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星期二,距离大灾变发生还有9天。
吴致远,杨肖,陈一鸣,尹瑾瑜还有刘船东五人聚在驾驶舱里,准备开始第一次试航。
开航前,刘船东把着舵,笑着问吴致远要不要给这条船起个新名字,毕竟这条船在他手里已经被赋予了新生。
杨肖,陈一鸣还有尹瑾瑜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杨肖说:“干脆叫‘诺亚方舟’号!”
陈一鸣则表示不满:“你那名字土不土洋不洋的,叫‘快船’号吧!”
杨肖:“去你的‘快船’号,怎么不叫‘湖人’号。”
陈一鸣:“诶,也不是不行。”
尹瑾瑜说:“不行不行,你这夹带私货也太明显了。我们还是听听致远的想法吧。”
吴致远站在舰桥上,此时心情激动,思绪万千,他说道:
“大家觉得‘致远’号怎么用?第一是取自我的名字,寓意‘宁静以致远’;第二么,也是为了纪念历史上那艘著名战舰,还有为他牺牲的民族英雄。”
尹瑾瑜认可地点了点头,说:“这个名字好,很有内涵和底蕴。”
陈一鸣兴奋地鼓起掌来:“好好好,这个名字好。”
杨肖听完也是感慨万千:“这名字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啊。”
刘船东听不懂那些弯弯绕绕,大大咧咧地说:“那就叫致远号。这次航行的大副何在?”
吴致远大声的说:“报告船长,大副在!”
“今日海况如何?”
“今日天气多云,西风5级,长江水域Z市段浪高0.5米。海况良好!”
刘船东满意地用手摩挲了下胡子,说:“好,很好。轮机长何在?”
陈一鸣向前一步:“报告船长,轮机长在!”
“船舶情况如何?”
“船舶备车已完成!”
“机舱设备完好!”
“燃油系统完好!”
“冷却系统完好!”
“电器系统完好!”
“舵机系统完好!”
“通信设备完好!可以起航!”
“好,很好。”刘船东把第一次开航的驾驶权交到了吴致远手里。他说:“大副,开航吧。”
吴致远把手按到动力杆上,缓缓向上推进:“致远号,前进一!”
致远号的发动机隆隆启动,伴随着轻微的蒸汽喷气声。
萧瑟的西风中,还能够听到波浪拍打船体的溅水声,渐渐与机械的轰鸣融为一体。
岸上的工人们高举着帽子在空中甩来甩去,欢呼着向他们致敬。
船身缓缓移动,切割着泊位附近半米高的浪花,形成一道明显的水迹线。
港口的景色逐渐后退,与船上缓缓升起的烟囱烟雾形成鲜明对比。
船上的汽笛发出高昂的鸣叫声,向周围的船舶宣告着自己的起航。
船舶的轮廓在多云的天空中变得更加清晰,仿佛是巨大的生命体在水面上徐徐前行。
尹瑾瑜打开驾驶舱的门,新鲜的空气顿时涌了进来,带着一丝湿润和凉意,拂过脸颊。
船身的微微颤动和起航的推力使人感觉到前行的力量。
手触船舷,能够感受到船体的微微震动和冷凉,像是生命的脉搏在跳动。
杨肖兴奋地挥舞着双手喊道:“哈哈哈哈,我们的旅程总算是起航啦!”
吴致远感慨万千地说:“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啊。”
尹瑾瑜扭过头来好奇地问:“什么诗呀大诗人?”
“今日天晴碧波高,”
“领舰桅上D旗飘。”
“号令蛮船闻风遁,”
“大爷管撞不管捞!”
话音刚落,除了尹瑾瑜,另外四个男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刘船东不禁拍手叫好:“好诗好诗,痛快痛快!”
船舶渐渐离开岸边五十米的范围内,开始向长江中线靠拢。
吴致远把速度加到了前进二,在发动机的澎湃动力下,致远号迅速加速到正常巡航速度。
众人明显感觉到船速比刚才快了一截。
船缓缓地驶入长江的中央,周边的景致逐渐扩展开来。
船前船后,左右两侧,都是那宽阔无垠的江水,连绵不绝。
两岸的风景早已变得模糊,仿佛被这浩渺的江水淹没,只留下一丝丝的痕迹。
船在这宽广的江面上,就如同一片小小的叶片浮在湖面之上。
那种渺小与沧桑感让人不禁产生深深的敬畏。
此时此刻,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了长江的宽阔。
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情怀,包容着这片大地的历史和文化。
阳光透过多云的天空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星辰点点。
身处其间,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体会到那从未有过的自由与辽阔。
是时候了,现在测试最高速度。
吴致远把动力杆推到了最顶端,说道:“致远号,前进三!”
众人明显感觉到汽车加速时的那种推背感。
然后整条船以更高的速度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一路上超过好几条运沙船。
刘船东感叹道:“好,非常好。动力系统一点问题都没有。看来这条超市船还是宝刀未老啊!”
随后的一天时间里,众人在海上又进行了一系列科目的训练。
包括船舶操纵,航海导航,机械维护等方面。
吴致远感触最深的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一天学到的东西比他之前一个礼拜学到的都多。
之前只能干看,也不知道那些船实际动起来是什么样子,今天终于上手实操了。
刘船东首先教他学习各种船舶的信号,声响和灯光信号基础知识,操纵和警告声号还有能见度不亮使用的声号。
然后又带他模拟了许多场景。比如:
低能见度下的行动规则。
帆船条款与追越条款。
对遇局面。
交叉相遇局面。
让路船与直航船的行动等等。
吴致远贪婪地学习着一切知识,虚心好学的程度令刘船东都汗颜。
他要是有吴致远这么好学,早就考上远洋货轮船长了。
到了晚上六点,刘船东要下班了,他才把船停回到大港造船厂的船坞里。
第一次试航就这样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