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李安和父亲匆匆做完晚饭,吃完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卧室了,忙碌了一天,李大壮回去便睡觉了。
李安则是拿出来今天买的两本书,想了想,先从《大云律法》看了起来,初入这个社会,肯定要遵纪守法,所以要先恶补下法律知识,以免以后吃亏。
第二天一早,李安起床的时候,父亲已经做好了早饭留在厨房,人估计是上山打猎去了,李安洗漱完毕匆匆吃完饭,便往李大伯的小酒坊走去。
说是小酒坊,其实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盖的一间房专门酿酒,
大云酒基本上分下等酒、中等酒、上等酒和特等酒。
下等酒一两几文钱,中等酒和上等酒一般几十文到上百文左右,而特等酒基本上就是非常的贵,也是服务高端人群。
说白了,就是根据酒的度数决定价格,只是在这个社会还没有度数这个说法,昨天李安通过了解也大概知道,哪怕现在大云最好的酒,也不会超过三十度,
而蒸馏技术只要做好,最低也能生产出来三十五度以上的酒,到时候直接抢占高端市场,再控制酒的生产量,一定能大发一笔。
李安到的时候,李大伯正在酿酒,看到李安过来,停下了手里的活,
笑着说道:“明儿今天怎么有时间到家里来的,中午别走了,我让你婶儿做饭”
李婶也走了过来说道:“是啊,难得过来,婶儿中午做鸡给你吃,看你瘦的”。
李安在村子里一直口碑很好,又读过很多书,所以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外表帅气的男孩。
李安心里流过一阵暖流,这就是村里人的性格,淳朴善良。李安忙说道:“不了大伯,我今天过来主要找您谈个合作”
李大伯一听合作,一头雾水,把李安带进家里,问道:“什么合作?”
李安想了一下说道:“是这样的大伯,您也听过我母亲之前的经历,在我母亲离世之前,给过我一本书,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一种新的酿酒工艺,可以酿出来大云国最好的酒,我想着跟你合作 ,我拿技术和销售,你负责酿造,利润我们对半分成”
李大伯一听连忙摇头说道:“既然是你娘留下来的秘方,你怎么能给我说呢,”。
在古代,对于家族的秘方,都是很看重的,还有规定传男不传女,所以李大伯听到李安说要出秘方,当下连忙摇头。
“大伯您听我说,我娘留下的书里记录了很多秘方,有很多都是要有一定的本钱才能做的,除了这个酿酒,而我又没有酿过酒,我想的是我们一起做,等到酒挣到钱了,就可以聘村里的人来一起做,把酒坊做大,也可以带着村里一起致富”。
李大伯听完后,深思了一下说道:“明儿,且不论你这个酒能不能挣到钱,就你这个想法大伯也很支持,都是李家人,这样,我们合作,你拿七成,我拿三成,我们先试试能不能做起来”
李安听后也没反对,李大伯又问到:“具体是怎么的酿酒法,我这个小酒坊能不能做的了?”
李安闻言说道:“还是你正常的酿酒法,只是在后面添加了一道工序,名为蒸馏。
李大伯听完一愣:“具体怎么个蒸馏法?”
李安想了一下,带着李大伯走到了院里,折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边画边说:“现在这个方法酿出来的酒度数太低,不好喝”
“度数……什么是度数?”
“哦,就是就是味道寡淡了些,这个办法能让他变得更香浓”
说着,李安已经在地上画了出来,并说道:“这个玩意儿叫天锅,分上下两层,下面的锅里装酒母...…也就是现在酿出来的酒。上面的锅里装冷水,最上面这是一根管子。”
“大致就是这样,炉灶里的火要旺盛,加热酒母,酒母蒸发,含有酒精的气
体经过冷水的冷凝,顺着这管子流出,这
就是最简单的蒸馏酒。”
“度数.……烈度会比现在的酒高很多,其中还有很多改良之法,不过这个最简单的法子你先试试。”
李安丢下树枝,想了想补充道:
“这天锅里的冷水要不停的换,最好是想个法子弄一根进水管和出水管,这样就节省了人力。”
“大伯 ,大伯,你有什么看法?”
李大伯挠了挠脑袋,“这个管子,怎么弄?”“用竹子,将其破开去掉里面的竹节再合拢。”李大伯点了点头
“明儿你这个这秘方看似简单,却天马行 ……我去试试。”
“可行?”李婶不知不觉来到旁边,听完后一脸疑惑的望向李大伯问道。
“按理,可行。”李大伯回道。
“这么简单?”李婶儿问道。
“这可不简单,酿酒之法传承至今千年,如果真这么简单,为何千年未曾有过改变?不过,我先去试试,试过之后便知。”
“等等,”李安叫住了转身就走的李大伯,“此法不可外传,切记。”
“明白。”
办完正事,李安心情格外的好,有了李大伯这个酿了大半辈子酒的人主持酒的酿造,后期一定会不断改进,酿出更高度数的酒,到时候就可以出一个系列,然后限量发售,至于定价,先不急。
想着后期的一切规划,李安满脸轻松的回到了自己家中,突然觉得家里太冷清了,嗯,看来养殖也要安排起来,最好趁着大动工的同时,把家里也给改造下,搞一个四合院最好,不过现在社会没有水泥,那玩意他又不懂怎么搞的,只能做罢,
不过现在倒是可以先养一条狗放在家里,主要也不是看家护院,而是喜欢每次回家狗狗向自己跑来时的感觉。
说做就做,昨天逛街听李虎说村尾李猛家的狗才生了一窝崽,而且他家的还是看山犬,可以去找李猛要一只,李安想着便向村尾走去。
李猛比李安大三岁,今年十九,是目前村里年轻一辈中打猎身手最好的一个,甚至有些老一辈的也不如李猛,而且李猛不仅身手好,脑子也特别好使,又好学。
以前母亲每次教李安读书的时候,李猛总会抛开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跑到李安家来一起学,所以他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由于经常来李安家,一来二去,就跟李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