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镇上采购的母女俩整整逛了一日。
要价钱公道,要货比三家,一买就买了一堆。
何小晶列的清单很完整。
厨房里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吃的米和面等等,想到需要的,都写上了。
杨慧还买了一个大坛子,好给何庄腌酸菜吃。
房间里的床铺被褥也新买了两套,买的几个枕头里塞的是荞麦皮,价钱都不贵。
给家里一人选了几身衣裳,都是粗布的,比景阳府便宜多了。
大大小小的东西买下来,才花了不到二两。
基本的生活日用品添置完,她们两个人四只手也根本就拿不动,就去雇了一辆牛车放东西。
还好没打算坐李老六的牛车回去,这东西放下去就占了牛车一半空间,其他人还怎么坐?
何小晶心里念着两个弟妹,还有热情的赵翠儿。
她让她娘一人去买菜,自己转身去了糕点铺子。
买了两包饴糖,几盒糕点,还有一包糖饼,花了五十多文。
她这边买完,刚好杨慧也提着两斤猪肉和一袋萝卜过来,二人一起坐牛车回村子。
傍晚,黄昏笼罩着大地。
一听到这潺潺的水流声就知道,到了东方村了。
日落西山,村子里晚霞片片,炊烟缭绕。
被青山和流水包围的屋舍,显得宁静又舒适。
牛车驶进村子,住在村头的刘氏第一个就瞧见了。
她捧着个碗站在屋门口吃饭,冲牛车上的母女俩喊:“哟大妹子,这时辰才回来呀?这是买了多少东西?!”
杨慧笑着回应:“看着多,都是一些锅碗瓢盆。这会儿家里男人孩子都等着吃饭呢,我也得赶紧回去做饭!”
“行!实在来不及,来我家里吃也是一样的!”
“不赶巧儿,下回吧,今日不打扰你们了!”
“好嘞!”
刘氏的目光随着牛车移动,不禁惊叹。
她们一个人坐牛车就得要两文钱,这何家母女还包了一辆牛车回来。
啧啧啧,哪得多少个铜板啊。
牛车上那老多东西,也不少银子吧。
东方村穷,但赵家光景就只比郭大海家差些。
眼下这何家来了,把他们赵家比下去了不说,只怕是比郭大海家还富裕。
而且,昨日郭大海才通知了她男人,过几日去帮何家起房子。
那一亩地的青砖大瓦房,工钱一天二十文呢!
刘氏对着一旁的丈夫吐槽,语气嫌弃得不得了:“同是逃荒来的,那魏家前阵子建房子才给十文,完了还嫌村里人干得不好。还说自己是以前村子里的富户呢,还秀才老爷呢!我呸!”
赵立冬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哎,你少说两句!我就要去何家上工了,别让人觉得咱是背后嚼舌根子的人。”
刘氏不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娘,可是小晶回来了?!”
听见方才的交谈声,赵翠儿撩开布门帘,欣喜地从屋里出来。
只见那牛车已经走远,连条牛尾巴都看不见,赵翠儿不免有些低落。
刘氏扒了两口饭,嘴里提醒道:“娘不反对你跟何家丫头交好,可你若是有别的心思,我劝你还是歇了!”
赵翠儿被刘氏的话噎住,又不敢顶嘴,弱弱说道:“我哪有什么别的心思?娘想多了。”
“没有最好!”刘氏睨了她一眼。
见自己的小心思被她娘看穿,赵翠儿很是羞恼,转身回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