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从乡办主任到封疆大吏 > 第44章 不建议发表

第44章 不建议发表

任达平想了想,转头看了一眼齐元达,“这事等药材收购了再说吧!”任达平说完朝齐元达挥了挥手,然后朝院外走去。

到了路边,伸手拦了一辆出租。

河陵市委,位于河陵市中心,任达平虽然是河陵市人,每次也只是从市委门口路过,却从来没有进去过。

中午十二点差几分,任达平到了河陵市委门口。

付了出租车费后,任达平拉开车门走了下去。

“达平,你小子这是踩着点啊。”见任达平从出租车上下来,林峄城看了一下表,过来说道。

“峄城,我可是紧赶慢赶从清源赶来的,再说,这不还差几分钟才到点吗?”两人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没见面了。

任达平说话的时候,伸手拍了一下林峄城的肩膀,这恐怕是久未谋面的男人之间感情的表达方式吧。

“你是来河陵采访?”任达平问道。

“陪报社总编过来,中午有人接待他,我就孤家寡人了。”林峄城说着看了一眼左手方向,“刚才我看到哪里有家茶馆,很清静,我们去哪吧!”林峄城说着边朝他说的那家茶馆方向走去。

任达平跟着林峄城,走了几分钟到了茶馆。

进了茶馆,林峄城看了一眼吧台上的小妹,忙走了过去,“小妹妹,你们这儿除了茶,还有简餐吗?”

值守吧台的是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估计林峄城是看见小姑娘很清纯,便过去趴在吧台涎着脸看着服务员。

“有,请问现在需要点吗?”吧台小妹起身看着林峄城甜甜一笑,然后拿起菜单递到林峄城面前。

“点啊,咋不点呢?”林峄城盯着吧台小妹,一副不点餐问这干嘛的表情。

“小妹妹,你帮我推荐一下好吗?我第一次来河陵。”林峄城没有接吧台小妹手里的菜单,而是看着吧台小妹。

在小姑娘凑近林峄城介绍菜单的时候,任达平发现这小子眼睛那儿盯着菜单,而是眯缝着眼鼻翼还不住地扇动。任达平跟这小子四年大学同学,那里不了解他这种德性呢?毕业几年了,这小子还是“流氓”习性不改。任达平摇了摇头。

大学那会儿,这小子经常吹嘘,只要他看上的女生,三句话就能打得火热。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

看着吧台小妹被林峄城逗得花枝乱颤,任达平摇了摇头,走进茶社里。

任达平和林峄城两人性格迥异,林峄城呢?性格开朗、热情,善于与人交往,这使得他在社交场合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还擅长察言观色,能够迅速找到与他人的共同点,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这种性格使得林峄城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很强的优势,能够结交到很多朋友。

大学那会儿,任达平经常提醒要这小子注意一点见到美女就走不动路的行为,可这小子说,这是他情商高的表现。弄得任达平有些哑然。

任达平的性格则相对内敛、严谨,他更注重内心的世界,对于人际交往可能没有林峄城那么得心应手。然而,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任达平更加真诚、可靠,他的朋友往往能够从他身上获得很多帮助和支持。

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这主要得益于他们之间的互补性、尊重和理解、共同兴趣以及信任和支持。

任达平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杂志翻了起来。

不一会儿,林峄城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过来。

“峄城啊,处子气息好闻吗?”任达平放下杂志调侃着林峄城。

这小子以前经常说,现在社会上的女人脂粉味儿太浓,不如处子气息让人陶醉。所以任达平便调侃着他。

“我靠,我这不都是为了你吗?”林峄城将报纸放在茶桌上,瞥了一眼任达平,然后脱了外套,搭在靠背椅上说道,“这是今天的报纸,我特意在吧台帮你要的,快看看你的那篇文章。”

“我的文章?”听到林峄城的话,任达平连忙拿起了茶桌上的报纸。

“第二版,经济专版。”林峄城靠在藤椅的扶手看着任达平大大咧咧地挥了一下手。

这时服务员过来问两位需要什么茶,这个服务员相比于吧台小妹,颜值要差很多,只见林峄城直接挥手道,“两杯毛峰。”

任达平看了一眼林峄城,这小子也忒势利了点吧,见到美女就屁颠屁颠,颜值差一点的呢?就爱答不理的。

任达平摇了摇头,在第二版上找到了自己那边文章……

“达平,昨天你说还有一篇啥文章呢?”林峄城接过服务员端来的毛峰,晃动着茶杯说道。

任达平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公文包,打开拉链,从里面取出两页纸递给林峄城。

林峄城接过后翻了起来。

任达平他有一种预感,自己这篇文章的发表无疑会在清源县引起很大层面上的关注或者轰动吧。然而,任达平并不在意这一点。他当初将文稿交给林峄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什么轰动效应,而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清源县的一些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果有些乡镇或者村社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那么任达平希望他的这片文章能够作为一个引子,为他们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使得他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他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地区的发展道路。

任达平深知,要想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光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激发出更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清源县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而这篇文章,正是他想推动这一目标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

“达平。”林峄城放下手里的文稿,“你的这篇文章里,有些观点时对的,但是我不建议你发。”林峄城说着挪了一下屁股看着任达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