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逐渐升高,袅袅青烟也在村里各家各户房顶冉冉升起。
陆云薇又把房子前后以及院子里打扫一次。才远远的捡父母回来。她赶紧把洗漱的水准备好。夏天,不用烧热水。冷水就可以。
正屋后边有一眼山泉水,水量不大,但是给陆云薇家倒是绰绰有余。泉水从几个大石头缝里流出,夏天带着一股冷气,泉水冰凉;冬天则会冒出白色雾气,泉水也变得暖和。
像这样的夏天,是他们家感觉最惬意的时候。刚出来的山泉水,很清凉可口。除了喝之外,干活回来舀上几瓢水洗洗脸和手还是很凉快的。
离得近的邻居想要要喝凉水的,偶尔会提个木桶过来舀上半桶提回去,够全家人喝个凉爽。
而陆云薇家,若是有新鲜的肉或者豆腐之类需要低温才能储存的食物。覃香秀就会把一次没办法炒完的菜,装进盆里盖好拿去水井旁边的大石头上放着。放上个两三天是决计没问题的。
陆云薇把洗手水准备好后,等陆宏仲和覃香秀二人到了洗漱的地方。她又拿着葫芦瓢从刚提的水桶里舀上一瓢给递给父母喝。
凉水下肚,生津止渴。陆宏仲和覃香秀夫妻二人洗漱完。见陆云薇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了。不禁一喜。
覃香秀说道:“云薇果真是懂事了。知道心疼咱俩打早回来没饭吃。竟然早饭都做好了。 我啊,又省了一件事。也过过这饭来伸手的日子。”
陆宏仲回答妻子:“可不是嘛。以往每次回家我干点杂活,你做饭。等咱吃完早饭再下地。那日头快升上头顶了。下地最多半个时辰就得回来。今儿咱们吃完就可以下地。省了不少时间。”
从覃香秀下嫁到陆家后。婆婆熊氏还觉得,自己儿子娶了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给陆家挣够了面子。头几年,即使覃香秀不会做家务事,也不会干活。婆婆熊氏也不抱怨。
渐渐的,熊氏从薄有微词开始,到最后看不惯闹到分家。哪怕覃香秀已经很努力的抢着干活了。婆婆还是不满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陆家大儿媳孙氏在背后撺掇。
孙氏,见不得弟媳妇覃香秀比自己出身高。而且还有文化。想方设法撺掇着婆婆和几个姑子们挤兑覃香秀。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让陆家分了家。
分家时,婆婆熊氏把新盖三间瓦房分给了大儿子陆宏伯家。老房子小三间,老两口住一间,两个未出阁的女儿分别住一间。导致二儿子陆宏仲和覃香秀夫妻二人没房。
好在当时的陆宏仲在县衙里做文书。也存下了些纹银,但并不多。最后夫妻俩算算,如果买了房子,日子就不好过了。少不了顿顿吃稀的。
二人一番商量,最终还是咬牙买下陆宏仲叔父家额一间瓦房。夫妻二人抱着一个破坛子里面仅有的二十斤糙米。还有几个破旧不堪的土碗。
随后几年,陆宏仲夫妻二人同心同德。丈夫在县衙里领到的俸禄回家全数交给妻子,妻子干家务不在行,但女红做得却是极好的。
农活不忙时,覃香秀会接一些做女红的活儿,邻里邻居的,她也不好意思收多。每次都让大家随意给点辛苦费便好。
夫妻俩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红火。
就在这时,又有人看不下去了。
孙氏想尽办法找弟媳妇家的茬。因为孙氏的各种胡搅蛮缠,最后导致陆宏仲失去县衙文书的职位。只能回乡种地(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爹爹,娘亲,今天下地都干什么活儿?一会云薇也去帮你们呗。”
刚吃完饭放下碗筷的陆云薇向父母亲问道。
“这天气,太阳烈得很。你去啊,一会就得晒掉一层皮。还是乖乖在家。烧个午饭就算帮娘亲了。”
覃香秀担心自己女儿还没开始正式下地干活,生怕陆云薇被毒辣的太阳晒伤。她也是从女儿家过来的。自己像陆云薇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深闺中娇养着。
而现在自己作为母亲,虽然给孩子们的条件有限。还是做到了让自己的孩子尽量少吃些苦。事事为孩子们考虑。她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
母亲的意思,陆雨薇是懂的。以前,她也总是帮着母亲,怎奈年少不懂事。早上天刚亮,自己还在睡梦中,就听到父亲在外喊起来放牛。放完牛才去上学。放学后,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玩耍。
而陆云薇则不同。不是下地帮忙,就还是放牛。晚上还得帮忙做饭。
作为不知事的小孩来说。本来就是嗜睡阶段,又是上学又是干活的。脑力体力消耗都很大。
陆云薇偶尔也会抱怨。但,更多的还是尽量给家里帮忙。她希望能让母亲少辛苦一些。但好像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母亲还是劳累到最后,因病去世。
她要在母亲这一世,好好照顾母亲,让母亲不再受苦受累。绝不让自己偷半点懒。
“娘亲,就让我去嘛。云薇不怕太阳。真的,再说,女儿可以帮娘亲做很多事的。午饭回来再做都来得及。反正不也要申时才下地嘛。”
陆云薇央求着母亲。
见女儿执意要去,覃香秀只好应允。
等父母亲吃完饭,陆云薇快速地把碗筷收拾到厨房,连同锅一起刷洗干净。整个流程下来,也就半刻钟不到。
她赶紧跑到外面,父母亲也才准备好农具。
一家三口各自拿着薅锄和背篓下地去了。
······
陆承志——陆云薇的兄长。在家排行老二。
媒婆杨氏给陆承志介绍一熊家女子,这女子名叫熊根花,排行老二,家有姐弟三人。
这人名字是难听了点。人长得也稀疏平常。不过在这个年代,女的,只要知道饥饱,吃饭懂得放碗筷就行。至于长相过得去就行。识不识字倒无所谓。
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这鬼话。
这几日,熊根花母亲方氏满40岁。以方氏的为人,定是要请上一些沾亲带故的亲友前往,摆上一两桌给自己过寿的。
大女儿出嫁了。大女婿家一定是要去的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