成年。
朝野都说是他福薄镇不住太子的身份,姜裕的母后也哭求着让宣帝撤了太子的头衔。
宣帝也想自己是不是太草率了,后来卫皇后薨逝,姜裕去了金山寺,每次回来,宣帝都惊奇的发现他这个儿子还活的好好的。直到三年前,姜裕告诉了他实情。
他才恍然大悟,姚达海当年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同意,他原以为是迫于那些老臣的压力,现在看来是姚达海知道姜裕活不长,当不当这个太子一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
“父皇到底想知道什么?”姜裕有些无语,“是想知道我还能活多久?”
“不准说这种话,皇儿一定能长命百岁。”宣帝不满姜裕咒自己。
姜裕望天翻了个白眼。
宣帝看到了,有些意外,皇儿从前不曾会做这样的动作。
“朕最近查到一件事。”宣帝神秘兮兮的左右看了看,小声同姜裕说,“皇儿有没有听过雪山神医的名号?”
姜裕心下有些意外,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儿臣没听过。”
宣帝同姜裕说了自己查到的关于雪山神医的事,和当初姜裕查到的差不多,“父皇从哪里得知关于神医的事情?”
“有次听两个老臣小声讨论说偶然遇见雪山神医,神医还治好了他儿子的不足之症。”宣帝摸了摸手上的扳指,“朕就招那个臣子单独进宫,据他所说神医治好他儿子,就消失了。”
“父皇觉得可信吗?”姜裕问。
“臣子不可信,但神医可信。”宣帝也不傻,那两个臣子的对话为何会刚好让他听到,这其中有谁指使不言而喻。“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但雪山神医确有其人,如果真的能将其找到……”
“先不说能不能找到,儿臣府上的神医也很有本事,他已经开始给儿臣解毒,也颇有效果,完全解毒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姜裕阻止宣帝去查韩轻姜师父的事情,还不知道那些人在打什么主意,先按兵不动。
“真的?”宣帝高兴,“他真的能医好皇儿?”
姜裕点头,“儿臣觉的一事不劳二主,否则两个都会得罪。”
宣帝陷入沉思——那些人是不是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姜裕见宣帝在思考,就说还有事先走了,回头再来看他。宣帝摆摆手,那意思——退下吧。
回到太子府,往玉竹轩走去,韩轻姜正在院子里指挥影卫翻土,方云尘也在帮忙,星竹拿个小铲子也在东巴拉一下,西巴拉一下。
原本满院子的竹林被砍的只剩靠墙的两排以及药炉和两座小楼周围的一片。其余空地已经分割成小片的空地。
方云尘吐槽韩轻姜暴殄天物,韩轻姜不理,袖子挽到胳膊肘干的起劲。
姜裕进来看到的就是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影卫看到跟他行礼,姜裕摆摆手,走到凉亭里坐下,里面有清荷准备的炭炉,上面还煮着茶水。
方云尘见人回来,撂下手中的锄头拍拍手走过去,抢先拿起姜裕刚倒的茶水。
“那天在街上跟着我们的人还关在方府呢。”方云尘指的是他们和荻安在茶楼碰完面之后一直尾随在他们身后的人。
“嗯……”姜裕也有些为难,经过拷问那几人居然是楼少言的人,楼少言是翡碧楼的东家,吏部尚书楼海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