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近距离感受一下没良心炮的使用效果,宋荫国、许继真自告奋勇的当起了抬炮侠,而主炮手非龙千里莫属。
敌人的机枪火力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开火,为了掩护他们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李文鼎率领一个班从正在向敌人发起了佯攻,将机枪火力吸引了过去。
龙千里见叛军的机枪火力被李文鼎等人吸引过去了,这才大手一挥,与宋荫国、许继真组成的炮组,抬着一门没良心炮从侧翼悄悄的摸了上去;
由于叛军的注意力都在李文鼎等人身上,他们根本没有人去管龙千里等人。
很快他们就摸到了距离敌火力点百米范围内,理论上来说这已经在没良心炮的杀伤范围了;
为了安全起见,龙千里就举手示意停了下来,然后用临时做的三角架把汽油桶架上,炮口呈60度角。
龙千里清楚,这样粗制滥造的没良心炮,使用次数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炸膛;
为了安全起见,他将导火索留长了不少,点火前示意宋荫国和许继真离远一些。
等他们离开后,他才开始瞄准,然后点火、撤离!
导火索被点燃后迅速燃烧,然后点燃了底部的发射药;
火药在封闭空间内高速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将挡板上的炸药包抛射了出去。
炸药包呼啸着飞向敌人的机枪阵地,在阵地侧后翼大约十几米处爆炸……
宋荫国失望地长叹一声,正想说这准头也太离谱了,然后将到嘴的话卡在脖子处;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声巨大的爆炸过后,敌人的街垒工事被掀飞了!
马克沁重机枪更是被冲击波抛射到空中散了架,机枪阵地上的几十个士兵被爆炸的烟雾吞没;
等到烟雾散去已经看不到一个站着的敌人,非死即伤。
战场陷入了片刻的沉寂,不仅仅是一营的官兵看傻了,叛军也傻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威力如此大的火炮。
宋荫国就像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嘟囔道:
“他娘的,这也太残爆了,难怪子衿叫它没良心炮!”
关雨东、许继真等人同样被没良心炮威力震撼到了,望向龙千里的眼神充满了敬畏,随之转变成欣喜。
许继真兴奋地说道:
“子衿,有此利器何愁叛乱不平!”
龙千里也没有想到第一次弄,效果会这么好,只能嘿嘿一笑道:
“老许,我也有点意外,只是在野书上见过,没有想到还真有效果。”
李文鼎已经反应过来了,立即带领之前佯攻的那个班,趁机冲了上去;
他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吓傻了的叛军就是一个长点射,放倒了好几个滇军,其他滇军就像炸了窝一般的溃败了。
龙千里立即下令突击队发起进攻,顺利地攻占了敌人的街垒工事,俘虏了100多个叛军;
仅仅一炮就解决了敌人一个重兵防守的街垒工事,这大大打击了守军的士气。
有了两门没良炮的火力支援,后面的战斗就变得轻松了很多,没良心炮简直就是街垒工事的克星。
两门没良心炮杀伤的敌人虽然不多,但对敌人士气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军阀部队作战靠的就是士气,没有了士气的守军,被教导一团打的溃不成军,仅仅一个下午就丢掉了火车站的所有外围阵地,被歼灭了2千余人,光俘虏就被抓了1500余人;
余部全部退到了火车站的核心区域内,虽然还有将近3千人,但士气已经全无,人心惶惶。
教导一团将他们四面围住,龙千里向刘经抚建议可以采取政治攻势,劝降被围的叛军。
这么大的事刘经抚自然不敢擅自作主,报告到了旅部;
现在旅长何敬之还兼着一团团长之职,刘经抚的建议得到了何敬之的批准,并且亲自过来劝降守军。
在黄埔校军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下,守军最终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火车站的战斗胜利结束,歼敌一个旅。
教导一团拿下至关重要的火车站后,就切断了叛军与外省的联系,将叛军关在了羊城内,孙全方部也不可能再通过铁路支援叛军。
杨稀文部彻底成了一支孤军,与此同时,担负侧翼攻击的许济第七旅也攻占了瘦狗岭阵地,歼敌4千余人;
指挥部见时机已经成熟,命令张文白率军校突击队2200余人,乘坐运输船在军舰的掩护下强渡朱江,攻入朱江北岸,出现在了叛军的背后。
此举成了压垮叛军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革命军三面夹击下,叛军全线溃败,部队整团、整营的投降;
滇军几万大军几日内就土崩瓦解,争相向政府投降,杨稀文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
叛军指挥部内,杨稀文就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怔怔地坐在沙发上,嘴上一直在念叨着:
“6万大军啊,怎么就这么快败了呢?
一群废物!
6万头猪也不会败的这么快啊!”
指挥部外的枪声已经越来越清晰,副官杨磊着急地对杨稀文说:
“杨帅,他们已经打进城了,赶紧逃命吧,去港都!
船在沙面渡口等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杨稀文不甘心地说道:
“我不走,我是先生亲封的救国滇军司令、东征军司令,我倒要看看他们——”
杨磊见杨稀文脑袋被烧糊涂了,大手一挥,叫来几个警卫人员架起他就往沙面方向逃。
又一个军阀走上了末路,几个小时后他们登上了一艘逃难的运输船,在前往港都的海面上遇到了风浪,船毁人亡。
躲在西关里刘振环一看形势不妙,就丢下部队在约翰牛军舰的接应下,逃到了港都,他的运气似乎要比杨稀文好许多,至少他还能在港都当一个寓公。
这是民初大部分军阀的归宿,只要政治斗争失败逃到港都,胜利者就不能再追杀了,这是规矩!
胜利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有时还会主动让开大路放他们走,再赠送一些盘缠,让他们不至于在港都的寓公生活过的太差,至少要养得起姨太太。
南北军阀都这样,也算是给自己一个退路,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走港都的不是自己。
刘振环逃到港都后,他留在西关的几千桂军就毫无压力地投降了革命军,摇身一变就回到了革命军的怀抱。
在收降了杨稀文的几万滇军之后,粤军和校军的实力大增,第四团、第五团、第六团相继组建;
校军第一旅也升级为校军第一师,师长何敬之,这一下又腾出了大量的位置,自然是鸡犬升天!
羊城平叛胜利结束,一举扫除了内部两个最大的隐患,岭南只剩下陈炯民一个敌人了,第二次东征也随之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