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具有较好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能力,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具体来说,灵枢九针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后通过一定的药物补益,药膳调理,补存身体好转所需。
这些知识不断在脑海里融合,前身的几次培训、爷爷的传授、以及后世灵魂网络知识冲击,再加上《外科学》的学习,让他对医术产生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两世为人,对西医的了解甚于中医。
前身只是小时候对中医书籍进行死记硬背,无法明白里边的奥义。
后来毕业后跟着爷爷学习,其实一直不太感兴趣,一生睿智的爷爷也知道他的心意,只能一声叹息。
再想收徒,已经时日不多,再加上西医盛行,中医势微,导致爷爷遗憾而去。
所以无论是前身还是现在的灵魂,对中医都是一知半解。
当通过系统帮忙,提升到3级中医知识才对中医有了深刻的认识。
毕竟只是三级,望闻问切只是打下了基础,空有知识和过往案例,更需要临床打磨,融会贯通。
但是今天灵枢九针给他打开了大门,让他对古中医有了新的认知。
也知道了,为什么先秦对中医大家的记载更像是神话传说,高不可攀。
后世的一些医学名家更像是医术高深的普通人,更接地气,治疗的效果有好有坏。
当然他们留下的著作更为详细,更为贴近现实,虽然对悟性有要求,但是多少都有收获。
而先秦的那些大家好似能生死人,肉白骨,医道通神。
现在他明白了,那是因为缺少了内息。
虽然道法流传了下来一些,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少有人能够重新修炼出内息。
即使有,根据爷爷描述,大部分是1级,最高也就是3级,从没人超越后天,进入先天。
各个时代的道家和医家名人都有研究,最后一致得出一个结论,“阳元”不知何故,在蓝星上逐渐消失。
只是不知道飘散到外太空,还是被封印在蓝星的某些角落,大家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虽然几大道家祖庭每个时代都会派出人员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郭谦摇了摇头,把思绪拉回到当前对医术的理解。
灵枢九针告诉他医、道不分家,而且是相辅相成。
医术的汤药之力可以加速道法的修炼,道法的内息运转蕴养可以极大地提升治疗效果。
让郭谦细细思极恐的是,从头至尾,灵枢九针没有提到让现代人谈之色变的各种癌症。
作为参加过多次赤脚医生的培训,他对西医怀着敬畏的心态,没有断然下结论,想着慢慢找寻原因。
西医主要把人体分为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还有的分为五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
无论是几大系统,西医把这些都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有腐坏的组织直接切除,干净利索,一目了然。
但是根据西医的理论,做完手术只要不感染,营养跟上,很快就能痊愈。
结果是,人们往往发现,即使是最小的手术,没有流失多少血液,恢复的也很好,但是只要动了刀子,身体就会有一个很长的恢复期。
如果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手术破坏人体的五行平衡,切断了经脉,泄放了元气。
所以从组织、元素分析上来看,全都恢复差不多,但是身体的经脉需要有个接续的过程,需要蕴化食物,补存元气。
如果没有中医的介入,靠身体机能自行恢复,这就需要很长时间,短者半年,多者一生。
郭谦得到传授的是中医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
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复无穷。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复无穷。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相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相克,事物就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五行失衡的病症都可以通过灵枢九针进行调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