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结束后,第一天的考试就结束了。秦风也结束了低调的一天,回到酒店,发现王可可和冯超也来了。
“我看看,阿风是不是缺胳臂少腿了?”冯超夸张地围着秦风转了一圈,“被那么多燕电美女围着,不得把你五马分尸啊!啊不,是群女分风……”
“滚蛋!”王可可踢了冯超一脚。
这时还是寒假,王可可和冯超都没课,王可可练舞之后,就和冯超汇合,来到秦风的酒店房间了。
秦风参加考试,怎么能少得了他俩的陪伴……蹭饭呢?
“今儿考了一天,后面还有什么?”酒店餐厅里,冯超捧着一个大肘子,边啃边问。
“今天是初试和复试,然后就是等待发初试榜,榜上提名的人,就可以进入三试了。”秦风边啃着鸡腿边说。
“考完三试还有吗?”王可可边吃生鱼片边问。
“还有四试呢!”秦风扔掉一根鸡骨头,“对了,冯超,你怎么不去墨尔本参加电影节呢?《罗城门》不是接到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邀请了么?”
《罗城门》在威尼斯获奖后,陆陆续续地接到不少电影节的邀请,秦风表示自己不去参加了,但是冯超和魏三平他们愿意去就去,领个奖,开开会,旅旅游什么的。
王可可因为要练功,还因为她妈妈坚决不同意王可可如此“抛头露面”,不让王可可乱走。
冯超道:“你不是考试嘛!我怎么好放心一走了之?”
“说得你好像能帮忙似的……”王可可说。
“精神支柱!懂不懂?我是学霸,我的学霸之光会照耀阿风的!”冯超说着,居然一抬屁股,放了个屁!
“我去!”“擦!”
……第二天,燕电初试榜发布了,秦风的名字没有意外,位列其中。
接下来,燕电导演系招生考试三试开始了。三试的考试内容是绘画或摄影作品分析和音乐作品分析,以及编讲故事。
这些对秦风来说很容易。绘画或摄影、音乐作品分析其实是考察考生的艺术感受力,考生要感受到绘画或摄影作品、音乐作品中的感觉、情绪,进而把这个感觉、情绪运用想象力联想,编讲一个小故事。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离不开摄影和音乐,作为导演当然没必要精通它们,成为摄影家和音乐家,但是一定得懂得如何运用。
要不然,一个轻松不恐怖的都市爱情喜剧片,然后用阴惨惨的画面去呈现,再配上生离死别的音乐——导演牛B(大误)!
轻松过关三试后,隔了两天,秦风进入了四试。
能进入四试的考生,只有不到一百名了。大约占全体报考导演系考生的十分之一。
四试需要连考三天。第一天是命题写作,也就是写一篇叙事散文,考察考生的文笔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要写真情实感。第二天是创作问题讨论,考生们观看一部短片后展开谈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两项考试,秦风都很容易拿下。当然,他并没有表现得“出风头”,而是老老实实地写、实实在在地讲。
在小组讨论中,秦风也不吝美言几句其他的考生,被秦风点名夸奖的考生简直心花怒放,简直比燕电录取了还要开心!
能不能被燕电录取还不知道,但是被秦导夸奖了,这事就足够吹一辈子了!
考生们见到秦风如此谦逊平和,一点也不恃才傲物,于是和秦风分到一组的考生们反而觉得压力减小了——
秦风不是太阳,无比夺目刺眼,把旁人都烧成灰;而是温润的灯光,照耀着、引领着他人。
这一点,在最后一项考试项目,集体表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集体表演往往需要考一整天。秦风和另外5个考生分到一组。上午,拿到题目进行自由编创和排练,下午就一组组向考官汇报表演。
秦风那一组拿到的题目是“眼镜”。
排练室里,另外5个考生不约而同地看着秦风。
很显然,带着金狮奖光环的秦风,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都在等待着秦风拿主意。
秦风看着眼前的5个考生,两个男生,三个女生,其中一个男生长得圆滚滚的,一个女生长得瘦高高的。
秦风心中一动,说:“题目是‘眼镜’,你们有想法嘛?”
考生们需要根据题目,集体编创一个小品,当然要先想出来一个故事,所以秦风问大家有没有想法。
关键词“眼镜”,可以编创的故事太多了,其实考生们在考试之前都有所准备,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故事套路,到时候直接把关键词套进去就行。
但是,此刻大家都不敢在秦风面前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