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二。
1947年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太爷的小儿子十七岁那年,不见了。
家里人急坏了,到处派人去找,但是杳无音信。
后来得知,原来是和陈毅的部队跑了。
他加入了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简称九纵。
等打完莱芜战役,那已经是8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托人给太爷捎了一封信: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儿不孝,
国家危亡之时,忠孝不能两全。
小爷爷因为人长得个子矮,大眼睛,头脑灵活,很机灵,
那个时候中国有4个亿的人口,但是99%都是文盲,
小爷爷以前还读过私塾,所以成了领导的勤务兵。
后来一直跟着部队打到上海,也在上海扎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要知道在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共的军队是屡战屡败,被迫放弃苏区,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的。
为什么经历了抗战的洗礼,三年就取得了全国的解放。
我觉得土地革命是大功一件,他把中国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民,劳苦大众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哪怕是富农和地主家庭的积极分子也投身到这伟大的时代洪流中,去创造历史,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今年45岁, 每次生一点病就赶快跑到医院,打针吃药,怕死的要命,甚至连个过山车都不敢坐。
但是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上中学的时候,也曾经血气方刚,看着历史课本中中国被列强欺辱,每次都握紧了拳头,眼中饱含着泪水。
这也许是只有青年人才有的热血吧!
那个时候当兵,真的是九死一生,村子里和小爷爷当兵去前线的,后来到了解放只活下来两个人,那一个留在了青岛,进了北海舰队,小爷爷也算是命大,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随着部队驻扎在上海,后来又去了杭州。
以前我小的时候,邻居住了一个姓车的老头,少言寡语,面色凝重,孤身一人,不苟言笑,我们都叫他 老车头。
后来长大后听人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事情,他早年参加抗美援朝,是一名光荣的汽车兵,每次上前线拉的都是一车车的炮弹,然后拉下来的都是一车车的志愿军的尸体,都是年轻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给我们创造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看看现在的以色列人民,每日生活在恐怖分子的炮弹之下,在家里吃饭,就会有恐怖分子拿着枪进来扫射,全家死光。
所以我内心一直都很赞成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让每一个年轻人,不论男女,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只有把人民武装起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够不怕任何外来的敌人和恐怖分子。
和平不是靠金钱买来的,而是靠我们的人民筑成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