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散去,竹叶渐止,竹林中很快恢复了寂静。
启阳抹了抹满头的大汗,脸上难得地露出兴奋的笑意。他身材偏瘦,肌肉精实,如今已经长到一米八出头的大个,头发长长了许多,蓬松散乱,随意卷在头上,用一根细细的竹枝簪住。身上穿着刘老爹留下的粗布衣裳,腰里扎着根布绳,脚下穿着个草鞋。
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邋遢,但又透着股英气,稍稍偏黑的脸孔上,剑眉星目,五官周正。虽然还有点稚气未脱,但那明亮的眼眸中却透着成熟稳重的光芒。
真要算起来,已经是四十多岁的老baby了,一个字,落魄,两个字,帅!
他收起竹剑,闭上眼睛运转真气,在周身盘旋一圈,最后又归于丹田当中。感受着丹田中充盈的气蕴,满意一笑。
按照绢帛当中的记载,炼气修行共分六重境界,依次为:小成、大成、无庸、金至、上和、化羽。
他如今的境界已经到了无庸中境,算是真正踏入了修行者的行列,不过还算不上高手。到了金至境界,可以使真气外放,在身体外部形成一股罡气,不论对敌还是自保,都是威力惊人。
到了上和境界,除了能使周身的罡气更加充盈饱满,最厉害的就是可以“御气飞身”,就是会飞。到了这种境界,就能称为绝顶高手,天下少有。
至于化羽境界,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如今的世界经历过一次剧变,空气中的清灵之气变得稀薄了许多,根本没人能再达到那种境界。以前达到那种境界的,现在基本都去了天界,成了神一样的人物。
“唉,太遥远了,慢慢来吧。”按下心中的向往,启阳咧嘴一笑,不禁又想起了云晓,“修炼到上和境界就能飞?那是她最向往的事了,她如果在这里,一定会拼了命地修炼吧。”
满心的思念又化作一缕惆怅,没有云晓,他本已了无生趣,但这崭新的人生,容不得他颓废丧志。在这里,他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了无牵挂,从在襁褓中睁眼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命运就已经跟这个世界紧紧纠缠在一起。
看着手中的竹剑,还有掌心那厚厚的老茧,他长长叹了口气,撇去心中杂念,朝着茅屋走去。
可谁知,才走了两步,脚底一个踉跄,险些没站稳,脚踝膝盖还有全身关节都传来强烈的酸痛感。“呼,看来刚刚用力过猛了,要使出地剑式还真是不容易,还得多多练习才是。”
此时他对剑术的理解跟七年前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原本在他看来,像是天书一样的天剑式,现在似乎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了。他想了七年,悟了七年,多少还是有丝丝感悟。
“天地二式对身法要求极高,使出地剑式已经用出吃奶的劲,那天剑式变化莫测,幻影无数,对身体的要求更是变态。先不管那些具体的招式动作,首先得大幅增强体质才行,基础不牢靠,其他全是扯淡。”
想通此结,他心里也不再急于求成,扭了扭手脚,扭了扭脖子,慢慢走回了院子里。来到水缸边上,拿起水瓢舀了些清水浇在脸上,瞬间凉爽了许多。
正准备再舀水解渴的时候,突然瞥见水缸里的倒影。七年了,他一心沉浸在练剑修行当中,今天还是第一次好好看一眼自己。
“嘿,跟我前世长得一模一样,还真他娘是穿越重生了,就不知道云晓会不会也来了这里……”
“或许她真来了呢?”想到这里,他心里砰砰连跳几下,忍不住地想,“如果她真的来了,或许我还能遇见她。我的样子没变,她肯定也没变,我一定能认出她来。”
抬头望了眼那如火的日头,他深吸一口气,再长长呼出,喃喃自语道:“七年了,是该出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了……”
说走就走,他回到屋里打包了几件衣服,收起一把切菜切肉用的短刀,把一根自己做的竹笛插在腰上,灵玉自是贴身携带,随后左右看了两眼,屋子里空空荡荡,也没什么再好带的,于是揣上包袱拿起竹剑,走出了屋子。
那把深藏在悬崖底下的灵剑,他自是不会忘记,但他深知,现在远远没到让那把剑现世的时候。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灵剑啊灵剑,你的命运跟我一样,破而重生。今日你我一起蛰伏,他日我定带着你,光耀天地!”
再一想,“我这名字肯定也不能用……”站在门口想了片刻,嘴角微微扬起,“我前世叫王济,今世叫公孙启阳,从今天起,我就叫孙济阳!”
……
离开山谷以后,他一路朝着龙脊山而去。这片山脉十分辽阔,而且了无人烟,走了半天也没见到一个人影,奇形怪状的野兽倒是撞见不少。
“这里的动物和这里的人一样,都是些什么玩意?”
看着从眼前飞快跑过的一头像牛又像马的巨大怪物,孙济阳满目惊诧。那怪物足有两人高,身形壮硕,跑起来轰隆轰隆,像地震一样。好在那玩意吃草不吃肉,这才没搭理他。
从山谷到龙脊山不算太远,一路上遇见了不少怪兽,小的只有小猫小狗那么点,大的足有四五头大象那么大,可是给他吓得不轻。虽然他如今有了修为和武艺,但毕竟从未有过实战,也从未见过这些稀奇古怪的动物,自是难免心慌。
“我在那山谷里住了七年,居然没一头怪兽跑来侵扰,真是福大命大……”
他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动物很多都有灵智,有领地意识,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领地,也不会随便闯进别人的领地。他住的山谷周围起初一直有人把手,把附近的怪兽都赶走了,长年累月下来,自然也就没怪物去那里了。
别说百里老贼不知道他住在那里,就连山里的动物也不知道那山谷里居然还住着个活物。
快到龙脊山下时,周围终于见到了人迹。许多衣着简陋的青壮男女背着竹篓,来回忙碌着。那篓子里装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也不知运往何处。
孙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