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逆世风流 > 第37章 司马林大师之一

第37章 司马林大师之一

要说起那个时代,除了富豪和歌星之外,最受人吹捧的就是气功大师了,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司马林就是众多气功大师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从官方到民间,从上层到底层,几乎把他给神化了。

据他说,他五岁那一年,就独自一人,离家出走,漂洋过海,足足拜了五大门派的七个名师,用十四年的功夫学得一身好功夫,二十二岁回乡时正值文革,被当作异端投进了监狱。

其实那监狱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他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随意出入的。可是他是带着目的进去的,果然,他进去后不久,监狱里七八个政治犯集体失踪了,还有两个就要押赴刑场的死刑犯也不见了踪影。

司马林说,其实这些都是自己施了法,让他们躲过了一劫,他们这是贵人遇难,自己是受到天命所托,把他们救出水火之中。

后来,监狱方面好像有所察觉,事情就出在司马林的身上,可是又没有什么证据,最后无奈把司马林放了,从此,监狱才得以恢复正常。

他经常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大人物的相片说:“那个就是他曾经从监狱里救出来的狱友之一。其他的几位,有的现在正在海里坐着呢。

刚开始,人们对他把那些子虚乌有且吹得天花乱坠的事仅仅当作笑话来看,但他却吹得更厉害了,渐渐地,也就有人相信了。

对于那些不相信或者不完全相信的,司马林自然有他的办法。

每当人们不相信他,表现出怀疑的样子的时候,他往往不再出声,而是向他们表演起了他的拿手好戏:空中来蛇。

这个时候,他会穿上一件黄色的道袍,点上三根香,口中念念有词,突然袖口一摆,大叫一声:”蛇来!“双手往空中一接,大家看时,果然,他的双手正捧着一条手臂粗的大蛇。

这一神通,让人叹为观止。对他的话也不由得不信了。

也有看了他的神通还不信的,认为他只不过是以魔术糊弄人而已,他就会让人家第二天再来,他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给死鸡续命。

还是一身黄色的道袍,他会让不相信他的人带来一只活鸡,左手提着鸡,右手提着一把木剑,郑重地拜了四方和天地,手举剑落,一剑把那活鸡的头给砍了下来,接着,从地上把鸡头捡起来,重新安到鸡脖子上,口中又念念有词,转身又拜了四方,拜了天地,大吼一声:”活起!“

大家看时,那鸡的头还在它的脖子上好端端的,刚刚断了头死去了的鸡现在正在活蹦乱跳呢。

这样一来,他的信徒越来越多了。

他的大名也迅速地在江湖上流传开来,三年前,香江都市报的记者独家采访了司马林,第二天,在香江都市报上头版头条刊登了司马林的标准相片,旁边是一个大大的标题:高手在民间,大师司马林!很是把司马林大大地吹捧了一遍。

从那时起,司马林在家乡突然低调了起来,最后把家搬到榕城来,榕城是国内的第七大城市。

他的司马府就是建在榕城的黄金地段上,这里寸土寸金,而他的司马府占地十四亩,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他的能力。

除了神功之外,他还有一项神技,那就是能让人快速致富,当上人上人。

据说,找他开过店的,很多都是一夜暴富。

当时,榕城首富因为各种原因,生意上遇到了瓶颈,眼看就要家破人亡的时候,找到了司马林,经过司马林的点拨,东山再起,财富还比之前增加了好几倍。

自此,榕城首富就经常往司马府跑,鞍前马后地服侍起司马林来,俨然成为司马林的家奴。

就连以狂妄到天上去的牛老板也登了司马林的门。

说起牛老板,他可是当时全国的传奇,他曾经三次入狱,做生意也是七起七落,最后,他硬是和A国做成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袜子换飞机的大生意,从此一战成名,现在他手里有十几家公司,其中有叫破烂的低端公司,也有造飞机,放卫星的高大上公司,他是当时妥妥的全国首富。

那句:”把珠穆朗玛峰炸开一个缺口,把印度洋的气流引入西北,再造一个华夏江南!“的话说是出自他的嘴巴。

不但他厉害,就连他手下的牛氏五君子,也个个牛气冲天,琼岛市的地产就是他们炒起来了。

牛老板俨然成为了华夏公认的商界教父。

这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登门拜访,更加给司马林增添了神秘的气息。

后来,也是据说,由于得到了司马林的提点,牛氏五君子这几个琼岛地产泡沫的发起者,竟然能够全身而退,转战其他地方,又在地产江湖上掀起了更大的狂风巨浪。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自从名气大增后,司马林就很少和普通人来往了,就是老家的老表、堂哥、堂弟等等要见他一面,也是难上加难,他对母亲说:”他就是马禄命,注定要和家乡切割,要不然会害了乡里乡亲。

从此,在他的老家,好像早就忘记了他司马林这个人似的,对了,他在老家不叫司马林,而是叫余里。

现在的司马府,当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他却实实在在的是个大善人,榕城民政局局长曾经笑着对他说:“要是每个人都像司马大师一样的觉悟,那榕城就没有穷人了。”

司马林笑着说:“些些身外之物,何足挂齿!”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几年,司马林足足捐出了几个小目标的善款,

其中榕城最大的一座寺庙就是他独资捐献的。

当然不止这些。

光是希望小学就捐了五六个,帮扶的贫困大学生就有上千人。而像向敬老院送油、送米这样的事就太常见了。因此,他在民间的口碑极好。

但司马林的捐赠也有要求,就是一定要留下他的名字。

很快,他就当上了榕城的政协常委。

期间司马林出了一次国,司马府很是沉寂了一阵,就有传言说:“司马林又进去了!

可是,三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