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直说了。”老王手指叩了叩桌上的图纸,直言道:
“小晶姑娘,是这样,普通的青砖瓦房造起来,材料加人工也得十几二十两,可你家的屋子地方大,房间也多,我估摸着买建材至少都得三四十两银子。
这还只是我预计的,加上给工人发工钱,杂七杂八的......你家这屋子要建起来,得花不少银子呐!”
何家一家是逃难来的,老王虽然不清楚他们的家底,但这花费还是要说明白的。
说完之后东家还要不要起屋子,也全看他们自己。
当然,这种从未见过的格局,老王也想挑战一下。
何小晶在脑海里思索着老王的话。
在她心中,家是个温馨的港湾。
一日之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结束了疲劳后回到一个舒适的家,休息睡觉。
要是住的地方差强人意,这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所以她很干脆地掏了四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王大爷,这四十两银子您明日带去买建材,随后就开始动工,若是不够再告诉我。”
银子不够再赚就是了。
继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的何家人一定可以赚到!
“这......”
白花花的银两在油灯的照映下发着光,深深刺着两个老男人的眼睛。
何小晶拿银子的这套操作看得老王目瞪口呆。
老郭:这个场景我太熟悉了。
郭大海当然比老王更快适应,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内个,王叔,工人我都通知好了,明日我陪您老人家跑一趟,去镇上帮小晶他们把建材拉回来,就开始打地基了,您看如何?”
郭大海这个监工,还是挺合格的。
“啊,行!”
老王匆匆忙忙应下,没有急着拿银子,而是去柜子里翻了纸笔出来,给何小晶打了个收条。
郭大海做见证,证明老王收了何小晶四十两银子建筑款,以代买建材,一同按了手印。
老王把收条交给何小晶,才郑重地收下银子。
“丫头啊,买建材花了多少银子,买了多少,在哪家买的,我都给你记个账,方便你对账,你看成么?”
何小晶点头:“成!”
这是应该的。
今日从甘泉镇回来后,家中剩下七十多两的存款。
原本何小晶给建屋子的预算是五十两,剩下的银子二十出头。
零头用于接下来一段时间家里的开销,二十两整放在她娘那存着。
起屋子,建材占了大头,五十两的预备款一下就花了四十两,可能还不够。
剩下的十两作为备用,万一建材款不够还得拿出去。
这样一来,工人的工钱就只能她想办法赚回来了。
何小晶又和老王探讨了一些细节。
洗澡房用的地砖,卫生间建造的方位,每间房的朝向等等都做了一些修改。
总得来说,老王还是专业的。
工人的工钱一天二十文,老王是工头,不仅要干活,管得事情也多。
何小晶给他开了个总价——二两银子。
老王嘴上说客气,心里乐坏了。
村里人休息得早,何小晶跟郭大海也不多打扰老王,各自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