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思源茶园的路上,经过小豆子的讲解,程又生和何羽也大概了解了一些茶园之事。
思源茶园,是镇上郑和商铺旗下的产业,茶园是在千米高山上,茶园占地约300亩,每年光产量就有4千公斤,绝大数都卖往数万里的百安城。
走了半个时辰,终于是到了思源茶园。
茶园的四周是绿油油的茶树,茶园的中心位上,有着座古朴的亭子,茶树的四周,还有着四条石板台阶,通向上方的亭子
程又生远远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茶树,还看到了许多的采茶员在阳光的沐浴下采摘着茶叶,看到此景,他心中也是不由的惊叹,毕竟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如此大面积的茶园。
亭子里,石桌上,坐着位中年男子,身穿一件白色的直襟长袍,黑发束起戴着顶嵌玉小银冠。
此时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茶杯,轻推着杯盖,吹了几口杯中滚烫的茶水,感觉温度适宜了,便啜饮了一口,全程不疾不徐,好似一点也不受外界干扰。
“采茶看似轻松,但实则并没有那么简单,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就你们这小身板与年纪..”
中年男子手中茶杯并未放下,瞥了眼站着的程又生与何羽。
程又生和何羽赶忙表示自己能吃的了苦。
“赵叔,你就给他们个机会嘛。”
这时小豆子说话了。
中年男子放下茶杯,短暂思索。
“好吧,看在是李梅英介绍的,让你们先试采一天,倘若表现达标,以后就正常上班。”
程又生二人点头答应。
中年男子看向小豆子笑道。
“你娘最近如何了?”
“谢赵叔的关心,我娘最近挺好的。”
小豆子笑嘻嘻的应道。
说着中年男子叫了其中一个采茶妇人上来。
“刘婶,你带一下他们。”
名叫刘婶的妇人看向程又生二人。
“跟我来吧!我带你们去拿籝笥。”
程又生二人与小豆子临别之际。
“程哥哥,何姐姐,我就先走了,到中午我再给你们带饭。”
小豆子对程又生与何羽说道。
“好,谢谢小豆子了。”
何羽摸着小豆子的头感谢道。
程又生也表示了谢意。
“好啦,我走啦,祝你们能顺利达标。”
说着小豆子沿着石板路走回去。
刘婶把他们带到了一间草屋里,里头全是籝笥,程又生与何羽一人拿了一个。
随后刘婶便教他们如何采摘茶叶。
经过刘婶的教导,程又生与何羽也对采茶有了基本的了解。
采茶是一项讲究的技术活,“选”需选择一芽一叶的嫩芽,老嫩度恰好。“摘”须用手指指腹将一芽一叶,从茶树上轻轻摘下,切忌在采摘中掐断。“收”需用透气性好的竹篓作为容器,将摘下的一芽一叶轻轻放入竹篓,断不可用布袋,易柔伤茶叶。
刚开始采茶时程又生还有新鲜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阳光下一直重复着一个动作,很快就感到枯燥了,但为了份工钱,他必须坚持下来。
相比之下,何羽耐心就好很多,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越来越快,只不过炎热的太阳下,没有防晒物品,这让何羽有点担忧自己会被晒黑。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越来越烈,显然是来到了中午了。
“大家伙休息一下吧。”
刘婶对着还在采摘的人喊道。
听到刘婶的声音后,其他人陆续走到亭子里,或是找一处树下乘凉。
因为茶园在高山上,中午如果回去吃,一来一回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所以这里的采茶人都是提前备好吃的食物与水源。
程又生和何羽也打算休息下。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小豆子在茶园下,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下来。
一处大树下,巨大的树干挡住了炎热的烈日。
小豆子拿了一些干粮,与两壶水,还有两顶草帽。
早已饥肠辘辘的二人没有半点嫌弃,拿起干粮就大口吃了起来,当然何羽肯定比程又生斯文很多。
吃了几口的程又生,拿起水壶往口中灌。
“小豆子,你简直是我的救星啊!”
程又生感动道。
“是啊,小豆子,你还知道给我们拿帽子。”
何羽也是一脸感动。
“程哥哥,你吃慢点,容易噎着。”小豆子看程又生吃的如此大口,不禁提醒道,随后又对何羽笑道:“嘻嘻,我看这太阳如此之烈,没有帽子怎么行。”
“你们怎么样?还顺利吗?”
小豆子忽然问道。
“还行啊,我都差不多摘了一竹篓了。”
程又生自以为还可以,毕竟才刚上手。
“你连一竹篓的茶叶都没摘完,就好意思说啊,我都开始摘第二个竹篓的量了。”
何羽嘲讽道。
“那你牛逼咯。”
程又生有点尴尬,摸了摸鼻子。
“程哥哥,没关系的,下午再继续努力。”
小豆子宽慰道。
“好,上午我都是热身,下午才是我的真正实力。”
程又生倔强道。
何羽闻言就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一阵休息过后,与小豆子道别,又开始了流水线式的工作。
只不过这次的程又生似乎打了鸡血一样,干的特别卖力,别的采茶人看到后,没有夸他工作认真,而是纷纷摇头。
在程又生卖力的采茶之下,时间也来到申时八刻,也就是五点。
亭子里,身穿白色长袍的中年男子坐在石凳上。
“今天你们摘了多少竹篓的量。”
“三篮竹篓的量。”
何羽答道。
“四篮竹篓的量。”
程又生得意道。
中年男人点点头。
“你们达标了,明天正式上班,每天不能少于今天的量。”
闻言后,程又生骂娘的冲动都有了,但表面还是不露声色。
“那工钱怎么算啊?”
何羽问道。
“一天十文钱,月底发。”
中年男子应道。
听后程又生和何羽脸色有点难看。
走回去的路上,程又生脸上半点没有胜利的喜悦。
“十文钱,一个月才三百文钱。这要干到何年马月才能筹够五两啊?”
程又生一脸生无可恋。
“十七个月。”
在旁边的何羽冷不丁地补上一句。
听后程又生更是抓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