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看了图纸很久,赵墨卿想着以往的肖渡舟和兰桂对她的教导,往日到各村查看个村的情况时,两位大人不是直接指出要在哪里哪里建造水渠的,而是一边分析,一边给赵墨卿说哪个地方适合干什么,给赵墨卿讲解了很多水利地质知识,水利与经济知识,两位大人对待赵墨卿亦师亦友,赵墨卿很是感激,所以两位大人走时,那一车一车的厚礼,赵墨卿尤嫌不够,想加多几车,毕竟良师难寻。
且当初,赵墨卿寻他们来是设计水渠的,根本没有必要教授赵墨卿这些知识,这就更难得了。
赵墨卿看着图纸,像是把图纸看穿似的,当初设计虎林村的水渠时,只想着浇灌田地,也为了节约人力物力钱财,除了特殊情况外,如大石头之类的,还有一些有泉眼的地方土质偏软,有点类似沼泽,在泉眼处建渠恐会塌陷,所以避开了,其他的地方都取了到田地的最短距离,要是从村口经过,还是要绕一段距离的。
赵墨卿一时之间难以决断,便说,“先把图纸收起来,先去看看水渠挖得怎么样,现在一时半刻难以决断,先放着,等我细细想过,再与你们说在哪里改。”
闻言,林泉把图纸收了起来,林万米也知道着不是一件小事,点头附和着。
林泉也劝,“确实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决断的事,还要看土地的情况,前面那段水渠,幸亏主簿提醒,那地方渗水渗得厉害,挖三尺深,水就有一尺深,现在又是冬天,村里的人下了水一会就上来,冻得刺骨。进程也慢。”
赵墨卿连忙问,“可有塌的痕迹?”
林泉摇摇头,“没有看到裂痕,应该不会塌。就是渗水,要一边挖一边把水勺出来。”
赵墨卿应道,“那就好。发现裂痕能补救就补救,要是补救不了,那就算了,绕远点也无妨。人命最要紧。”
林泉答好。
林万米在一旁听着,心里倒是有些感慨,主簿确实是个实心肠,于是说道,“大人真是慈心。”
田间草已经枯黄,有一二是绿的,凌寒而立,想来是专门在冬天的生长的杂草。
赵墨卿不接受村长的夸奖,说,“我不过尽我的职责。”
绿柳心里暗暗给她家小姐竖起大拇指,小姐越来越会了!
但这是赵墨卿的真心话,她不想做宁折不弯的忠臣,也不想做阿谀谄媚的奸臣,她只想证明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赵墨卿不想听酸掉牙的恭维,说起别的事,“你们挖出来的土怎么处理?”
在县衙培训时,赵墨卿给了捕快们三条路选择:将土倒进河中截流建坝,方便建水车;像小陈村一样,这些泥在石山上堆起来,又是一块地;谁家想要泥,都可以来取,谁家都有一两个破淘泥罐,在墙角种些葱蒜,就不用去地里摘了,也方便。
如果村民、捕快想到更好的办法,赵墨卿乐意至极。
林泉拿起地上的木棍,怕绊倒人,答道,“刚开始是堆在水渠两旁的,但是,主簿不是说,庄户以土为生吗?就和村长商量了一下,看看谁家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