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笑,马户刚要转身离开。
唐小志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将他叫住,“等等,还有三天蹴鞠大赛就要开幕了。我那位老大哥怎么还没到?都通知好了吗?”
马户止步,回身,“前几天就通知了,周县令那边也已经回信,估摸着现在应该在来的路上。周公子倒是早就到了,如今正在会场中,准备三日后的事宜呢。”
唐小志微微点头,“好,那就行了。咱这位县令大人每年都嚷嚷着要主持开幕会,但一直未能如他所愿,今年倒是方便了。派一队人去迎接一下吧,别怠慢了他。”
马户应是,快步离去。
而清水县令周仓,确实已经在赶往清水河村的路上,只是情况有一点小小的特殊。
此时,在周仓的马车旁,围着一队悬挂着幽都王府旗帜的骁骑兵。
车厢中,在清水县境内,一向习惯了挺直腰板做人,不无颐指气使的县令大人,此时却安静得像一只鹌鹑,那卑躬屈膝的模样,与之前判若两人。
低着头,不时悄然用眼角偷瞄着身旁一位身穿锃亮铠甲,手持斩马大刀的领兵将军,愁容满布,酷似那做错了事情的“娃娃”。
“将军,明王殿下...是何时到的清水县境内啊...怎的也不跟下官知会一声...”
周仓搓了搓手心的冷汗,尝试着问道。
那位正安坐在车厢中闭目养神的骁骑将军,冷冷一笑:“怎么?殿下做事需要向你交代?”
周仓一怔,“不不不,下官随口问问,绝无此意。只是,殿下万金之躯,怎可风餐露宿?不如,等到了大营,请殿下转道县城,让下官尽尽地主之谊,如何?说起来,下官也正好有政务奏报要呈给殿下...”
事实上,周仓一早便从县城启程,慢条斯理地赶往清水河村,试图出席三日后的蹴鞠联赛开幕式。
出门前还特地看了一眼黄历,得知今日“诸事皆宜”后,这才满怀欣喜地出发。
殊不知,却在途中遇到了这群从京城来的骁骑兵。
眼前这位主将表明身份后,便告知于他,大明王就在附近,要他即刻前往相见。
若是在平常,周仓倒也不会紧张。
但这里附近,可是毗邻清水河村,大明王要是见到了村中那道三里长街,那么他这个一县主官,便得负上一个欺瞒不报的罪责。
在周仓的设想中,正常情况应该是,等三个月后,朝廷主考县官政绩的钦差大臣先到县城,在他的奏报之后,再由他引荐到清水河村。
清水河村一幕繁华之景,便可瞬间惊爆钦差的眼球,继而对他大肆赞赏,免去其欺瞒不报的责任不说,还会加官进爵。
如此,周大人的那点虚荣心就可得到充分的满足,达到他臆想中一鸣惊人的效果。
但若在未经他通报之前,有“大官”事先进入了清水河村,那情况便有所不同了。
一鸣惊人的效果非但没有,他可能还得因此被摘了乌纱帽,充军流放也说不定。
眼下,又怎能不令他紧张?
所幸的是,这位骁骑主将只是说大明王在此处附近扎营,只字未提到清水河村,间接说明可能他们还未发现那处诡异的清水河村。
周仓这才稍稍镇定,但同时也难免提心吊胆。
那位骁骑主将却道:“哦?殿下自然是不能风餐露宿,但周大人想尽地主之谊,恐怕也不用转道县城吧?这附近不是有个清水河村吗?据说,里面可是什么都有,酒肆客栈一应俱全。周大人在此尽职,也是一样。不是吗?”
“而殿下知道周大人事务繁忙,已经早先一步进村,现在就等你亲自到前伺候了。嗯?周大人?周大人...”
这话刚说完。
当周仓得知燕羽墨已然发现了清水河村,并早先一步进村时,脸色瞬间煞白,两眼一瞪,竟歪扭扭地瘫软在座位上,晕了过去。
...
到了夜幕彻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
清水河村街道两旁的鱼油路灯被逐一点亮,莹莹珠火,远远望去竟有一种璀璨的视觉感。
清风楼前。
燕羽墨主仆二人,被两辆人力黄包车送到了门前。
唐小志带着手下的三大副里正在门口迎接,一副盛情之至。
来到一处包厢中。
巨大的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刚上的各色酒菜,观其精致的摆盘和清风楼雅致轻奢的装修风,这顿饭定然价格不菲。
但燕羽墨并不在意,饭是唐小志请的,钱也应该由他来付。
只是,大明王殿下或许有些单纯,殊不知唐小志在来之前,已经打算要醉酒逃单...
“来!墨公子初来我清水河村,一定要试试这清风楼的甲鱼乌鸡汤,乃是本店的招牌之一。你不可错过。”
坐下之后,唐小志殷勤说道,并着手亲自为燕羽墨打了一晚汤。
在他眼中,已将燕羽墨视作了大水鱼,自然是得殷勤招待,增加对方的好感度。
“不必客气!”
燕羽墨客套了一句,倒也随后动起筷子。
在村中逛了一天,大明王至今粒米未进,倒也有些饿了。
边吃,燕羽墨边说道:“唐里正,实话实说,我已看过你的钱庄项目策划,倒也颇为满意。只是,本公子出门一趟不容易,心中志向也远不止如此。而在你治下的清水河村一幕欣欣向荣,百般惊奇,单说村口处的那什么公交马车,以及平整宽阔的村道,便足以吸人眼球。不知,是否有想过要将之发扬光大?”
唐小志笑道:“有是有,但时机未到,契机未熟。”
“哦?何解啊?国战已停,天下太平。接下来,朝廷必会大力鼓励农商,改善民生,振兴经济,出台一系列惠农惠商政策。你若能将清水河村的发展模式发扬光大,传遍整个大奉朝。必定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