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越:时光倒流,与母重逢 > 第25章 一辆板车半吊钱

第25章 一辆板车半吊钱

三家人又把做板车的事商量一番后。便朝村东头刘大爷家去。

刘大爷的木匠活十里八村很有名,仅靠着这一门手艺活,供儿子上学堂,考了个功名,儿子便去了州府做了个小官。

几年不回家一次,家里就剩下刘大爷和刘大娘二位老人。不过他们儿子倒也时常让人捎些东西回来二老。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田荷花,刘春花以及覃香秀母女一行人到了刘大爷家,刘大娘在院子阴凉处洗衣服,刘大爷则在旁边一处草棚里打家具。从形状来看,应该是在打柜子。

田荷花刚人还没到院子,声音先到了:“大叔大婶,二老大晌午的也不休息。可要注意身体。”

覃香秀和刘春花也打着招呼:“大叔大婶,吃过饭了吗?”

刘大娘听有人打招呼,起身迎了上来。

“哎哟,这不是荷花和春花和香秀吗?今儿个怎么有空,还一起到我老婆子家来了?”

刘大爷应了一声,没说话,继续闷头干活。

陆云薇也礼貌的叫人:“刘爷爷刘奶奶好。”

刘大娘眼神不好,听着甜甜的声音,走近一看,问道:“哎哟,这是谁家闺女啊?看这小脸长得,多好看,水灵灵的。”

“我叫陆云薇,是陆宏仲家的小女儿,这是我娘亲。”陆云薇拉着覃香秀的胳膊,乖巧的回答着刘大娘。

覃香秀也补充道:“大婶,这是我家小丫头。当初,还是你接生的呢!”

刘大娘虽说不是村里的接生婆。但母家开了家药铺,小时在药铺里转来转去,听多了见多了,常识也是有的。

嫁到青龙村后,偶尔村民有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是找刘大娘看。

陆云薇出生的时候,接生婆去外乡了,没接生婆,紧急情况下,田荷花帮忙把刘大娘请了去。才把陆云薇顺利接生下来。

刘大娘一听是自己接生的孩子,心中难免有些惊喜,便拉过陆云薇,又仔细瞧了瞧。

“哎哟,是云薇这丫头啊,老婆子前几年见到的时候还矮着了,这一晃都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时间可真快啊!。”

刘大娘感慨着。虽说两鬓花白,看得出,依旧是个干练的小老太太。

刘大娘招呼几人到屋里坐下。又给四人各自用土碗冲了一碗糖水。

转身回到里屋翻找着什么,不一会出来,从衣服口袋里抓出两把糖果和瓜子,塞到陆云薇上衣口袋里。

嘴里说着:“丫头,吃吧吃吧。这是你叔让人捎来的,你也尝尝味儿。”

“谢谢刘奶奶,你留着自己吃,云薇不吃零嘴儿。”陆云薇受宠若惊的感谢着刘大娘,声音软软糯糯。

这个年代,还是在乡下,有零嘴儿家庭几乎没有。刘大娘家不一样,儿子在州府当差,刘大爷又是出了名的老木匠。

老两口在青龙村的日子,绝对算得上一顶一的好。

一旁的覃香秀也客气的刘大娘向道谢。她觉得,自己的女儿能受到喜爱,作为母亲,是很欣慰的。

陆云薇用手摸了摸装着糖果的上衣口袋,并没有要吃的打算。她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

几人在堂屋寒暄了一会,向刘大娘说明了来意。便去到刘大爷打柜子的草棚子里。

让陆雨薇把要求跟刘大爷详细说了一遍。

刘大爷笑呵呵的说道:“你这小丫头,真是聪明伶俐得很。马车牛车我倒是做过不少。这板车还是头一回听说。不过,车轱辘我倒是有存活。都是前些年城里有家大户。说要几辆马车,等我老头子打好车轱辘,又来信说只要一辆。于是啊,这轱辘就这样搁置了。这些年,也没见人说要个车啥的。你们倒是头一个。”

刘大爷说着,同时在棚子的角落放木料处最里面翻找着。几人见状也赶紧过去帮忙。半刻钟的功夫。果真翻出三个车轱辘来。

三个木头做成的车轱辘,虽然颜色变得有些发暗,但完全没有腐朽的痕迹。并不影响使用。

四人见了车轱辘,大喜。刘大娘都在一旁说陆云薇她们运气好。

传统的板车,只需要两个轮子就可以了。前边有两个扶手,中间再装一个袋子,可以背在背上助力。

21世纪里,陆云薇每每看到路上有人费力的用两个轮子的板车拉东西。她就会想板车为什么不做四轮的。

今天她倒是希望做个四轮的,这样既方便,又省力气,哪怕装一满车东西,一个人不仅可以拉着走,还可以推着走就更省力了。

不过,钱肯定要贵一倍,想想三户人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轮子也不够,就想做个两轮的吧。陆云薇也就没把想法说出来。毕竟三家人都等着用板车拉粪草呢!

刘大爷说:“丫头,你看这车轱辘是现成的。板子也是现成的,今天你们就能把车拉走。说不定还能下地拖点东西。”

四人一听今天就能把车拉走,之前想着最快至少也要个四五天才行。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板车倒是能定下来了。费用还不知道贵不贵。陆云薇想,不管贵与不贵,总是要买的。

于是向刘大爷问道:“刘爷爷。板车做好需要多少钱?您说说看,我们是三家人一起出钱。也好合计合计。”

田荷花和刘春花也说道:“对,对,大叔,你看看需要多少钱?”

覃香秀倒不管这些,有女儿陆云薇在,她倒不必操心。有女也莫过如此聪慧了。心中倍感欣慰。

“嗨,看我都这把年纪了。这木匠活也干不了几年了。车轱辘放着也是放着,要不是你们来啊,老头子我都忘了。原本这轱辘有好几对,如今只找到这三个,其他的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可能劈柴少了也未可知啊。”

刘大爷咳嗽了几下。继续说道:“这轱辘啊,原本打一对要两吊钱。咱们都是庄户人家,钱都拿来吃饭了,也没多少闲钱。再说这轱辘放了这么几年了。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一些也是有可能的。这钱啊,加上要用的这些板子,合在一起,给五百文,你们看可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