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架空,纯属虚构,感谢支持。
腐朽和专权,这两个词,都与她叶赫那拉氏毫不相干。一个无儿无女的女人带着一个懦弱无能的君王,朝上的话语权都被辅政大臣架空了,她只能装聋作哑,听之任之。
他们的腐朽和专权的钱财又没给她自己花,凭什么在她死后要把这政治问题的屎盆子扣在她这个死人的身上,还让人挖了她的坟墓,简直对于当了太后这些年的她是奇耻大辱。
于是,她在梦里梦到这件事的时候,果断的利用自己的人脉,把她送出了皇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太后这个人了,至于皇帝,他不是要实权吗?
实权给他,自己已经报复这个大清半辈子了,如今不知还有几年好活,剩下的大清都交给他,等自己找个地方养老等死,哪怕自己死后只是个小土堆,但至少没人无缘无故的来挖她的坟墓。
那辆小马车越走越远,最终经过秦岭一带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山脉众多,人烟稀少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
另一边,皇宫内,皇帝听着属下的回话,看着属下递上来的信,上面的内容,他无力的坐在了龙椅上,想着自己想要实施的变革,他在想真的会有用吗?
作为一个皇帝,他并没有意识到一件事的严重性,那就是如今的大清是以内往外的腐烂,如果不清除内部的毒瘤,那么等待大清的必然是自取灭亡。
身后的太监看着皇上那前怕狼,后怕虎的矛盾情节,皱着眉没有说话,但看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失望,软弱无能,没有主见,是个不堪重用的。
在那之后没几天,这个小太监就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过问,仿佛他从不曾出现过,而只有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有多不简单。
即将战争开始,大清国的军队整齐待发,可是谁都知道这次是几个国家联合在了一起,想要啃下大清国这块蛋糕。
而大清国以一己之力想要守好国门是难上加难,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际,蓝斯澈变成人形,他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样貌有些不太合适。
然后一个幻化,就见原本俊美的脸庞变成了一个有些帅的仙风道骨,却没有太惊艳的青年,他准备去宫里和这位大清的皇帝谈谈合作的事情。
蓝格格看着他臭美的照镜子,哼了两声没有多言,毕竟也是在为自己办事,她作为主子,就勉为其难的原谅他的臭美好了。
第二天,蓝格格和娘亲还有蝶姨一起去卖糕点,蓝斯澈则是用兽形离开了庄子避开了人们的目光,幻化成昨天那个青年的模样,就这样他大摇大摆的走到皇宫的守卫门前,准备进宫。
蓝斯澈在守卫那里不知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守卫看了他一眼,就进去禀报他的上级,之后他就进了皇宫,在几次三番的审视下,终于见到了如今的大清天子。
“你好。不知道阁下怎么称呼?”清帝看着到来的人,表情有些拘谨,他有些试探性的问道。
“我姓车,你可以称呼我为车先生。”蓝斯澈用了个假名来忽悠清帝,反正他就没想这身份给自己谋福利。
“车先生,你看这次战争的事情要如何解决。”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送人头的事强制执行,那不就是官逼民反吗?
“这办法肯定是有的,但这之前,我需要陛下答应我三件事。”蓝斯澈高深莫测的对着清帝说道。
“你说,但凡朕能做到的,绝对会全力以赴。”一句话让他这大清的皇帝自此成为一代劳模。
蓝斯澈出宫后,脸上带着微笑就这样凭空出现在了空中,然后驾云离开,让他装了好大的一次威风。
“高人呐,这绝对就是高人,我就说他明朝姓朱的都有自己的神仙道人,怎么到了自家这里神仙别说,连个道人都没有,可如今这道人这不就来了。”清帝听到守卫传来的话,一般人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脚踩祥云,乘风归去的吗?
清帝想到自己答应高人的要求,于是坐下开始想着明天早朝该怎样把这三个决定发布下去,才不会遭到那几个老臣的阻挠。
他答应了这位车先生,需要把烟,教,洋都该封的封,该杀的杀,该赶得赶,说是如果真的做完,车先生还会给大清一场大的造化。
这个承诺让这位懦弱无为的清帝,第一次的感觉到做一个领袖的希望,可是就在他跃跃欲试的时候,却没想过就如今的这个形式,他真的能做到吗?
这个答案是不知道了,此时的蓝格格正在家里的哥哥的游说下,准备去上私塾了,因为现在的她在家里就像个多余的。
娘亲和蝶姨每天都需要做糕点,然后去城里卖糕点,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疼,可是都觉得累有所得,也都是高兴的不得了。
而三个哥哥,每天不是在去私塾的路上,就是在学习的私塾里,他们三个学习都很刻苦,也很认真。而蓝格格则是每天的在家门口数蚂蚁,玩泥巴。
至于蓝斯澈这家伙,那更不用说了,现在这货正在附近的深山老林里,练习撒豆成兵,每天忙的也是不见个人影。
在没有人陪自己玩的时候,真的很是无聊,于是就想把熊猫崽崽他们从数据空间里放出来,可是还没等她开始行动,一场不好的消息便从城里传了出来。
清帝受到了刺杀,此时奄奄一息,正在全国通缉妖道车先生,这个消息是从卖糕点的娘亲和蝶姨那里知道的。
现在城里乱的很,所以她们决定休息几天,等这阵风波过去了再说,反正现在钱挣得也不少了,不差那一两天的事。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是在造反。"清帝被软禁在寝殿之内,周围被一群人高马大的侍卫看守着。
而在旁边还缩着几个太监和清帝跟前的御前总管,清帝的大吼大叫根本无用,这些辅政大臣就像铁了心一般,把他关在这里,不让他出寝宫一步,原因就是他提出了禁止烟土买卖,不服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