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主要是2006年发生过得事情,上官彤和李锦弦两个人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分手,第一次破镜重圆。
2006年当时在学生中最火的应该是《百家讲坛》,当时老师会在课间或者晚自习用教室多媒体播放各种片段,很多人也陆陆续续知道了康震、易中天等等名师。
而对于手机还未曾普及的80后学生来说,《百家讲坛》也间接让很多人开始了一股读书热潮。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以幽默风趣的文风确实也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党的喜欢。
当时网络并不怎么发达,一个叫胡戈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众多网友拍案惊奇,原来视频可以这么剪辑,直接导致这个短片的下载量竟然远远超过了原创电影《无极》本身。
当时最受追捧的作家还是郭敬明和韩寒,双方粉丝时不时互掐一波。
而当时相声开始网络发迹,是郭德纲和于谦,两个人一唱一和,动不动说点电视台不让播的让普通人耳目一新,原来相声可以说这么大胆。
2006年,新东方教育培训上市,俞敏洪这么大佬网络也让众多人熟知。
同年,罗永浩从新东方辞职开始创业,当时他并没有那么火,也没有被所有人知道。
喜欢足球的应该也都清楚,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诸神黄昏之战。
之所以说2006年的世界杯是诸神的黄昏,是因为太多的足坛巨星从那以后彻底告别了世界杯的舞台。
比如我们完全非足球球迷的人多多少少听说过的“外星人”罗纳尔多,小小罗,全民喜欢的贝克汉姆、舍普琴科、菲戈、托蒂、劳尔等这些在世界足坛都拥有一席之地的球员。
而也是那场世界杯,梅西和C罗第一次征战世界,拉开了新的球王之争。
2006年NBA也是很多学生开始从网络开始知道。
那年的热火是03年新秀爆发的元年,“闪电侠”韦德硬着靠着自己过硬的身体爆发逆袭帮助热火得到了第一个总冠军。
而那年还有一个明星让众多学生喜爱,就是单场81分屠龙,让很多即使不看NBA的学生也知道了有这么一个超级能拼的球星。
而那一年的夏天,飞人刘翔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
黄种人可以在田径项目有所突破而且直接破掉世界记录,让整个中国乃至世人熟知。
因为两年之后将迎来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大家全部期望着飞人可以在家门口打败对手。
2006年,世界九大行星变成世界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一度让我们当时的学生觉得这个世界如此草率,原来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可以更改。
一切仿佛都还在昨天,一切又离开的那么快。
2007年,我们还记得多少呢。
这一年,上官彤和李锦弦两个人是最后在一起的一年。
07年夏天,李锦弦和查乐一起在校外租了房,每个月50元的租金,两个人一起住了一年。
两个喜欢上网的人,不喜欢学校的管束,当然,那时很多人也在外面租房住。
李锦弦的学校里,每天晚上23点准时停电,当时的学生手机还未普及,加上8人宿舍,夏天炎热起来没有空调靠冲凉过夜的学生,很多都是辗转反侧难眠。
但是搬出去就好了,没有老师和宿管的查房,放学了可以去网吧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再回宿舍睡觉。
那时候还没那么多的版权意识,任何歌曲随便下载。
查乐和李锦弦两个人下载恐怖故事,《5A26房间》的恐怖故事是伴随他们入眠的常客,因为《张震讲鬼故事》下载的声音是真的不清晰,而且故事代入感也没有房主风帆的贴近,原来主持人声音这么清晰。
但是他们最惨的是,他们升到了高三,这一年对他们所有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高三这一年可能呢,是很多人知识储备的巅峰之年。
那一年,他们会做复杂的三角函数,正推、逆推各种复杂公式更是不在话下;
那一年,他们会解多元高次方程;
那一年,文言文会全文背诵的很多,还知道什么意思;
那一年,他们能分清楚either or和neither nor的区别;
那一年,他们在对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战胜利等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能把时间记得一清二楚,历史意义自然也是倒背如流;
那一年,他们很轻松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那一年,他们都会画大气环流图,还能巧妙解释各种复杂的气候问题;
那一年,他们知道牛顿三大定律,并用其来解决各种刁钻的问题;
那一年,他们看得懂形态各异的电路图;
那一年,他们能背出元素周期表,还知道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可是现在,甚至很多名词都说不上来,那些都已经开始看不懂了。
那时候高考真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捷径,当然,现在也是。
不过知识从来就没有什么巅峰,除非你停止了思考和奋斗。
对上官彤和李锦弦他们来说,这是他们最苦的一年,他们以为高中就这样匆匆过去,没成想这一年,学校领导去某水一中参观学习,回来之后一切作息按照人家学习。
要知道,他们学校的强度和某水一中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学校发的资料书封面是一张某水一中的毕业集体照,每个人高考不是清华就是北大,一个班60多个人有50多个考进清北。
对他们来说那是相当震撼,因为他们那里别说清北,能重本211、985的全年级都屈指可数。
而放松习惯的他们突然全章照抄某水一中的模式,课程表,作息等等几乎复制粘贴过来。
但是所有人都忽视的一点,他们没有过渡期,直接导致他们整体对回忆高三生活充满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