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样?”谢颖不解。
“你不是重生的吗?”谢清影突然抓住了她,有点像抓住救命稻草的意思。
谢颖看着她紧张的目光,说到嘴边的话转了个弯,“嗯,我是重生的。”
谢清影一个人重生过来,看来是有点害怕的。
她大呼一口气,对谢颖说:“太好了,我就知道姐姐和我是一样的,我一个人活过来有些不安。”
这样吗?这种感觉就像是上学迟到了,突然在路上看见同班同学,马上就安心了。
但其实迟到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但是有人和自己一样迟到就能够给心里带来很多安慰。
重生这种事情就像是一个秘密,一个人坚守秘密困难,但还有一个人也知道秘密就没有那么难受了,反而会对另一个人好感激增。
人总是喜欢靠近与自己相同的人。谢清影这是把她当做可以一起坚守秘密的人了,
果然,她立刻开始说了起来“我刚开始醒来十分不安,但我渐渐地就发现你不一样了,就猜想你可能也是重生了,让我感觉没那么孤单了。”
“我哪里不一样了?”谢颖问。
没想到谢清影却笑了笑“你变得很不一样了,你没发现吗?不是说你做的事情变了,你整个人的性格变了,你不再无理取闹,情绪暴躁了。你看,我们现在居然还能在这聊天,以前的我是不敢想的。”
真的吗?医院长长的走廊里只有她们两个,一尘不染的环境让谢颖觉得自己就像被曝光了一样,在光下,她好像什么也藏不住。
医院楼外的香樟树还在随风飘,阳光透过树叶打进来形成斑驳光影,谢颖盯着那些阴影看着,说“是好事。”
谢清影立刻说“自然,看到你变得好起来,我也很开心。”她温柔的笑着,笑容中一丝杂质也没有。
谢颖也笑了,她说:“我们回去吧。”
她突然就很想见到顾轩。他是她和原文最大的改变,从选择顾轩开始,她就改变了。
她们匆匆走到病房门口,却发现顾轩在门口等她。
“你,怎么在这?”
“你们走的太久了。”他还朝谢颖眨了眨眼睛。
谢颖便笑起来,牵过他的手,依次和谢清影他们道了别。
出了医院的街道很明亮,是下过雪后的清新,顾轩看到许多女生都在排队等一家奶茶,便问谢颖要不要喝。
“你给我买吗?”
“嗯,我给你买。”
“那些都是小女孩喝的东西,还要排队。”谢颖看着有点心动又有点犹豫。
“你也是小女孩,可以喝的。”
“真的吗?”谢颖笑着朝顾轩眨眼睛,顾轩就红着脸点头。
等到顾轩把一杯热奶茶递到谢颖手上时,已经过了快半个小时了。
谢颖看着小料满满的奶茶,甚至没感觉等了多久。其实她不喜欢喝加那么多小料的奶茶,但是顾轩给她买,她就喝。
“你为什么要给我买奶茶?”谢颖问他。
“我看别人谈恋爱都送奶茶的。我觉得别人有的你也要有。”
“可是我们都结婚了,不是在谈恋爱啊。”
“那我就把之前的都补给你。”
谢颖看着顾轩固执的样子,想起网上卖的一到九十九岁送对象的生日礼物,她觉得受众就是顾轩这种吧。
想着还偷偷笑了几下,结果被珍珠给呛到了,顾轩给她拍了半天背才好。
现在已经是农历26了,过几天就是传统新年了,街上一片张灯结彩,甚至平时不出摊的糖人爷爷都出来了。谢颖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好久都没见这么喜庆的画面了,拉着顾轩一路逛,甚至还想买几副春联给南遥湾的家贴一贴。
“你看这个,怎么样?”谢颖挑了一副红对子出来,上面写着“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盈门。”
“这个,我不是很懂。”顾轩说。
他们家贴春联吗?似乎是不贴的。但他以前的家是贴的,在他生母还活着的时候,他经常偷偷跑回家,虽然最后免不了被训一顿,但他还是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地跑回家,即使他的生母看起来也不欢迎他。
但他知道,她是开心的。每次回去,不论什么时候,他生母都会先说他几句
“怎么又回来了,不是让你不要回来了吗?你已经是顾家的孩子了。”
顾轩不吭声也不走,他妈妈就拿他没办法,去拿两个鸡蛋给他下一碗面条。
他生母是北方人,但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北方出门要吃饺子,回家要吃面。
他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跑回家,吃了一碗又一碗的阳春面。
有一年过年,他们一家去国外旅游,说忘记给他买票了,他就一个人在京城过年,大年三十,保姆都回家了,那时候他才十四岁,一个人坐了六个多小时火车跑回南城,南城里的地址是他偷偷查到的,他第一次回家。
那一年他和他妈妈一起过了新年,贴的春联对子叫“只生欢喜不生愁,此心安处是吾乡。”
她妈妈亲手写的,顾轩记了很久。
说起来她妈妈本是老师,怀上他的时候在下乡做支教。顾春城是当年的扶贫项目负责人,下乡来考察评估的,事关心到下拨到村里的贫困补助,村长就让她妈妈给顾春城当带领助理。那年她才22岁,跟顾轩一样大,却怀上了一个四十四岁男人的孩子。
顾轩又想起她妈妈死去的那天,她躺在病床上,苍老像细密的藤蔓爬上她的脸庞,昔日的容颜好似一场幻影,她伸出一只皮包骨头的手拉住顾轩,说她那时候就不该下乡支教,她后悔生下他了。
那年顾轩18岁,高三。
“这里可以写对联吗?”顾轩出声问道。
卖春联的老爷爷听了欢喜地说:“小伙子要写吗?快进屋来。”
谢颖也很好奇,虽然知道顾轩会写毛笔字,但还没有见过。
老爷爷一边看他写一边夸奖:“小伙子这字写的真俊啊,这年头,会写毛笔字的年轻人不多了。”
谢颖走进店里探头去看,他写的是“只生欢喜不生愁,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