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秋池涟见面的时候林夕还在上大学。
那时候的大学还是很轻松的,起码和前十比起来还得不知一星半点。
在前世的时候林夕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倒也不是许青觉得宅在宿舍玩游戏有什么高大上的,只是他每天学习有认真,剩余的时间也没有功夫做太多的事情,再加上游戏也确实好玩,久而久之就成了这样一副样子。
但如果有人想要喊林夕出去玩,林夕还是会出去的,偶尔看看电影逛逛街什么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和好朋友一起。
林夕前世的时候没有很多好朋友,或者说没有太多的朋友,他从来都是看缘分,不会一定说要找谁谁做朋友,都是互相看那对眼,互让认同就慢慢的完在了一起。
林夕以前看过一句俗语,喜欢君子的人再如何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在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谯周的人,在当时蜀国投降之时,谯周又不可或缺的作用。
或者说就是他一手推动了蜀国的投降,他当时游说在群臣和刘禅之间,说了许多现在看起来不耻的话,让刘禅的心动摇,让那些臣子也放弃了抵抗的心。
于是蜀国投降,刘禅当了晋国的安乐国,才有了‘乐不思蜀’的事情。
也因此,谯周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痛骂,很多人蜀国的铁粉都不喜欢这个人,觉得这个人道貌岸然,纯纯是在妖谣惑众。
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谯周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不堪。
证据就是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
当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朝野之中一片振动,甚至在回成都之时还发生了魏延造反的事情。
魏延究竟是不是早饭了,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依据,但魏延确实是因为那件事而死了。
就在诸葛亮病逝回到成都之后,刘禅不允许奔丧,但谯周却千里奔袭,来到诸葛亮的灵柩前失声痛哭。
诸葛亮是个高尚的人,这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从来都是君子惜君子,小人惜小人,从来没有说小人喜欢君子的,这一点也不科学,也不符合常理。
因此,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来,谯周并不坏,或者说,他 可能算得上一个高尚的人,起码不是大众形象中的那种阴险的小人。
可是如果他不是小人的话,那为什么他会当卖国贼,劝说刘禅投降呢?
我很认同网上的一种说法。
那就是,谯周没有问题,她之所以说要投降,那是因为,蜀国该亡。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子弟接收的蜀汉的重任,继续进行北伐的事业。
但姜维终究不是诸葛亮, 他穷兵黩武,百姓也是民不聊生,有民皆菜色的现实。
而天下分久必合合久也必分,蜀国不能统一,那被统一也正常。
再说回来,林夕交朋友也同样是这个原则。
林夕的朋友不多,但林夕知道那都是清澈的人。
因为林夕自己也是个清澈的人。
在前世的时候他就那样过了那么多年,然后就来到了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