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中奖10亿,被雷劈回三国 > 第0032章 拖成持久战

第0032章 拖成持久战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袁燿当即让刘晔拟定招募山越雇佣兵的计划。

这些雇佣兵他打算分别布置在天目山、龙门山、会稽山一带,在丛林中阻击可能来犯的孙权兵马。

雇佣兵作战不求击杀多少敌人,除了给南昌预警,防止被突袭之外,更主要的是要把敌人拖在大山之中。

一方面是伤亡太大的话光是烧埋银子支出就让人肉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与山越头人的长期合作。

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头人维系自己权威的资本,折损太大了就算提高佣金他们也未必愿意继续合作下去。

袁燿深知自己目前这点实力能勉强和孙权、周瑜掰腕子已经不容易。

若是想要短时间内战胜,甚至消灭孙权势力,多少有些痴心妄想了。

把孙权拖入持久战,才是他获胜的关键。

袁燿在等,等待来自袁绍的援兵。

这几个月来,虽然他人一直在扬州,却丝毫没有放松对北方战局的关注。

曹操在正月亲征徐州赶走刘备之后,又在四月取得了白马之战的胜利,先后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

可即便如此,曹操的整体实力依旧远不如袁绍。

袁燿出兵豫章郡时,曹操、袁绍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双方都在保持克制。

期间偶有摩擦,袁绍一方也是胜多败少。

按照历史进程,这一阶段将至少持续到十月。

对于袁燿来说,这段时间是最为宝贵的。

他首先请刘勋亲自拜见曹操,除了不直接归顺之外,各种示好,换取了曹操不首先攻打庐江的承诺。

另外,曹操还以天子的名义加封刘勋为扬州刺史。

有了刺史的头衔,刘勋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任免官员。

比如,以袁胤为新的庐江太守,刘晔为豫章太守。

另外为了笼络太史慈,在建昌都尉的基础上,又从豫章郡划出赣县在内的五个县设立庐陵郡,拜太史慈为太守。

至此,袁燿终于拥有了三郡之地。

但名义上,他还只是新任扬州刺史刘勋麾下一个小小的校尉。

想要早日走到台前,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

此外,还要有强大的盟友。

而袁绍,就是他天然的盟友。

只是,想要让袁绍真正看得起,以盟友的身份对待,袁燿必须先展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点,他非常清楚地明白。

介入袁、曹之战的最佳时机,他也已经选定了。

历史上在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有两个关键人物:淳于琼和许攸。

可是在淳于琼与许攸之间,到底选择谁?

袁燿曾经为此纠结过一段时间。

最终,还是选定了许攸。

至于介入的方式,当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剧透。

几乎没有成本,效果却相当炸裂。

而具体执行这项艰巨任务的人选,还是袁胤。

袁胤是前太傅袁隗之子,袁绍的堂弟。

也是庐江除了袁燿之外,与袁绍关系最近的人。

从庐江到邺城路途何止千里,又是战乱期间,危险重重。

袁胤心中很是害怕,但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复兴,他愿意去冒险。

如果取得了袁绍的信任,留在邺城不是比在皖城有意义得多?

……

为了安全起见,袁胤打扮成商旅,经徐州进入青州首先见到了袁谭。

再由袁谭派人护送他渡河。

建安五年,八月。

袁胤一行终于安全抵达邺城。

见到袁胤的那一刻,袁绍不禁老泪纵横。

十几年前,袁绍、袁术兄弟率领关东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三叔袁隗、大哥袁基等汝南袁氏一族精英二十几人惨死在董卓屠刀下。

为了不让大哥袁基断了香火,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了袁基。

半年前,袁术又兵败身亡,如今兄弟三人只剩袁绍自己。

就连堂兄弟,也只有袁胤还活着了。

袁绍拉着袁胤的手,内心百感交集。

他暂时抛开了一切事务,就只陪着这位多年未见的堂弟共叙别情。

当年洛阳一别,几乎成了永别。

袁绍本就为人宽厚,再加上对袁隗族人的愧疚心理。

袁胤的到来,让他终于有了报答或者说是弥补的机会。

过去袁术曾封袁胤为丹杨太守,袁绍则更进一步,封袁胤为冀州刺史。

到这时,袁胤才突然想起来,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

“大兄,临行前子威让我转告,曹操虽兵少,却是名将如云,谋士如雨,还请大兄勿要轻敌。”

袁绍听了感觉很是稀奇:“这紫薇是何人?我与曹孟德打小相识,若论对他的了解,天下没人能超过我!”

“子威便是燿儿,术兄的独子。”

“原来是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袁绍只是说袁燿可怜,却只字不提其他。

袁胤知道他心里不屑,但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劝说。

“大兄,子威有大才,远见卓识非常人可及。几月前正是他力挽狂澜,击退了偷袭皖城的孙伯符大军,后又趁孙伯符新丧,一举拿下豫章,劝降大将太史子义。”

“哦?他还有这本事!”

对于袁燿能击败孙策守住皖城,袁绍虽然有些惊讶,但也就是惊讶而已。

毕竟守城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可是,他能在实力非常弱小的情况下瞅准时机果断出击,这倒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不凡的见识。

袁绍不由得对那个素未谋面的侄子有了一丝好奇,对他才学和胆识很是赞赏。

但袁燿说曹操麾下名将如云,却又勾起了袁绍的伤心事。

起先,他对曹操大肆任用张绣、张辽、徐晃、关羽这样的降将很是不屑,夏侯氏与曹氏将领也没看在眼里。

自认为有无双大将颜良、文丑在,何惧这些土鸡瓦狗?

可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庭柱”,竟先后被曹军斩杀。

这些天来,河北众将已经明显有了怯战之心。

就连“四庭柱”中剩下的高览、张郃,也没有了以往的自信。

眼见袁绍目光黯淡,袁胤心道不好,戏过了。

赶紧亮出此行的杀手锏:马蹄铁。

看到这不封口的圆环形铁块,袁绍一开始还感觉莫名其妙。

可一听说这是钉在马掌上的,可以防铁蒺藜,他立刻领悟到其中的重要意义。

长年征战沙场,袁绍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一场战争过后,损失的士兵好补充。

可无论是骑兵还是战马的损失,都极难补足。

即便是盛产优质战马的北方四州,战马依旧是十分宝贵的战略资源。

有了马蹄铁的保护,战马的损耗将大大降低。

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马上骑士的命。

袁绍大喜,下令立即在军中大量打造马蹄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