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民国,从大军阀开始 > 第37章 为了孩子,我们的孩子的孩子

第37章 为了孩子,我们的孩子的孩子

“为了孩子,我们的孩子的孩子。”

李开远坐在草地上,回答着问题。

被杂事缠身的李开远有些烦闷,修路、建学校、建厂、练兵,等等事宜都需要他的点头或是签发的命令。

终于在吃过午饭后,将一天要忙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他索性就带着皮猴子四处走走,散散心。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刚建好、投入使用不久的庐西县国中的门口。

看着校园内,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学生们,于是走进校园,体验下民国的校园气息。

只是没走几步就被一个学生认出来了。这个学生也是胆大,直接质问李开远为什么参与所谓的北伐。

在他眼里,都是一群军阀在打来打去罢了。

面前质问的这个男孩,大概只有十五六岁,年轻人嘛,年轻气盛。

不过他也没说错,北伐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中途因为各种政治因素,成为了某些独裁分子谋取利益的工具。

比如某个校长。

可能是学生质问的声音有些大了,吸引来了一大群学生,好奇的看着李开远,想要看他如何回答。

李开远看着越聚越多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找了一片空地,坐在了草地上。

“1840年,也就是八十多年前,那时前朝还未倾覆。”

学生们也找地方坐了下来,听他讲着。

“因为西方国家倾销的鸦片,被前朝一个有胆气的官员给销毁了,吉利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虚弱腐朽的前朝,打输了,与吉利国签订金陵条约,赔偿给吉利国两千一百万白银,割让港岛,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那是屈辱的开始。”

“之后的几十年里,签订数次条约,赔偿给西方国家十数亿两白银,割让大片国土。”

“一般来说,以前朝的情况哪有这么多钱?他们怎么赔的?”

李开远自问自答,“从百姓身上刮!”

“今天县老爷刮一次,明天张衙役再刮一次,左一遍,右一遍。”

“前朝的百姓跟现下的百姓没什么差别,贫穷、困苦基本是他们全部的记忆。”

“这么刮下去百姓受不了了,有人举起了大旗,开始了反抗。”

“又因为只是一群百姓自发组织的反抗运动,没有明确的纲领,反抗很快被镇压下去。”

“虽然时间不变,规模不大,可也让一些人看清了前朝的腐朽与虚弱,于是,手握重权的人,和一些进步图强的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推翻了前朝。”

“只是时间不久,在洋人的蛊惑下,权臣想要称帝,进步图强的人离开了,新建立的民主政府分崩离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个军阀势力,新建立的政府成了最大的一个。”

说到这有学生反应过来了,李开远说的是北洋。

“可看见过光明的人们不会放弃,他们东奔西走,筹措资金,终于在洋人影响力最大的粤省,建立起了自己的军校,自己的军队。”

“这也是洋人想要看到的,他们需要一个战争不断,纷乱不休的华国。完整的华国过于可怕,毕竟它统治了东方几千年。”

李开远说到这,忽然话题一转,问向学生。

“你们有人经历过战争吗?”

在场的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一个举手的学生说道:“我经历过,我听父母说,我本是中原省人,可是战争把我的家乡毁掉了,父母就带着还在襁褓中的我,四处流浪。”

“5岁时,有两个统兵数千的军阀互相征战,我的父亲死了,母亲再次带着我继续流浪。8岁时,母亲被打流弹死了,一个好心人给了我一口饭吃,我跟着他给他打工。”

“9岁时好心人也被打死了。11岁时,13岁时我辗转了数省,四处都是战争,我也只能一次次流浪,直到来到庐西,因为之前跟着跑过商,识了字,才升到了国中念书。”

在场的学生也纷纷说起自己经历过的战争与见识过的死亡。

“是的。”李开远安静的听了一会,在学生说的差不多了的时候,这才开口说话。

“这个时代,充满了战争和死亡。你们才十几岁的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可这场纷乱从1840年至今,已经持续了近百年了。”

“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我回答的是为了孩子,为了我们孩子的孩子。”

李开远站起身,“我不想我未来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充斥着战争、死亡和屈辱的时代。”

“所以我们这些军阀开始北伐,我们想要结束这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我们孩子的孩子。”

“我们把仗打完,留给他们一个和平、宁静的世界,这是我的愿望。”

一个学生追问道:“我可以参加您的军队吗?我也想为结束这个时代出一份力。”

身后的学生附和不断,李开远停下脚步,转过身向他们笑了笑。

“战争是我们军人的事,你们学生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等将来,我们军人把仗打完了,还得靠你们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太阳高高升起,寿春县城的战场枪炮声再次响了起来。

今天攻击的是混成旅二团阵地,李鹰派出了李亮的第二步兵团担任主攻。

第三步兵团警戒混成旅一团阵地,昨天主攻的第一步兵团在后方休整,作为预备队。

李鹰觉得,他要雨露均沾,不能让混成旅二团只能看戏不是,强调的就是一个公平。

依旧和昨天一样的战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只把第二混成旅打的欲死欲仙。

更何况昨晚的夜袭,让三团损失惨重,连三团长都阵亡了,马斌给上级发报,请求撤退。

孙芳没有同意,因为孙芳军正和北上的国民革命军打的火热,第二混成旅一撤,他们的侧翼将暴露在北伐军的刺刀之下。

孙芳军给马斌的命令是坚守,哪怕打光了,也要死守寿春,不能让一九九旅前进一步。

第二天白天在枪炮声中很快就过去了,在这期间,李开远派出的汽车运输队运着大量的炮弹到了。

晚上马斌清点了下伤亡,又少了近一个营。

算上三团凌晨时留守,没有出击的一个营,他还有不到5个营的兵力,这是他最后的本钱了。

马斌看着面前,垂头丧气的两个团长,他也没办法。

“这样,放弃镇外的阵地,把部队收回来,我们跟他们打巷战,拖时间。”

马斌气愤的一拍桌子,“我就不信,他们敢不顾百姓的生死,拿重炮轰城。”

当晚,第二混成旅连夜撤出野战阵地,缩回寿春县城内,这让李鹰也很是头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