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无论官盗还是民盗,盗墓这一行当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甚至形成好多股盗墓势力,流传至现在。
就像刚刚提到那些人里,除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外,还有董、黄、陈、杨和二刘等六个官盗世家流传下来,另外还有像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和后来的湖南土夫子等等民间盗墓组织。
而四爷也跟我说了他的师承,就是出自二刘当中刘豫所创立的“淘沙官”。淘沙官的设立跟发丘、摸金两派差不多,都是官方在当时的盗墓机构。
淘沙官起源于北宋时期,绍兴二年(1132)四月,当时刘豫的儿子刘麟征召登记乡兵十多万,组成“皇子府十三军”。在军队,他分别设置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将开封、洛阳这些当年北宋东西两京的荒坟古冢,盗掘得一干二净。
后来,经过历史变迁,河南、汴州两支淘沙官里,河南那一支渐渐并入卸岭一派,汴州的则依旧打着淘沙官的旗号,只不过也是大不如前,苟延残喘罢了。
据四爷所说,淘沙官到了他这一代,仅剩他自己一人苦苦支撑,原本四爷的父亲一共育有三儿一女,大儿子跟着父亲下斗,一同死在墓里面,二女儿嫁给了李季铭,也就是李兵的母亲,三儿子一直不喜欢盗墓,认为这是个龌龊行当,父亲和大哥死后就离开了家,具体去了哪,这么多年是一点音信也没有,最后就剩下四爷自己,继承了祖业,继续干着挖坟掘墓的营生。
听完了四爷的解释,我大概了解了盗墓界的门派和世家,终于明白为什么四爷说李家只能心甘情愿的跟他合作。
“可是既然四爷您才是倒斗的行家,为何李家能知道墓地的大概位置?”我还是有些疑问。
“那是因为倒斗跟中医差不多,也讲究望闻问切,李家本就是做中间人的,收集资料这种小事都做不好,就甭在这圈子里混了,四爷我啊只管下斗,别的才懒得操那闲心呢。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李家还真没出上什么力,因为位置是神秘人给的”四爷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
接下来,我又问了四爷几个有关倒斗的问题,四爷也是知无不言的告诉我,直到最后被我给问烦了。
“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多问题,老子的家底都快被你给掏空了,要还想听也可以,拿钱!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五块钱一段”四爷嬉皮笑脸的说道。
我顿时被四爷这货给整无语了,刚开始可是他凑过来主动讲的,我不过才问了几个问题,他就立马烦了,当即说道:“你可拉到吧!就这点破事我还不稀罕听呢!”
“好好好!你小子以后再遇到什么不懂的,爱找谁问找谁问切,四爷我还不伺候了”四爷被我的话说的气呼呼的。
酒足饭饱过后,我钻进了搭好的帐篷里,还没等躺下,帐篷的门帘又被掀开了,进来一个人,没想到又是李四那个死人脸。
“喂!死人脸!用不着这么阴魂不散吧”我毫不客气的说道。
“怎么?有意见?有意见忍着”李四冷冷的嘲讽。
不过,对于他的嘲讽,我也是没了脾气,毕竟这孙子的手段我是领教过了,当下不再言语,躺在铺盖上,扭头将自己的脸冲向帐篷一侧,不久后便沉沉睡去。
半夜里,我又做起和今天早上同样的梦,还是那道身影,将那块古玉丢给我后就离开,我奋力在后面追赶,却怎么也不如他走的快,一直到他停了下来,我气喘吁吁的双手扶着膝盖站在他身后,我问他是谁,前面的人并没有回答,而是抬起右手指向前方,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却是一道门。
那门是用石头做成的,又高又大,被打开了半扇,从里面陆陆续续的走出很多人,看穿着全是不同朝代的古人,似乎从门里出来后,都领悟到了什么东西,一个个都像着了魔一般,有的用书简奋笔疾书,有的则在纸张上笔走龙蛇。
这时,给我玉的那人突然开口:“看到了吗?那便是你的宿命”
我一下子被这句话给惊醒,冒了一身的冷汗,当我回过神来,发现帐篷里除了我并没有李四的踪影。同时,帐篷外传来了动静,我掀开帐篷,发现天色刚刚亮起来,李四带来的那些人伙计里,有几个正在烧水做早饭。
我伸了个懒腰,顺便活动一下筋骨,毕竟山里的清晨还是很寒凉的。扭头看向四爷和老班长的帐篷,发现这二人也刚刚起来,老班长朝我微笑着打招呼,却不知道四爷是不是还在为昨晚我怼他的事情不爽,反正是别过头去,也没搭理我。
早餐过后,四爷拍拍自己吃饱的大肚子,站起身来大手一挥,说:“走!四爷带你们倒斗去!”
我差点被他滑稽的样子给逗乐了,感觉在他眼里倒斗反倒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一样,我们一行人收拾好行李,准备向山上进发,约莫一个小时,就到达了猴子山的顶部。
四爷观察着四周的地形,从怀里拿出来个巴掌大小的罗盘,那罗盘是由黄铜和柳木制成,并不是普通看方向用的,而是风水师所用的风水罗盘,上面刻着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等。
通俗来讲,罗盘上所记录的,一个是时间,第二是空间,三是浩瀚宇宙里的一些星体,就是把时间、空间和星体关联在一起,作为纽带的一些特殊符号和特殊关系。
此时的四爷正低下头,看着手中转动的罗盘,嘴里还小声念叨着:“虚伪之间指路明,南方张宿三度乘,坎离正位人实悉,差却毫厘断不灵。先将子午定山岗,却把中针来较量,更加二七与三八,莫与时师说短长”
我仔细听了一会儿,对于四爷所念叨的这些表示完全听不懂,难道这就是四爷昨天说的淘沙官的手段?
见我呆呆的站立在原地,四爷嘴角弯起了弧度,说道:“小子!听不懂了吧!这就是我这一脉特有的淘沙诀,跟着四爷走,带你见识见识,这世上除了分金定穴和寻龙诀以外的本事”
李四一直都盯着四爷,以他的耳力自然也听清了四爷的淘沙诀,在心里默默记下,只是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和其他人一样,跟在四爷屁股后头,看着四爷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大摇大摆的走在最前面。
走了一会,四爷停下脚步,吩咐李四带来的伙计用洛阳铲在地上戳,伙计们齐刷刷的看向李四,后者点点头,这次有人拿着把洛阳铲,铆足了力气,深深插进土壤里面,紧接着拔起来,带出了不少泥土。
四爷蹲下肥胖的身躯,抠下一块洛阳铲上附着的泥土,放在鼻子处闻了闻,摇摇头又命人在旁边下铲子,就这样一连下了七八铲,总算在最后一铲的时候,满意的点点头。
“就是这儿了,死人脸,叫你的人开挖吧!”四爷懒洋洋的说。
李四点点头,一声令下,十来个伙计纷纷拿着铲子开挖起来,眼看着挖了足有两米,其中一个伙计朝上面呼喊:“找到了!”
坐在一棵树旁闭目养神的四爷,听到喊声突然睁开眼,拍拍屁股上的尘土,来到被伙计们挖出来的深坑前查看,我和老班长也好奇的跟过去,李四更是从始至终,都是双手抱在胸前,死死守在洞旁。
只见那伙计找到的,竟是一整块被泥土掩埋的青石方砖,四爷不满的“切”了一声,随后冲着李四说:“死人脸,回头好好调教调教自己的手下,别看见啥都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挖到了墓砖,要想下去还早着呢”
李四闻言,又叫伙计们将洞口扩大,漏出更多块青石砖来,这回四爷看上一眼,叫伙计们拿来撬棍,打算顺着砖缝撬开墓砖,可没想到每块墓砖都连接的很紧实,即使有缝隙也不知道被什么材料填充了缝隙,想要撬动这些墓砖非常困难。
“他奶奶的!这么小规模的墓地,竟然利用三合土灌的缝”四爷嘴里骂骂咧咧的。
“三合土”简单的来说就是用三种材料按比例调配出来,有些类似水泥砂浆的东西,在古代没有水泥的时候,三合土通常会用在建筑上,当然后来人们发现了他也能填充墓砖缝隙,并能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所以修建陵墓时才被广泛应用。
三合土大概分两种配方材料,一种是黏土、石灰、糯米浆,另外一种则是黄土、红糖、糯米浆。前者多用于南方,后者用于北方,此外还有人研究出五合土,是用河底泥、贝壳粉、鸡蛋清、糯米汁和树胶五种材料制成的,其特点是经过人工夯实后,比三合土更加坚固、可靠。
眼下,四爷遇到的就是第一种三合土,是由黏土、石灰、糯米浆制成的,据说这玩意被敲打后,石灰和黏土会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然后渐渐石化,放置的时间越久,就会变得越坚固。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的混凝土里面不加钢筋的话,那么三合土的硬度、耐久性肯定比混凝土更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