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生活,对沈渔来说,好像和之前的那个月没有什么变化。
做早餐,送女儿上学,开网约车,接女儿放学。
除了这些,就是吃饭、睡觉、看小说、刷视频。
和一条咸鱼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周日,沈渔会给自己放一天假,女儿也不用上培训班。
他会睡个懒觉,下午去一家茶馆喝茶。
对一个70后而言,咖啡是一种舶来品,他不习惯。
年轻时偶尔会来一杯美式,那也是凑趣而已。
四十岁以后,更是不碰咖啡,但凡喝上一杯,当晚必然睡不好。
他还是比较喜欢喝茶,这和他父亲的习惯有关。
沈渔的父亲喜欢喝茶,每天茶不离手。每年春茶下来,沈渔都会给他寄上两斤。
沈渔自己说不上多爱喝茶,只是喜欢闻那个味道,那种可以让人安静的味道。
浮云茶馆。
这是沈渔常来的一家茶馆。离家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开了快十年了,面积也不大,还是在二楼。
来这家茶馆的都是住在附近或者在附近工作,中年人居多。
以前工作时,沈渔也没这么多时间来喝茶,偶尔约朋友来见面聊个天谈个事才会来这里。
自从失业后,时间一下子多起了,一周倒有两、三天会来。
浮云茶馆的茶也不贵,沈渔也不追求什么名茶,春天就喝一口新下的绿茶,龙井、白茶、毛尖,都会换着尝尝,其他时间就喝普洱。
他也没怎么研究茶,也不讲究什么生普、熟普,或者产地、老树之类,只是觉得喝的舒服就好。
老板姓齐,沈渔来了那么次,也从没问过老板的大名,见面也就喊声齐老板。
齐老板的年龄比沈渔大些,估计五十多岁,本地人,人倒是健谈,但很知礼。他和沈渔认识也算有快十年了,每次见面也不过是打声招呼,偶尔会闲聊几句,但从不打听关于在哪里高就,家里什么情况等等。
这也是沈渔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
沈渔喜欢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车来人往,眼中看着喧哗,享受着茶馆里安静。
每次慢慢的喝完一杯茶,也就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就是属于他自己的时间。走出茶馆,就又是会议、文件,和生活的柴米油盐。
刚失业那会儿,沈渔还很庆幸,窗外是步履匆匆的行人,而他可以悠闲的喝着茶,竟然让他莫名有些优越感。
一两个月后,他开始有些焦虑。
网上的招聘信息大多都限制在35岁以下,向没有明确要求的岗位投的那几份简历也如石沉大海,估计在人事助理的第一轮筛选中就被删掉了。
沈渔开始电话联系朋友或者熟人,大多也是敷衍“会留意”之类的。有真心帮忙问了的,也反馈说行情不好、或者没有合适的岗位等等。
渐渐的,沈渔开始接受。
几个月后,沈渔开始开起了网约车,他只是想找个事做,不想一个人待着。
最近这一个月,沈渔来浮云茶馆的时间多了起来,周日下午更是每次都来。齐老板应该早就看出了点什么,上周来的那两次,齐老板还主动的找沈渔聊了一会儿,说茶馆的生意最近不好,边上的几家店铺又关门了等等。
沈渔也知道齐老板是关心他,想通过这些给他一点安慰。于是,他也就顺着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这倒是和齐老板拉近了不少距离。
这样咸鱼的生活又持续了一个多月。
暑假来了。
以往的暑假,因为沈渔和李佳都要上班,幸好家里请了保姆,是那种早出晚归的模式。沈萱自己去附近的培训机构上学或者在家学习,中午保姆会照顾饮食,这样也就不用操心了。
只是突如其来的状况,李佳和沈渔考虑保姆的居住环境和社会接触面比较复杂,为了避免病毒传播影响家里人的健康。在保姆因病毒感染请假后,就协商辞退了她。
恰巧沈渔失业,于是照顾家里的任务就交给沈渔。去年的暑假就是这么过的,但是今年暑假的情况又不同了……
李佳原来的计划是让沈萱去外婆家,而且和她父母说好了。因为两人工作忙,家里没有保姆,想让沈萱去住两个月。李家的父母倒是没有意见,反而很欢迎外孙女去常住,家里也热闹些。
但是,沈萱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外婆家,她的理由很充分,生活不习惯,离培训班远等等。她马上要初三了,这个暑假特别的关键,不能荒废等等。
于是,沈渔就让沈萱转告李佳,暑假期间,沈渔会接送女儿去上培训班,中午就带着一起吃饭。
李佳虽然不愿意,但禁不住沈萱死缠烂打,撒娇卖萌,也只好同意了。
就这样,沈渔的生活就变成了上午送女儿去培训班,然后买菜回家做午饭,中午早早去培训班接上女儿去吃午饭再送回去,然后再接几单,傍晚再接女儿回家。
这让沈萱倒是非常的开心,一直说这是她最开心的一个暑假。
因为少了半天的营业时间,导致7月份,沈渔的网约车结算金额只有6000块出头,加上午饭总想给女儿吃点好的,有时还会在外面餐厅吃,直接变成入不敷出了。
但沈渔看着女儿脸上渐渐多起来的笑容,觉得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