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方丈,是准备将这诚亲王府,改建成新的菩提寺了。”
“只是不知道,他究竟和皇室谈成了什么条件,居然能无罪脱身……”
很快,景辰来到了王府深处的一座殿厅中,再一次见到了智光方丈。
“景侯爷。”
智光方丈站在厅堂门口,相迎道:
“许久未见,今日不曾远迎、还望侯爷恕罪。”
景辰拱手一礼,客气道:
“方丈言重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后,便到了殿厅中落座。
智光方丈命一旁的小沙弥,奉上两杯茶之后,便顺势问起了景辰的来意。
“嗯……”
景辰端着茶杯,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道:
“我今日前来,是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方丈。”
说着,他补充了一句:
“当然,方丈若是心有顾忌、不能明言,在下也能理解,是不会强求的。”
“哎……”
智光方丈闻言,沉重的叹息了一声,缓缓道:
“时至今日,我菩提寺上下落得如此下场,连智和师弟也圆寂在魔灾之中……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呢?”
他看向景辰,神色肃穆道:
“景侯爷,今日无论你代表朝廷也好,代表玉亲王来此也罢,或者如你所说,仅仅代表你自己,都无所谓。”
“你问吧,只要贫僧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
景辰点头应下,斟酌了一番语气,才谨慎问道:
“我第一个问题,也是心中最大的疑惑,还是关于寂灭佛陀预言中的佛子。”
“不知智光方丈和其余首座,是如何确认诚亲王就是佛子的?”
智光方丈没有犹豫,开口道:
“其实当日对侯爷的说辞,贫僧没有虚言诓骗过,但隐瞒了一部分关键。”
“寂灭佛陀的预言虽然飘忽不定,但除了大致的地点和时间范围之外,其实还是有一些较为精准的内容。”
他说到此处,语气不自觉的压低了一些:
“预言中说,五千年后在西北之地降生的佛子,会是一位天潢贵胄出身的皇子!”
“他的身份尊贵、品行高尚、声誉隆重,最终会经历过山河破碎、社稷倾覆的灾劫之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
“这才是当初的寂灭佛陀,所留下的完整预言。”
景辰怔了一下,不禁感到有些奇怪:
“这个预言……似乎说明不了什么吧?”
“西北之地诸国林立,皇子多了去了,就连林国之中,当代也足有七八位皇子,可不是只有诚亲王一个人。”
“不。”
智光方丈郑重的摇了摇头,沉声道:
“诚亲王,是当今陛下的第一位皇子,而且他和所有皇子都不一样。”
“他……天生与佛有缘。”
“哦?”
景辰听到此处,顿时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示意道:
“所谓的‘天生与佛有缘’,方丈能否细说?”
智光方丈沉吟了一番,眼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之色:
“诚亲王出生的时候,脑后凝聚佛晕宝光,天降九色华彩,照耀三千里之广。”
“那一年,我正好南下来到了玉京,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当时便惊为天人。”
“六岁时,皇室内部序齿定龄,皇室宿老为他摸骨测脉,断定他不适合皇室的功法,反倒非常契合佛门的修炼之法。”
景辰听到此处,顿时神色微动:
“也就是哪一年,他和你们正式接触上了?”
“对。”
智光方丈颔首道:
“那一年,年仅六岁的诚亲王,被皇室秘密送入菩提寺中,由贫僧亲自教导了三年。”
“他确实是修炼佛门一脉功法的天纵之才,一路突飞猛进,弱冠之龄便参透了‘枯荣真意’,炼就元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