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盗墓的,我见得多了。”
“可像你这么有才华的年轻人,却是第一次见。”
眼看手续办得差不多了,周队长也开口说话了。
“你发明的东西我也看过了,挺不错,对我们的工作帮助也很大,我一直很想当面问你,这么先进的东西,你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呢?”
“周队长谬赞了。”
乔烨却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定位的装置,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咱们以前,打盗洞都用手电筒,顺着光挖就不会偏,后来又用上了激光定位,我就想着把全站仪搞上去,把转弯半径算进去,核心部件都是网上定做的,严格来说我什么都不懂,纯粹是取巧而已啦。”
周队长听说,嘴角的笑意就更浓了。
“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说得不错,所有的技术都是一层窗户纸,可并不是谁都能捅破的。”
“是么?”
这两个老头儿挺好说话。
乔烨心情不错,摆手说:“不愧是专家呀,您也太会扯了,我读书少理解不了,能别搞这些玄的么?”
两个老头儿顿时尬住。
“谢了陈管教,改天给你寄几盒土特产,可不能拒收啊。”
释放手续搞定。
陈管教亲自送他出门,乔烨顺便要了个他的私人电话,在两个老头儿的揶揄当中,上了周队长的车。
王知瑶就坐他旁边,第一句话就问他:“不好意思啊,我实在忍不住想采访一下,出狱之后,你还有重操旧业的打算吗?”
“问这个,是不是有点不太礼貌啊?”
问什么不好?
问这个?
胸大无脑之辈。
这丫头,情商堪忧啊。
乔烨不想和他们啰嗦太多,目光看向了两个老头儿:“二位泰斗,到底是什么事情,可以先说说么?”
“感谢感谢,那就麻烦你了。”
张友民则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几张相片递了过来:“这个你先看看。”
乔烨接了过来,目光顿时凝住。
相片上,是一个圆形的青铜鼎。
三足两耳,六个提手,鼎口铸夔龙纹,三条腿是饕餮纹饰,从相片上看,保存惊人的完好,器型非常的规整,而且被专业人士修复过。
“这个你应该认识吧?”周队长开口便问。
“不认识。”
乔烨直接摇头。
开玩笑,这是什么档次的东西?
玄鸟,夔龙,又叫做牢底坐穿兽,这种东西除非不是真的,一旦是真的,哪怕是个从犯都得10年起步。
“真不认识?”
“等等,我再品一品。”
乔烨本不想理会,可想想也太敷衍了,陈管教那里没法交差,再加上这鼎也实在漂亮,品鉴品鉴也无所谓。
文物鉴赏,乔烨颇有水平。
仅仅看了一眼,什么来路便心中有数。
可他挺不放心。
“冒昧问一句,你们不会是搞诈骗的吧?”
两个老头儿顿时一愣:“什么意思?”
“没什么,我只是预判一下。”
乔烨心说这也太扯了,目光还是放回了相片上。
“此鼎,敦实厚重,器型规整,从工艺和纹饰上看,应该是战国后期,大概率是老秦人的东西,也没标个尺寸什么的。”
本不该多嘴的,可乔烨仍是忍不住问:“有多高?有多重知道么?”
“通高1.58米,口径127厘米,重236公斤。”
“多少?”
乔烨的脸色变了。
再细看一番,眼中满是惊骇的神色。
400多斤什么概念?这是掉脑袋的玩意儿,仅凭重量就能挤进出土青铜器排行前五的位置,属于是镇国级的文物。
“不是,谁这么大的胆子啊?”
“这是雍州鼎的制式,龙文赤鼎的规格。”
“这,应该是昭襄王墓里掏出来的吧?”
乔烨自己都不肯相信:“难道是……秦东陵的1号大墓被盗了?”
“哇!!”
两个老头儿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王大记者惊呆了:“你也太神了吧,就一张相片而已,你怎么猜出来的呀?”
“见鬼了。”
“还真被盗了呀?”
乔烨惊得蛋都碎了。
周队长眼神闪了闪:“这东西,你以前见过?”
“没有,绝对没见过。”乔烨赶紧撇清关系。
周队长眼神变得锐利:“那你怎么知道是一号大墓的东西?”
“这个也不难吧,周大队长。”
今天吃了个大瓜,乔烨也没和他生气。
夭寿了。
秦始皇的太爷爷被人给扒出来了。
“首先,东西是战国后期的,没什么毛病。”
“首先从纹饰判断,青铜纹饰,它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有着清晰的含义,象征意义,并不是随便乱铸。”
“就比如说饕餮,所谓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咽不及害及其身,饕餮是贪兽,一般是铭刻在食器上,提醒人不要暴饮暴食,教化子孙之用。”
“而夔龙纹呢,它是由云雷纹中的夔纹发展而来,壮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声如雷,其名曰夔。”
“因为它呼风唤雨的属性,一般是铭刻在礼器上,祭祀苍天求雨之用,逐渐发展为精神图腾,成为东周战国高级贵族的专属纹饰。”
“再根据工艺,明显是失蜡法范模铸造。”
“肯定是战国后期,没得跑。”
“问题出在哪儿呢?是它的重量。”
“鼎,有食器和礼器之分,一般的青铜鼎,也就高压锅那么大,重不过二三十斤,你这400多斤就吓人了……”
“这是礼器,是定鼎,是国家王权的象征。”
搞古董行的,都很会掰扯。
别看乔烨学历不高,可要说起这些东西,头头是道,语调也是抑扬顿挫,秒变天桥老大爷,又继续说道。
“西周的葬制,是非常明确的。”
“周礼大司伯有记载:天子下葬,列九鼎八簋,棺椁七重,车乘六,墓道四,杀殉百,陪葬车马数千,设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这九座鼎,通常是摆放在主墓室外面的祭坛上,再加上尊盘,亡簋,君子六器,石磬编钟,三牲六畜,用来祭告苍天,敬告地府,纂刻君王一生功绩之用。”
“可即便是九鼎,也没这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