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发小来到义乌浦江县,我们落脚在发小熟识的老乡出租屋里,他租的也是老房子,是整套老房子。有自来水,可是没厕所,厕所就是一口破缸做的马桶式的旱厕,上厕所是非常尴尬且别扭的事。
老乡很客气,买了好些菜回来做好招待我们。就这样我们以老乡出租屋为基地开始了新的找工作旅程。
没两天就在同一个工厂找到工作了,做自行车的,他在组装喷漆那一块,我在铁件加工部,我们部门就是负责把下好的管子焊接成自行车架子。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角磨机打磨没焊接好的焊疤。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不重要,意义也不大,就是为了活着为了生活。
工作繁重,一手翻动十多斤自行车架子,另一手握住十多斤的角磨机打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打磨几百上千台。反正刚开始几天手腕疼痛,吃饭端碗都费劲,晚上睡着会疼醒。打磨时灰尘漫天,配备的劳保口罩根本起不到防尘作用。
第一份工作就是开始上夜班,上夜班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免费的夜宵。有时吃的是当地的是什么什么猫耳朵?就是用面粉捏的像猫耳朵形状的,加上排骨那些一起煮出来的,不好看,但确实好吃,营养。有一餐夜宵是吃方便面,以前基本上没吃过方便面,所以泡面的时候把所有的佐料都放完了,没有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增减。所以这份工作做了两三个月,也吃了两三个月的面泡面。从此以后我就不喜欢吃泡面了。
记得第一次工资发了1400多差不多1500块,这工资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算过得去了,那个时候。做了两个多月就辞职回家了,因为我算好了,回家正是应征秋季招兵的时间。
我跟发小在这个厂里面才干了半个月,他就跑了,不知道干嘛去了,不想知道,也没去深究,他丢下我独自跑了。我独自租房住,我租的房子是新房,可是是被房东用三合板隔出来的,连窗户都没有,因为便宜。卫生间公用的,厨房就是在通道里搭个架子放煤气灶公用。
条件极其简陋,但是也算应有尽有,可以洗澡睡觉,洗衣做饭。好像还有巴掌大的那么一台收音机,那是下班后仅有的娱乐活动了。喝水自然是烧水泡茶,喝茶是我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的习惯。
在厂里面跟我同期的同事全是一个技校毕业的,他们都是从技校毕业分配过来的,而且他们每个人还交了1000块的工作安置费。而我直接到厂门口面试,就得到了这份工作。我从那就开始思考了,这个中专存在的意义,上这个中专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当时的同事现在都不知道过的怎么样了,不过应该过的不错,因为当时工厂组织了焊工培训,还给发焊工证,我不喜欢焊工这个工作,听说很伤身,所以我没有培训考证。有一个焊工证在身,赚钱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说赚的是辛苦钱,但比做普工赚钱容易多。
当时工厂的福利待遇还不错,组织焊工培训工资照发,考试过后还可以发证,只要做满签订合同的年限就不扣钱。我心心念念想着当兵,然后在部队考军校,所以说就没有太上心。
我记得好像第一个带颜色的网址也是那时候的同事给我的。说来也搞笑,都高中毕业了,连上网都还不会。
在义乌做完两三个月,攒了几千块钱,我省吃俭用的,回到家里面就全给老妈了。然后就在家里面等着征兵入伍的日子。
本来早些时候的打算是买一个笔记本,因为我一个高中毕业的人,竟然连上网都不会。可是嗯,买笔记本又没有,又不能上网。没有上网卡,上不了网,没有网络,买来也没用,那时候村里面就两三条可以拨号上网的网线,我想拉网线都没有名额。所以买笔记本的事就这样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