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后厨的帮厨们开始处理食材了,徐鸿名也收回思绪开始选材。
他可以选用的食材并不丰富,毕竟在这个时代,能保证工人吃饱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
最终还是决定做几道简单又显功夫的鲁菜,四喜丸子、爆炒腰花、锅塌豆腐、拔丝苹果,最后是一碗紫菜蛋花汤,其它材料还好说,苹果是他特意找食堂主任要的。
徐鸿名做菜时讲究专心致志,讲究效率,绝不争分夺秒,但也不会少下功夫,煎炒烹炸仿佛作画一般。不一会,旁边的帮厨就围了一圈,自己的事也不干了,就这样傻愣愣的看着徐鸿名做菜。
“这手法看着有点玄乎啊!”一个胖胖的年轻人问旁边一个小媳妇:“刘岚,你觉得和一食堂的何师傅比咋样?”
“傻柱那个嘴臭的算什么,光这调汁拉丝我就没见傻柱做过,他也就会做点小鸡炖蘑菇什么的。”
“人家何师傅也是有家传的手艺的,你在一食堂呆了两年也没见过啊?”一个年轻的帮厨问。
“见过个屁,天天吹自己有谭家菜传承,现在谁敢吃谭家菜,我还说我是李厂长他老婆呢,反正他老婆你们也没见过。”
过了一会食堂主任来了,一张嘴就撵跑了众人,大家该炒大锅菜的炒大锅菜,该蒸窝头的蒸窝头,毕竟这年头工人地位高,误了人家吃饭是真要挨打的。
徐鸿名正在小灶上炒腰花,爆炒腰花注重口感和热度,只能放在最后做,这是最后一道菜了。由于条件有限,领导今天只能吃温食了。
食堂王主任走到他旁边亲切的问:“小徐啊,菜做的怎么样了?做好了我们一起去找李厂长吧?”
徐鸿名头也不抬的回答道:“这是最后一道了,稍等,我勾个芡,今天手慢让领导久等了。”
等他俩提着食盒到后厨的招待室时,李怀德已经和两个中年干部在那坐着了,餐桌上已经开好了一瓶汾酒。王主任帮徐鸿名把菜摆好后就敬陪末座。
李怀德看着四菜一汤有些吃惊,菜的香味先不说,这“色”绝对是他在轧钢厂没见过的,只有偶尔在外面那些大酒楼里见过这样精致的摆盘,本以为这小子年纪轻轻老徐吹牛成分居多,看来是小看了年轻人啊。
他夹起一筷子腰花放到嘴里,进嘴第一感觉是嫩,然后麻辣鲜香充斥口腔,没有一丝脏器的腥味,不禁叫了一声“好!”
李怀德招呼几人赶紧尝尝,让一旁站着的徐鸿名也坐下,比之前更加亲切的问道:“小徐啊,能不能喝酒啊?”
徐鸿名回答道:“李厂长,我平时不咋喝酒,不过遗传的我爸,一斤左右还行,再多就晕乎了。”
李怀德对着旁边的一个带着眼镜的干部道:“菜你也尝过了,小徐也算我们轧钢厂子弟,到外面锻炼过的人才,我是准备重用的,你是负责人事的,怎么说?”
人事科的李科长想了一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特殊人才特殊对待,让小徐去二食堂当个炊事班长吧,算我们特招的名额,先定为七级炊事员,等过两年再提一级,李厂长您看这样安排行吗?”
“怎么不行?我还觉得亏待人才了呢,小徐多谦虚啊,不像一食堂的傻柱,仗着有两分手艺叫也叫不动,就算叫动了也没好脸。”
李怀德脸色一拧,扭头对徐鸿名说:“小徐啊,暂时你先在二食堂呆着,待遇就按我们刚才说的走,你是我用特招名额招进来的,等你的厨师级别达到技师(二级),以工代干、各种珍贵票据都会有的。”
徐鸿名赶紧端起酒杯站起来敬了李怀德一杯,表忠心道:“我是李厂长招进来的兵,李厂长对我的好我一定记在心里,我人笨,除了做菜啥都不会,李厂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就这样,一场饭局宾主尽欢,到了下午上班时间,李科长带着徐鸿名来到人事科把档案做好,吩咐他一周后过来报道领取工服,然后徐鸿名就提溜着两个饭盒,怀里揣着李怀德给的一张自行车票悠悠的走回了家。
什么叫双赢?从此轧钢厂有了两位有家传手艺能做招待的大厨,李副厂长白得了一心腹,徐鸿名有了好的待遇,除了还在和寡妇不清不楚的傻柱,都在赢。
(轧钢厂的服务人员应该是最高能定到6级,傻柱到老都是8级炊事员,工资37.5,和他的人品有关,徐鸿名现在是7级炊事员,工资43+2元班长补贴,和四级机务工差不多,论生存资料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