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年初七,何美芳“琳琳,我今天和你哥就回去了。”
夏琳正在店里面整理开店的东西,年前她们还有一些库存,所以也不用担心供不上货、
夏琳“那么快,妈你就多待待几天嘛,女儿都没好好孝敬你呢。”
夏琳可不想让她那么早回去,看她妈妈刚来的时候晒得黑黑的又苍白,在这里待了几天,脸色都红润了一些。
何美芳耐不住女儿的撒娇,答应在留几天。
关键是她觉得留在这里感觉太麻烦夏琳了,又费钱,她来这里两天每天都能吃到肉。
不是红烧肉就是炖排骨炖猪蹄的,这些就是过年也没有吃得那么丰富,她劝过夏琳过日子不要那么铺张浪费。
结果她说赚钱当然要吃好一点。
夏琳可不觉得钱花在吃上面是浪费,特别还是在这个吃不上肉的年代,想想她刚来的时候,肚子一点油水都没有,只能啃粗面馒头。
现在有钱了可不得好好吃。
这几天,何美芳都待在家里,夏琳怎么喊她都不愿意出门了,就怕她花钱。
夏琳整理着东西,想起这几天都没有怎么见夏山,转头问正在缝衣服的何美芳,“妈,哥去哪了,我这些天怎么都没有看见过她。”
何美芳咬断线头,“听他说在外面找了个活干,他跟你爸一样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找活干?夏琳眼里闪起光,说不定哥哥在这边找活干,可以留下李,说实话,夏琳很想她的家人能过来这边。
总不能一直待在农村里,那样也没有什么钱赚。
晚饭的陆庭基本不会回来吃,所以都是夏琳三个人吃,葛苗苗两个人因为要看店,就把饭带到店里面吃。
现在只要夏琳煮饭,她们都是跟着一块吃的。
夏琳看着她哥身上都是灰,这几天吃饭的量也是大,肯定去干苦力活了“哥,你身上怎么那么脏,你去干什么活了?”
夏山嘴里的饭还没咽下去,以为夏琳是在嫌弃他脏“我去外面拍干净。”
“不是哥,我不是嫌弃你脏。”他忽地一下站起来,夏琳属实被吓了一跳,这原主对她哥哥们的态度也是这么不好的吗。
看样子不仅她妈妈害怕她,她哥竟然也害怕她。
何美芳拉着他坐下,夏山咽下嘴里那口饭“路口那边起房子,我见有招小工的,这一天都能有两块钱呢,比我们在家里赚工分强多了。”
说起这个,夏山就开始津津有味的说起来。
对啊,她怎么没有想到,以后的房地产可是大火的行业,可以吃时代的红利,她的哥哥们也许可以做这个。
她有五个哥哥,可以组建一支工程队啊。
不过她也好奇“哥,你怎么会这些啊。”
夏山见妹妹突然问起她的事情,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以前跟着村里的人出去干过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八毛钱一天,没有现在多。”
“那其他哥哥会吗?”
“会,他们跟我一样出去学过。”他也不知道妹妹问这个干什么。
夏琳有这个想法,不过她还没打算跟夏山说起,等到后边时机成熟再说。
年过完,还有两个多月这个冬天才正式过去,这两个月的时间她可以着手准备她的第二家服装店。
夏琳觉得她可以开始着手,这次她想买块地皮,她打算自己盖个服装店。
不过也是巧了,夏琳在买菜的时候跟老奶奶说起这个,那个老奶奶说家里有一栋平房,不过很旧,不可以住人,必须层拆了重搭。
这不正合夏琳的心意?
夏琳去看了下位置,很不错,而且是在商业街上的,不过拆的话是一笔费用,夏琳也没犹豫,直接就给拿下。
一共花了三千五百块钱,剩下的钱就是用来买房子,装修房子,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其实夏琳决定自己盖房子,也是因为想让她的哥哥们练一下手,这样一个一个脚步来,总能在这边站稳脚跟的。
回到家,“哥,你想留在这边吗?”
留在这边?夏山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原因是这边花钱太多,虽然在这比在农村赚得多,但是也花得多,这边什么都要买。
刚来的时候,他见到这里一切跟村里完全不同。
根本没有想过留在这里。
“你和其他哥哥可以组建个工程队,我刚好要起个房子,这个给你们练练手,到时候手艺好自然就会有人来找你们。”
夏山听到妹妹说的,也是很激动,其实他也有点不想回去了,这一天两块钱呢,在家拼死拼活挣工分才得几毛钱。
但他要在这边生活的话,就要带上一家子,这笔生活支出也不小。
她也知道夏山在发愁什么“哥,你不用担心,这不是你妹我吗!”
夏山都要感动哭了,他没想到妹妹的变化那么大,也愿意帮助他们。
那时候她结婚时还说,不要让她们这些穷亲戚找她,她嫌弃。
现在却对他们那么好!
说干就干,夏山立马给家里边的几位兄弟写信,他上过小学,识字不成问题,简单的还是会写的。
信中他先是说他在这边的所见所闻,然后说到他去当小工,小工能一天有两块钱。
读到这,众人都倒吸一口气,一天就有两块钱!!
这能抵得上他们一个星期的工分了。
几个哥哥看到信都很激动,心里都跃跃欲试,各自回家跟自家媳妇商量,一番商量觉得都可行。
毕竟赚钱谁不想赚啊,这年头肉都吃不起。
信里说让他们尽快过来。
隔天一早,他们来接夏大海准备一起走,夏大海不愿意跟他们走,说要在家里看着这些鸡鸡鸭鸭的。
只有老五不愿意去,其实也不是不愿意,是家里的媳妇不让去,要是去的话就上吊,跳水真的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三兄弟也觉得有个人在家照顾老人也行。就没再劝说。
老五本来想去送他们的,但被家里那个拖着不让走。
他们都很期待去到那里,毕竟夏山在信里说的那么好,随后三个拖家带口的搭上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