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之内,楼阁殿宇无数。一群宦官正抬着步辇疾走如风,上面坐着的正是伺候在刘协身边的内官刘大。
虽是隆冬腊月,但刘大的脑门上却冷汗直流。他拿衣角不断擦着,口中仍旧不停地催促着身旁抬辇的几位内监,命他们加快速度。
长秋宫,金炉中炭火烧的正旺。宫内的几株迎春花开的正盛,丝毫没有受到殿外逼人的寒气影响。四周香木做的架子上,摆放着各种金银陶器。
正中间的长案前,一名女子俯首低眉,青葱玉手轻抚古琴,口中喃喃地轻唱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听闻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这才站起身来。只见她身穿粉色长襦裙,外着雪白金丝锦袍。不盈一握的柳腰上系着红色宫绦,上面挂双鱼佩。云髻高束,绾着八宝金凤钗。
再看这佳人,面若珠玉,点绛红唇。却生得剑眉星目,眉宇间透露一丝英武之气。
“奴婢拜见皇后娘娘!”刘大头也不抬,口中喘着粗气,一下子跪倒在女子脚边。
这位女子,就是当今皇后伏寿。虽然她贵为皇后,也诞下一位皇子,但天子始终对她若即若离。自董贵人怀上龙子之后,天子对她似乎更加疏远。
今日,终日侍候在天子身边的宦官刘大亲自跑来长秋宫传话,想必一定出了大事。
“刘大,发生了何事,竟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来人,赐座!”伏皇后看向刘大,好奇地问道。
刘大拍了拍胸口,接过宫女递过来的热茶汤浅浅喝上一口,这才顺过气来。他微微抬起头,环顾一圈,这才看向眼前的伏皇后。
伏皇后机敏过人,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怜儿,快过年了,少府新送来一批上好的丝绸,你们快挑一些好看的,留下来做新衣。”伏皇后找个理由,把侍候在身边的宫女们打发走了。
“是发生了什么事?”
“娘娘,董承假传圣旨说曹司空谋反,举兵讨伐失败,王子服已被斩首。”刘大压低了声音说道。
伏皇后听后,从座上站起身来。莲步轻移,眉头紧蹙。片刻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假传圣旨,本就死罪。曹司空将董承逆党王子服斩杀,此举不正是为国除奸?”
刘大听后连忙放下茶碗,刚到嘴边的话又吞进口中。
“娘娘说的极是!只不过,陛下此时正当用人之际,董承也不是非杀不可呀。”
伏皇后见刘大似乎还有后话,于是再次落座,问道:“我一介女流,如何能左右朝局。陛下是何意?”
刘大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他又拿起身旁的茶碗,轻轻地搅动着。见伏皇后冷静下来,这才说道:“这许都如今掌兵者只有国丈爷、董承和曹操,如今宫中曹贼耳目众多。陛下有效仿世祖光武帝中兴之志,眼下能依仗的人,只有董大人与伏国丈了。”
伏皇后一脸愁容,现下曹操正带领麾下众多属臣干将朝着宫内而来。这档口,如何让自己的父亲领兵接应董承?风口浪尖之上,一个不好,便要踏足万丈深渊。
可一旦成功,伏家不但可以成为天子依仗,还可保住皇儿的太子之位。
她朱唇微启,缓缓地说道:“罢了,就算是为了我这苦命的皇儿,今日也要争上一争。”
随后,伏皇后将侍奉在自己身边的贴身侍女婵儿喊来,从宫内选了几件冬衣,又将一个食盒递给了婵儿。
她深深地看婵儿一眼,柔声说道:“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你随我入宫多年,素以姐妹相称。做完今日之事,就让我父亲给你找个好的夫家。就算是我和皇儿拜托你了。”
台阶下跪着的婵儿,早已泣不成声。接过伏皇后递过来的冬衣和食盒,说道:“婵儿的命都是姑娘救下的,又何必谈拜托二字。”
……………………………………………
伏府,在得知今日曹操遇刺的消息后,便大门紧闭。在街后的小门处,伏府管家四处张望,像是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原本热闹非常的街上,哪里还有帝都的繁华景象。所有府衙大门紧闭,眼下也只是偶有几位挑着担子卖菜的老农,为了糊口走街串巷。
伏府管家朝远处一位留着花白胡子,头戴斗笠的老农的老农招了招手,问道: “老农,今日的菜可还新鲜?”
那老农见有人招手,连忙挑着两筐菜快步走到管家身边,高兴地介绍道:“老爷请看,这些都是上好的白菜,用的也都是俺们自家的绿肥。”
管家伸手在菜叶子上掐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菜不错,挑着你的担子,随我搬进去吧!”
那老农见面前这位老爷对自己种的菜颇为满意,马上笑吟吟地挑起担子跟进了府内。
远处,两名黑袍男子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两人见并无异常,对视一眼便离开了这条街。
老农前脚刚迈步进来,管家就迫不及待地将他肩上的担子卸了下来。他拉着老农的手,急切地问道:“今日怎么是你亲自过来?婵儿呢?”
老农摘下头上的斗笠,脸上早已布满细密的汗珠。他拿着斗笠不断朝自己扇着风,急促地喘着气。
管家见状,马上命人端来一碗热黄酒,递到了老农身前。他拍着老农的肩膀说道:“莫慌,老爷已经知道那曹阿瞒今日之事,可是小姐派你来的?”
一口热酒下肚,老农的眼眶瞬间红了。他与婵儿父女一场,从长安随天子一路向东来到许昌。如果不是伏皇后当年将仅剩的两个酥饼赐给他们父女,恐怕二人早就成了饿死鬼。
今日婵儿冒死,设法从宫中出来,并把这几样东西送到自己手上。期间,她百般叮嘱一定送到伏完手上,之后便不知逃往何处去了。
老农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把扁担抗在了肩膀上就要走,管家马上喊住他:“你等等!”
随后,下人拿出两吊钱,送到了老农面前。
老农斜着眼看了看面前的管家,并没有把钱收下。他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