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失陷的消息传来时,甘宁的援兵距离九江已经只有一天的路程。
他握紧了拳头,把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嘴里蹦出几个字:“李术,该死!”
可是他也明白,李术不能死。
至少是现在,还不能死。
临出发前,袁燿再三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李术的安全。
至于为什么?
袁燿只说了五个字:千金市马骨。
这个典故,甘宁读过,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术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对袁燿很重要。
作为第一个主动领兵归降袁燿的人,他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对外展示很多内容,其中之一便是袁燿包容一切的胸怀。
袁燿事先并不知道李术会丢城失地,更没有想到他会主动弃城逃跑。
但有一点很明确,只要李术没有反叛之心,没有再次倒向孙权,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
这个典型,必须树立起来。
作为袁燿手下头号大将,甘宁非常明白并深刻理解这一点。
可理解归理解,这口气还是要出的,嘴上骂几句不过分。
同时也有些懊悔,恨自己没有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路。
哪怕是早到一天,也能抢在周瑜的前面进入九江城。
那样攻城就该是周瑜考虑的难题了,而不是反过来变成自己的。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甘宁决定掉头,和李术一样撤往柴桑。
他不认为凭借自己这五千人仓促之下可以攻破同样五千人但守将是周瑜的一座城池。
袁燿派他来九江是负责增援的,可没有做攻城的准备。
先前的判断是孙权、孙暠合兵一处,沿着孙贲去会稽郡的路线原路反攻豫章郡。
周瑜作为孙权的全权代表,应该是负责统一指挥这次行动的前线最高统帅。
可据山越雇佣兵反馈的信息,连日来他们并没有发现周瑜的身影。
别说周瑜了,就连周泰、蒋钦等人都没见到。
与他们交战的,几乎全是孙贲、孙暠的人马。
袁燿立刻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赶紧派甘宁作为先头部队支援九江、柴桑一线。
可没想到,甘宁还是来晚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九江被周瑜占了已成事实,甘宁有再多的不甘,也只能从长计议了。
当他领着五千生力军抵达柴桑时,刘偕早已收到消息带着人在城门外等候。
甘宁扫视了一下人群,没有发现李术的身影。
他心中冷笑,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快步向刘偕走去。
“怎敢劳烦二将军在此等候,真是折煞小将了。”
“兴霸说的哪里话,你乃公子麾下头号大将,怎能轻慢了!”
两人互相说着恭维话,并肩进了城。
一直到了接风宴上,甘宁才问道:
“二将军,怎么不见李将军?他不是也到了柴桑么?”
“兴霸说的可是李术李将军?”
“正是!”
“唉,说来也是倒霉。李将军他刚刚弃暗投明不久,偏偏遇上周瑜使诈偷城,到了柴桑之后就一病不起了。”
“当真?”
“不假!他人就在后院。”
听说李术病倒了,甘宁倒是很意外。
“若真是如此,也算是没有辜负公子的殷切期望。”
这时候他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全部经过,知道九江失陷这件事其实李术也算是受害者。
要怪只能怪张硕太轻敌,周瑜太过狡诈。
突然失去了江夏水师这层屏障,李术当时一定被吓破了胆子。
他也不知道公子已经派来了援兵,自知不敌的情况下选择保存实力也不算大错。
在袁燿“必须保护好李术”“千金市马骨”的精神指示下,甘宁很自觉地在心里为李术开脱了个干净。
于是,他不但不再责怪,反而专程去探视了病中的李术。
李术不由得大为感动,哭着说很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跟对了人。
这精神支柱树立起来之后,他整个人一下子就好多了。
为了报答袁燿的知遇之恩,他还挣扎着坐起来要与甘宁一起共商反攻九江的计划。
刘偕惊讶地发现,原本连多说几句话都费劲的人,居然都不用人扶就能自己坐起来了。
这,真是太神奇了!
接下来,三人其乐融融地就反攻九江展开了热烈友好的讨论。
次日一早,甘宁、李术便一起带着各自的部下向九江杀去。
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李术在精神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畏惧。
按照他们几个商量好的计划,李术一路上都在反复演练自己的话术。
没错,不是战术,而是话术!
因为身体不适,甘宁很体贴地给他分配了一项“君子”任务:动口不动手。
这次反攻九江,他们要从“骂战”开始。
而李术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以他对对方的熟悉程度,从孙权、周瑜到程普、黄盖、周泰、蒋钦、朱治等人,每个人身上他都能找到“骂”点。
再经过昔日锦帆贼头领甘宁的润色,一份份足以让江东众将吐血三升的“发言稿”很快就出炉了。
提前演练是为了让自己在实战时更有气势,更有杀伤力。
“周郎周郎,小命不长!”
“仲谋仲谋,江东鼠辈,不敢出洞!”
……
他甚至让人穿上女装自称周瑜,把周瑜与孙策之间纯洁的友谊进行异化,并咿咿呀呀的唱了出来。
在枯燥的行军途中,为士兵们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不知不觉间,大军就抵达了九江城外。
城内守军在周瑜的指挥下早已做好准备严阵以待。
可万万没有想到,甘宁并没有下令攻城。
而是展开了一轮又一轮针对江东将领的骂战。
一句比一句难听。
周瑜何曾想过,居然会被人这样当众辱骂,骂得是那样难听。
而更让他愤怒的是,那些混蛋在辱骂的同时还包藏祸心。
他们骂周瑜“短命”活不长,污蔑周瑜与孙策断袖,却称周瑜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江东原本晦暗的前途。
“周瑜小儿一死,江东全是鼠辈!”
除此之外,孙权更是被骂得体无完肤。
什么“碧眼小儿,乳臭未干”“弑兄夺权,阴鸷狠毒”“好色如命,染指寡嫂”,不管有的没的全都骂了出来。
连孙权、周瑜等人的房中秘事都爆了出来。
江东的普通士兵全都听得津津有味,上层将领的秘闻可一向是他们私下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更何况,对面那人一上来就自报家门,姓李名术,曾是已故吴侯孙策的亲信。
有曾经见过李术的人,纷纷向周围的同伴证实了他的身份。
黄盖、周泰等将领本来就听得勃然大怒,又看到麾下士兵对众将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心下更是烦躁。
他们恨不得立刻冲出城去杀了眼前的恶毒之人。
“都督,快下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