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猝死重生泡美男,白捡女帝享清闲 > 第4章 宁城

第4章 宁城

“文儿,既然不用去学堂了,过几日父亲让人送你和玉兰回老家宁城可好?”沈行武说道。

“将我和姐姐送到宁城?父亲,难道岑夫子说的是真的?曹国真的有亡国之危?”沈文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但也知道伴着这两个字的是战争,而他还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无力感让他脸色发白。

听到沈文如此说,舒姨娘有些发抖。

沈玉兰倒还是镇定自若,曹国亡国关她什么事?她可有系统护体,反正在这方世界死了,再去其他世界接着活就是。

而且宁城,聂明睿不就是回了宁城,倒正好去找他。不过沈玉兰脑海中却是没有一点关于宁城的记忆,这老家怕不是是她的便宜爹胡诌的吧?

聂明睿,摄政王聂远雄,这俩人不会有些关系吧,便宜爹是为聂家做事的?

沈玉兰越想觉得不无可能,不然他聂明睿一个外男怎么能常出入沈家园子,让自家女儿常见外男,沈行武也没看上去的那么淡然嘛。

“玉兰!玉兰!”

沈玉兰正想入非非,被沈行武的几声喊回神。

“怎么啦,爹?”沈玉兰叫爹叫的非常顺溜,她现在的衣食父母嘛,大腿还是要抱好滴。

看沈玉兰没心没肺的样子,沈行武觉得还是别指望她,于是说道:“没事,你慢些吃,别咬到舌头。”

“噢!”

“舒妍,你陪两个孩子一起回去吧,路上照顾好他们。嗯……带上小碧吧,小海留下。”沈行武见沈玉兰很是不靠谱,只好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舒妍。

“是,老爷!舒兰谢过老爷,路上一定会照顾好文公子和玉兰小姐。”

舒兰听到曹国有亡国之危,心中很是害怕,可沈行武不发话她却是不敢走的,现在有机会走,自然对沈行武感激不尽。

两日后,沈行武安排沈玉兰和沈文离开相堰城。

沈玉兰与小碧、舒妍共坐一辆马车,马夫是门房于叔;沈文独乘一辆马车,他的车上放有家中收拾出来的一些细软及几人路上干粮等,马夫是沈行武不知从何处请来的一位名叫展熊的护卫兼任。

马车行走在相堰城中,沈玉兰揭开马车的帘子透气时,发现路上有不少出城的马车,看来这相堰城是真的不太平了啊,好歹父女一场,希望她的便宜爹会无事。

对了今日宝宝给的祝福正好是平安,自己这一路和便宜爹一会定平安无事。沈玉兰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和便宜爹祈福。

“于叔,相堰城到宁城有多远,要走几天啊?”出了城,沈玉兰就不再车上扮贤淑,开口问道。

“路上还要经过临城和扬城,如果不赶夜路的话,要十天左右。如果赶夜路,有个六七天就到了。”

“这么远啊!”沈玉兰感叹。

“是啊,宁城是曹国最南端的一座城,与中山国倒是相去不远。”于叔不厌其烦地答道。

“中山国?与我们曹国比实力如何?”沈玉兰问道。

于叔虽然诧异小姐怎么会问这种事,不过他车上其他人都是闷葫芦,他也憋坏了,就回答了:“中山国实力自然不比曹国,不过此国国君左右逢源,与各临国处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到了宁城倒暂时不用担心战事。”

“那就好!于叔,其实我们不是回父亲老家,是去宁城投奔许家的吧?”沈玉兰试探道。

沈玉本来想说是投奔睿哥哥,想了想还是收敛了点。

“小姐怎么有此一问?”驾车的于叔诧异道,另一车上的展熊则竖起了耳朵。

“父亲从未跟我和文儿提起过老家在宁城啊!而且许家的睿哥哥前一阵跟我说过,他要回宁城了,许家不就是在宁城吗?睿哥哥常来沈家,想来父亲和许家的关系不错。”沈玉兰半真半假地道。

听到沈玉兰把聂明睿和许家联系在一起,展熊这才放松了身体。

“小姐很是聪慧,老爷就是安排我们去许家。到时候有许老爷和聂少爷照应,公子小姐会很安全。”于叔回道。

……

摄政王聂远雄,是曹国的两朝老臣。

当朝天子幼年继位,聂远雄为先皇托孤重臣之一,先皇薨逝前亲封他为摄政王。

聂远雄于政事大体处理妥当,军事虽无建树,但他主政期间却也没被他国吞并寸土。

十几年过去,天子在亲政多年后,觉得位置已是坐稳,摄政王的存在反而对他是掣肘、处处与他作对,两人在最近一次的朝堂上争吵后,摄政王当晚被赐酒,次日摄政王府已是挂起了白幡。

摄政王岁数已过知天命之年,天子亲政后这些年本就多抱恙,精神大好时才会上朝。前些日子两人因政见不同,引得天子大怒拂袖离去,早朝提前结束。

众臣本以为这次争吵不过如往常般,几日后就会继续君臣和睦,谁知次日却爆出了摄政王被赐死的惊天消息。

次日早朝,群臣纷纷称病只来了不到一半,还多是天子亲政后提拔之人。

当朝天子夏侯昱望着来到早朝的寥寥数人,冷笑道:“好啊!都不来是吧,魏青,将不来上朝的人一一记下,他们以后也不用来了。”

“是陛下!”伺候天子的太监总管魏青应道。

“狄卿,你说朕该如何应对?”夏侯昱问站在最前列的一人。

“回陛下,当先安抚聂王爷家眷和其他王爷们。至于诸位大人,狄云想是他们与聂王爷共事已久,多少有些私交,怕波及己身。陛下只要暂时不彻查聂王爷余党,想来几日后他们的‘病’就会康复。”户部尚书狄云回道。

“狄卿言之有理,聂远雄谋反虽尚无实证,但他无亲子却有几个养子,布及各行各业,成气候者不在少数,如果朕不抢先动手,待聂贼有所察觉,怕是悔之晚矣!”

“陛下英明!”狄云率先说道。

其余众臣也跟着附和。

……

沈玉兰一行六人日夜不停赶路,除却在路过临城和和扬城时各投宿一晚,只在吃饭和喂马时短暂停留。

一路上不是没碰到过山贼和沿途打劫之人,然而那些人都是直奔其他马车或商队而去,对沈玉兰他们乘坐的马车看都不看一眼,而他们的马车从外表看也并不寒酸。

这等离奇之事别说展熊这个没法表现身手的护卫,就连活了四十多年的于叔都想不明白。

没被拦路自然是好事,两人将此事记下,打算等到了宁城再上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