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掘徒 > 第25章 南下

第25章 南下

我叫醒了四爷,洗漱一番过后,开始收拾起昨晚的残局。

四爷一边收拾还一边骂着李三,说这小子不地道,喝完酒就跑,也不过来帮忙打扫。整个中午四爷就跟念经的唐僧一样,差点没把人烦死,搞得我头都大了。

在收拾酒瓶时,我还特意数了数,整整八个空瓶,可见我们三个的战斗力是多么强悍,不过说实话,我昨晚喝了也就一瓶半左右,喝过白酒的人都知道,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想到这俩大牲口一件六瓶白酒愣是没够喝,真的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就在我们快收拾好的时候,一个伙计跑过来告诉我和四爷,说李季昌要我们收拾一下东西,明天会出趟远门,一早就出发。

我问伙计去哪,伙计摇摇头说不知道,看样子李季昌并没有告诉他。不过据四爷猜测,这一趟很可能要去的是南方,因为前几天的时候,李季昌曾经说过,神秘人要我去江浙一带,刘伯温的墓里找寻线索。所以,这一趟我们很可能会去江浙。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大概是早上五六点钟,有伙计过来敲响了我们的房门,将我和四爷叫起来,直接带到了后门。

这一次出发,我并没有见到李季昌,反而是李三在这儿等着我们,并且手里还拿着一个袋子。

出了后门,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停在外面,车上还有一个司机。

我们三人直接坐上后面的座位,车子缓缓启动,李三这时候将那个袋子递到我们面前,打开后竟然是热乎乎的包子,还有四袋热豆浆。

李三拿出了一份,递给了前面开车的司机,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司机也是老熟人,正是消失了一段时间的死人脸李四。

在车里,我们简单的吃完了早点,我问李三:“三哥,咱们这是要去哪?”

李三笑眯眯的看着我说:“小小年纪就开始脑子不好,上回不是说了么?你需要找的线索在刘伯温的墓里,而他的坟经过小四查询,就在浙江境内,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浙江”

李三印证了我和四爷的猜测,不过没想到的是,原来李四前段时间的消失,竟然是去寻找刘伯温的墓穴。

路途并不算长,很快我们就到了地方,下车之后才发现,竟然是火车站。

果然,在经过上次和李季昌的交恶后,这通勤待遇可是直线下降,上次出门时还是大奥迪一路随行,这回则变成了破面包+绿皮火车,不过更悲催的是,等上了车我才知道,我们所坐的车厢是硬座,不光如此,李三李四是隔壁车厢的卧铺,我跟四爷只能挤在硬座车厢里,而且还买的是无座票。

这下可气坏了四爷,破口大骂李季昌是孙子,不过骂了也没人知道,最后又把气全撒到了我身上,整的我是一阵无语,只能任由四爷发牢骚。

好在这次的距离才八百多公里,火车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到达了浙江,随后我们又坐车去了目的地附近的小县城,等到了落脚点已经是晚上了,随意的吃了点东西,就住进了小旅馆里。

到了房间,我啥都不想,直接一头栽倒在床上,因为火车在倒汽车,整整两天的时间,感觉骨头都快被累散架了,李家两兄弟倒是不怎显,毕竟在火车上人睡的是卧铺,可我和四爷可就遭殃了,别说是卧铺,就连个硬座也没有,整整在车厢的吸烟区站了一天半,然后又挤中巴客车,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美美的睡醒一觉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李四买了些早餐,我们就在宾馆的房间里吃了起来,边吃李四边和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他所掌握的大概情况。

刘伯温的墓地就大概在不远处的群山上,具体在哪还得需要靠四爷寻找,因为山区的范围很大,如果要靠人瞎找,我估计找上一年都不见得找的到。

刘伯温,本名叫刘基,字伯温,浙江人士。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元勋,还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同宋濂、高启齐名。

刘基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其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能七行俱下,且做到过目不忘,年仅一十二岁就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有关于刘伯温的传说很多,例如他那可怕的预言能力,预言了后世的很多事情,均得到一一验证,并且编写了著名的预测历史及未来的奇书《烧饼歌》,据说此书后知五百载,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预测得大抵不差,着实是有神奇之处。

民间经常流传着一句话,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也足以证明,刘伯温的分量极重,足以比肩大名鼎鼎的蜀国汉相诸葛亮,甚至在指点江山方面,将其超越,毕竟诸葛孔明没有完成汉室统一大业,而刘伯温却做到了,帮助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打下后世基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人,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后被其所害。

当然,也有人说刘伯温的死,是因为帮助朱元璋斩尽天下龙脉之时,故意放弃了长白山的那一条,想为自己祖孙后代积福,朱元璋得知后,认为大明江山会因此不稳,一直不满于此事,于是在刘伯温患病的时候,故意派遣刘伯温的死对头胡惟庸找御医为其看病,而胡惟庸见此机会,买通御医修改药方,这才导致刘伯温病情加重,不久后一命呜呼。

可无论哪种死法,都只是后世猜测的传言,历史真相究竟是如何,我想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吧。

刘伯温死后,尸体很快被送回老家安葬,地点乃是他自己生前就选好的。可晚年时候的朱元璋,再次听信胡惟庸的谗言,说刘伯温精通风水之术,又会寻龙点穴,给他自己找的便是一处龙穴,并且在墓中藏匿金银财宝无数,为其后人造反而准备。

朱元璋闻言大怒,心想那还得了,当下派人挖开刘伯温的墓,削去棺材一半,以平天子怒火。

不曾想到,结果却是令自己傻眼。只见刘伯温墓室里面空空荡荡,削开棺材后,里面仅仅摆放着一本《大明律》,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开棺见尸者斩”,吓得开棺之人赶紧上报朱元璋。

原来,这本《大明律》是刘伯温及李善长等人,为明朝所制定的法令条例,已经被朱元璋比准施行,律法明订凡盗墓或私自打开别人棺椁者,都要处以死刑。同时,这也代表着,刘伯温早已算准自己死后会被动手人开棺,所以留下后手。

当朱元璋得知后,可谓是羞愧万分,自己听信谗言不说,也违背了钦定的律法,又被刘伯温算准了,自己会命人掘其墓破其棺,于是下令重新予以厚葬,且追封其为“太师”,昭告天下,倘若有人敢擅自打开刘伯温墓,将抄其满门并诛九族。

直至清朝时,顺治三年,一位清朝贝勒,领兵路过江南一带,听闻前朝刘伯温料事如神,决定挖掘刘伯温之墓,挖到一半时,漏出一块石碑,正面写着“顺治三年春,如何开我坟”,翻过背面,则是一首打油诗,写着“贝勒贝勒,天下无敌,生育北方,死于浙直”,吓得这位王爷立即撒腿就跑。

不过要说刘伯温的神奇之处,还远不止如此,时间大概在1918年,当时革命军在南京城郊的金陵塔附近,经常听到奇怪的声音,蒋介石闻讯后,亲自前来一探究竟,下令拆了金陵塔后,在塔下发现一石碑,只见上面写着:”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这让蒋介石惊的脊背发凉。

其实,关于刘伯温的传说还有很多,要真的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资料,我们所需要的也只有这些关于墓地的传闻,李四就是通过在当地走访,从老百姓口中得知这些,再进行梳理筛选,从而断定刘伯温的墓地就在这附近。

我们四个收拾妥当,出了小旅馆。由于那时候当地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们又是坐火车来的浙江,那辆小破面包车被留在了车站。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步行进山。

走了将近四五个小时,我们总算到达了群山里一个小山包上,至于为什么选择先上山,那是因为四爷的淘沙诀,需要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对山脉周遭的环境、地形等等进行观察,然后再利用风水罗盘配合淘沙诀,从而推算出大概位置。

此时,我和李家兄弟正坐在山坡上休息,只有四爷一个人,手里拿着风水罗盘四处观察,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可等了老半天,四爷也没有推算出大概位置,皱着深深的眉头在那思索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