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散发了这么多的小纸条,也知道纸条上的内容,为何却没有参与破坏行动?”
“杨先生虽然很严格,但他待我们是挺好的,我不会去害他的;而且学堂被砸了,我也就没地方上学了,就得在家里卖豆腐,相比之下,我还是去学堂更好,一天到晚坐着卖豆腐,你不觉得累嘛。我才不会像他们那么傻呢。”
小小年纪,就知道权衡利弊。
“你散播的那些小纸条,哪一条不是挑唆大家去辱骂甚至殴打先生,这不是变相地害杨先生吗?”
“我没想那么多,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可怕的事,本来就是觉得天上掉馅饼了,写一写纸条就能换铜板。还好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不然,会有更多的人都过来抢生意了,那我就干不成了。”
这个杨乐成骨子里就是个唯利是图的人,自私的人,是非不分的人。
“现在也干不成了。本来我还想多攒点铜板呢。”
也问不出更多的内容了,周淳刚一行人又去找另外两人核实情况,他们交代的跟杨乐成讲的也差不多。
必须找到那个小乞丐。
他们兵分四路,按照杨乐成等三人描述的样子去找那个小乞丐。
“你见过一个大概10岁左右的小男孩吗?这么高,耳朵这里有个疤,像是烫伤的。他还有个特点是爱笑。经常在这一带附近乞讨的。”周淳刚问一个正在乞讨的小女孩。
她神情木然地摇摇头。
周淳刚正准备离开,她拉了拉他的衣袖:“能给点钱吗?好饿。”
唉,真是作孽啊,这些孩子,有的是真可怜,可是,有的就是自愿流浪,不愿意受束缚。他摸了摸口袋,掏出几个铜板给了那个小女孩,那小女孩连连磕头表示感谢。
友臣倒是运气不错,一个卖馒头的说他看到过这个小乞丐,有一次在他这里偷馒头,被他给逮了个正着。
他说:“没错,这个孩子就喜欢傻乐。我逮住他了,他还笑。耳朵边有个疤,我倒是没注意。”
“那你这几天还看到过他嘛?”
“前面几天,我看他好像找了什么事情做,有人给他钱了,他就经常来买馒头,一买买好多。”
“我还问他了,他说你现在不偷馒头了,钱是哪里来的啊,他说自有办法。”
“今天来过吗?”
“今天倒没来,不知道去哪里了。”
“有看到什么人跟他联系吗?”
“最近好像经常看到他和另外几个孩子在一起,那几个像是上学的孩子,背个书包。”
这就对上了。只是这个乞丐去哪里了呢?
“如果你再看到,马上到龙甲府报告。”
“好的好的,官爷。”那个卖馒头的说道。
友臣正准备离开,那个卖馒头的叫住了他。
“我忽然想起来了,昨天傍晚时分有一个人还领着他朝一家饭店的方向走去,他还冲我得意地笑了,好像是炫耀有人请他吃饭。”
“哦?什么样的人?”
“一身黑衣,看身形比较纤细,像个女的。但是穿着男装。脸没看清,就这么一下子走过去了。我当时还诧异,怎么会有人叫一个小叫花子吃饭。”
“好,想到什么再跟我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