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逐月观潮 > 第13章 我们还没有放弃

第13章 我们还没有放弃

李英英凑到杨昭身边,说:”杨老师,你知道刚才那个女生是谁吗?“

杨昭看着李英英,皱起眉头说:”好脸熟呀,我们肯定见过,逐月、一诺你们说是不是?“

沈逐月和李一诺附和的点了点头。

三个人都见过,那肯定就是学校的学生。

大家把目光放在李英英身上,让她不要卖关子。

李英英开口说道:”老师,你们还记得比我们高一届的那个班长吗?“

当时支教的时候,沈逐月教的是初中,整个学校就只有三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学校人不多,所以像是班长这些,经常到办公室的学生,老师们都认识。

李一诺不敢相信的开口说道:”是她呀?“

李英英点了点头,说:”就是她,她初中读到了初三上期就没有读了,然后回家种地,过了两年就被她家里人嫁给了同村的一个男的,那个男的比她大七八岁,她肚子的孩子是她的第二个孩子,我听人说,她生完这个孩子,就要和那个男的一起去沿海的工厂打工。“

沈逐月和那个班长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只是经常在办公室看到她。沈逐月记忆中的那个女孩皮肤黑黑的,额头上留着刘海,头发梳成一个高马尾,每次进入办公室,都会露出羞涩的笑。

沈逐月听她的班主任说过,这个女孩学生在班上数一数二,又是班长,性格又好,班上同学都很喜欢她。

沈逐月没有办法把刚才那个臃肿的身影和记忆中的那个羞涩的女孩联系在一起,心里有些难过。

离开这些年,沈逐月三个人没有和这里断了联系,有收到有学生嫁人结婚的消息,也有收到学生顺利考入高中、考入大学的事情,三个人为学生的不同的人生而叹息。

看到这个女孩,三个人都想起了自己班上的学生,她们也过着和这个女孩差不多的生活。

沈逐月靠在杨昭的肩膀上,想从杨昭身上获取一些力量。

能够共情他人是一件好事,可是共情能力太强,会让情绪伤害自己。沈逐月知道自己太过同情别人,这是沈逐月的弱点。

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救助,当你面临这些人,你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筛选机制,将社会捐赠的资源分配给这些需要救助的人。资源是有限的,就说明有些人不会得到救助。如果每个人都想救,反而每个人都救不了。

道理都懂,可是沈逐月做不到这样冷静,所以沈逐月选择了在公益机构做筹款这份工作,在后方为一线做帮扶的人提供资源,用自己的力量支持他们。

杨昭抬起手臂把沈逐月和李一诺搂在怀里,说:”逐月,一诺,我们是人,我们的能力有限,要改变这里,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至少现在我们没有放弃,还在为这里做事情。“

支教结束之后,三个人回到城市,从未想过放弃这里。

沈逐月希望通过助农让这里富裕起来,杨昭把这里的事情写出剧本,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李一诺也会用自己的钱来资助这里的学生上学。

沈逐月点了点头,小声的说:“对啊,我们都还没有放弃。”

二十年前这里没有人读书,十年前这里的人可以读完小学,现在这里的人渐渐开始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沈逐月支教班上还有两三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这些年来,不断有人前赴后继去做改变这里的事情,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改变的。

江观潮感觉到沈逐月身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江观潮想把沈逐月抱在怀里。

以前只觉得来支教是沈逐月的头脑发热,没有想到过这里的情况如此的不好。江观潮有些后悔,支教这两年,沈逐月到底吃了多少苦,心里有多难受,若是自己还和沈逐月在一起,哪怕不能每天在一起,至少能给她精神上的支持。

李英英坐到沈逐月身边,说:“老师,你们能来,我们都很高兴。”

沈逐月坐起来摸了摸李英英的头发,对她笑了笑。

相处一日,郑勉对三个女孩有了了解,郑勉对三个人说:“你们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也可以找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郑勉扯了扯江观潮的袖子,说:“观潮,你说是不是。”

沈逐月抬头看了一眼江观潮,江观潮轻轻的点了点头。

快到中午,一行人慢慢的下了山。

吃完午饭之后,江观潮和郑勉就要准备离开。沈逐月看着江观潮和郑勉上了大巴车,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从乡上到县城这条路,江观潮走过很多次,以前都是带着恨意、思念、愤怒十分复杂的情绪,现在心里只觉得十分平静。

江观潮看着道路两旁的高山,开始理解沈逐月的选择,有些事有些路,总要有人去做,总要有人去走。

江观潮打开手机,想了很久,写了一大段又删掉,最后只发了一句话:“逐月,你选择了一条难走但正确的路。”

睡醒午觉,沈逐月打开手机,看到江观潮发来这条没头没尾的话,沈逐月反应了一会儿,明白了江观潮的意思。

沈逐月给江观潮回了一个可爱大笑的表情包。

沈逐月三个人都是明天的飞机,比江观潮和郑勉迟一天。

下午,沈逐月开车带着杨昭和李一诺进山,去看看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已经结婚了,有的在家里种地,有的在外地打工。

这些学生没有走读书考大学这条路,可是在沈逐月看来,读书不是评价一个人唯一的标准,有些学生读书上没有成就,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无用的人。

沈逐月三个人到了一个村子,之前教过的学生都聚集到一起,来见见沈逐月三个人。有些还拿来家里的腊肉、茶叶和家里种的水果,要让他们带走,这是当地对尊敬的人最高的感谢。

沈逐月三个人推拒不过,上山时空车,下山装了满满一车的东西。李一诺开玩笑的说:“这趟上山感觉跟进货一样。”

连续几天的开车和奔波,沈逐月回到江北的时候,已经累的不行,到家躺下就不想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