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 德治二十三年
盛京城
近年来北方干旱南方水灾,皇帝无所作为,朝堂更是腐败不堪。
自一年前边关被鞑靼侵袭,不少边关百姓流离失所,大量难民涌入盛京。
如今西北大捷,大军班师回朝。整个盛京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
“卖包子嘞!卖包子嘞!好吃的狗不理肉包子嘞!”
“老板,给我来两个包子。听说了吗?西北大捷!”
“老弟,一看你不是本地的吧!你消息落伍了!半日前大军已经在城郊外驻扎了!”说着递了两个包子。
“百官和百姓都出城迎接凯旋大军了,皇上要五日后摆庆功宴呢……”
“喏!刚刚一队披铠甲的将士从这儿打马路过,领头的就是咱们西北大将军,定安侯府嫡长子姜伯昌!”
“刚我也看到了,那气势那模样!真他娘的帅啊!我要是年轻个几十岁,我也去参军了!”
“嘿!你们听没听说那定安侯府的世子也上战场厮杀了,真的假的?”
“你是说那在盛京每日打马游街,逗蛐蛐遛狗的姜世子?”
“大将军可是他兄长,怎会舍得让他真去杀敌?”
“怕是到了战场刀都拿不稳吧哈哈哈哈哈!”
“这位兄台,这你还真说错了!我二姑家的外甥他表舅的邻居正好在西北军的伙房营,他可是说那世子在战场上勇猛杀敌,还是个小将军呢!”
“对对,俺也听说了,世子率三千轻骑诱敌坑杀了一万鞑靼军呢!”
在隔壁摊上给娘子买糖葫芦的姜伯筠听到这儿勾唇笑了笑,满意的点点头。
对!就这么评价我!勇猛将军就是我!
一小厮急匆匆从街那头奔过来
“世子!世子!宫里来人了,老夫人请您赶紧回去。”
“可有说什么事?”姜伯筠轻蹙眉头
“来的是总管太监张公公,没说什么事儿”
“你在这儿等糖葫芦做好,给我夫人送去,我先走一步!”
两人对话也被隔壁议论的几人听见,一胆大的上前询问
“小哥儿,你家世子是哪个府上的?”
小厮抬头挺了挺胸,抿嘴呲牙“我们世子?哼!定安侯府的!”
众人你瞅我一眼我瞅你一眼,面面相觑。
姜伯筠还未到侯府大门口,老远便看到乌泱泱一群人围着,门口堆着几个大箱子和几抬花轿。
大将军姜伯昌银色盔甲还未卸下,也只得匆匆从内院赶过来。
除了坐月子的邱婵月和姜怀瑜,侯府上下皆到场,老夫人早已命人摆好香案。
“喜事啊!各位跪下接旨吧!”
一扑了二两粉擦着红嘴唇的无眉太监,掐着尖细的嗓音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眼里含着讥讽。
看张公公这般,姜伯筠心里微微一沉,怕不是上头那位又要作妖。
待众人跪下后,张公公翘着兰花指张开明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朕自即位以来,治国抚民,一心求安。然我边境屡遭侵犯,幸有定安侯府男儿为朕分忧。此番边关大捷,大将军姜伯昌捍卫疆土…克敌制胜……尔等皆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原理应赏赐黄金万两、良田千亩、锦缎百匹,然今有天灾人祸,国库空虚。朕亦自应节省开支,为民造福,望尔勿存芥蒂。
故赐定安侯府白银千两、良田百亩、锦缎数匹。侯府老夫人教子有方,今特赐一品诰命夫人!念及府上人丁不兴,朕特选十位美人赐之。钦此!”
原本听到国库空虚皇上要节俭的姜伯筠还不屑一顾,下一瞬听到赐美人时便要起身。
姜伯昌赶忙伸手摁住他“你要抗旨不成?”
张公公读完圣旨,众人也没给个反应。“恭喜恭喜呀!世子爷?大将军?姜大人?快快谢恩吧,轿中美人等得可都热坏了。”
“臣…谢主隆恩”姜伯昌双手恭敬接过圣旨,只是脸色却不见得多好看。
见张公公宣完圣旨还不走,老夫人只得命人塞了个荷包打发了去。
张公公颠了颠荷包,对着大门外候着的太监们道: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东西都抬进去?没有眼力见儿的东西!咱家先走一步!”
定安侯府书房
姜伯昌屏退下人,只留兄弟三人。
“大哥,你刚才拦我做甚?谁不知我定安侯府男儿不纳妾?赐美人是何居心?”
“身为臣子不可抗旨不尊!”
姜伯筠气急败坏压低声音道“迂腐,迂腐!大晋忠臣良将,你可曾见有几人善终?”
姜伯昌眼神颤了颤,沉声“三弟!隔墙有耳!不可胡言!”
“不可不可!这是美人还是借机安插在我府上的眼线?要如何处理?”
姜伯文倚靠在椅背上听着二人对话,缓缓开口“这有何难?我侯府是人丁不兴,圣上体恤臣子,知道臣子家中缺少奴仆伺候,特意派人来。”
思索了一下继续道“府上洗恭桶的丫鬟回老家去了,留两个洗恭桶,派五个去后院浣洗衣物。剩下三个以侯府名义去街上施粥布善,也算为民造福了。”
顿了顿,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
“若发现有往外传递消息,就去替那两个洗恭桶的,想来也没有敢造次的。”
“高!还得是你,我的哥!不愧是当年探花郎!”
呜呜呜姮娘…我们之间感情如初,没有人插足了呜呜呜,感谢二哥为弟弟幸福添砖加瓦!
想至此,姜伯筠起身走到姜伯文身后,狗腿的给二哥捏起了肩膀。
“二哥,这力度可还好?舒服不?”
“左边肩再捏重一些”姜伯文舒服的眯了眯眼
“哎好的好的!”
一旁的姜伯昌看着这般狗腿的三弟,扶了扶额。
这般性子,随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