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风不紧不慢“不上道”,一脸严肃地说道:“三哥,康亲王叔一生为帝国水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兴修水利,梳理漕运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又岂是黑旗山庄那种藏污纳垢的地方能玷污名声的。漕帮这么多年脱离朝廷约束,有几个害群之马也是人之常情,总不能都每一个都扯上康亲王叔吧。”
看着他义正言辞,一副认真的样子,唐仁羽很是怀疑地望着他。
康亲王世子唐傲云牵涉私金案,带着手铐脚镣从康亲王府被带走,流放三千里外的琼州,这件事在长安城中闹得沸沸扬扬,比之前燕王世子也就是萧风自己的龙阳之癖更加震动人心。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且是毫不留情的流放三千里,天衍皇帝可是一点都没有给康亲王面子。就连自己这个被“关在”国子监之中的闲皇子都一清二楚,他这个始作俑者会不知道?
“你不知道?”
萧风也很疑惑,认真地反问道:“我应该知道?”
从未央宫中,挨了骂,领了“赏”回来之后,萧风就一直足不出户地在王府之中炼制“回阳丹”。丹成之后,又忙于疗伤,府中之人就连苏小小也知道他处在治伤的关键时期,怕他分心,所以这几天也都没有告诉他长安城中发生的这些事。
重新设立的漕运司,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天衍皇帝肯定会选派一个皇子来主理。令人费解的是最后钦定的人选并不是百官之中呼声最高的二皇子唐仁佑,而是“勤勤恳恳”做事的大皇子唐仁弘。
“算了,不知道就不知道,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唐仁羽看了半天也没有从萧风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于是大手一挥继续说道:“明日就是端阳节,也是教化坊一年一度的端阳诗会,哥几个就是来通知你参加的。”
闻言,萧风不由皱了下眉头,断然拒绝道:“端阳诗会?与我何干?没兴趣。”
唐仁羽挑着眉头,一脸淫邪地笑着说道:“老四,诗会之上,要是能文采压群英,据说就能进入教化坊魁首秋月姑娘的香闺之中,你就没有想法?”
萧风满脸尴尬地看了看,一旁已经红着脸的苏小小,急忙辩解道:“笑话,我又不认识什么秋月姑娘。”
这倒是实话,他初来乍到,对于教化坊之名还是从苏小小口中得知的,哪里又会认识什么魁首秋月,冬月的。
唐仁羽见他眼神飘忽,忽然意识这大厅之中就有一位绝世佳人,还是江湖群芳榜的“榜首”,不好意思笑着说道:“老四你有了苏姑娘,自然看不上秋月姑娘,但是你要为哥们几个着想。”
“老四,其实是我。。。”
一反常态,有些沉默的胡非突然出言说道。
其实一进门萧风就察觉到了胡胖子的异样,只不过他不说,萧风也没有点破。
原来胡非靠着萧风给出的下联成功的在太学之中一鸣惊人,“文名”力压李国鳌。虽然唐钰姝并不相信一直没有什么文名的胡胖子会突然开了窍,但是耐不住其他相信不已。这其中就有唐诺南。
就在胡非以为靠着一副下联就能打开心上人的心扉的时候,康亲王府突生变故,唐诺南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太学了。他好不容易打探到唐诺南会应唐钰姝的邀请一道去参加端阳诗会,动了心思,想在诗会之上安慰心上人。不过,他自知单凭自己肚子的那一点货,根本上不得台面,所以有了请萧风来当枪手的想法。
只是虽然四人在唐仁羽的“胡闹”之下义结金兰,但是胡非总觉得有些别扭。一个人显得十分犹豫。
他的这个想法被唐仁羽知道之后,立即怂恿他来,甚至还拉了叶英一起。原本以为叶英一个武痴对着这种附庸风雅的事情不感兴趣。哪知道,一说是来找萧风一起,叶英二话不说,第一个出了太学门。
这下萧风终于知道了一行人的真实来意,虽然四个人的结义看上去略显儿戏,但是在萧风看来这三个人是他来到这个时代难得几个朋友。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他义不容辞,更何况只是写写诗而已。在这个没有诗仙诗圣的时代,写诗对于前世忠于古文的萧风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
在约定好时辰之后,三个人便提出了告辞。
临走之际,萧风的变化终究没有逃得过叶英的眼睛,淡淡地说道:“我很期待你重回巅峰的时候,你我之间可以光明正大的较量一场。”
唐仁羽则是一脸邪邪地看了看萧风和苏小小,弄得苏小小好不自在,娇羞不已。
三人走了之后,苏小小满面通红,欲言又止。
萧风十分自然地将手心放在她的额头之上,煞有其事地说道:“没有发热啊,怎么会脸红成这个样子。”
本来被唐仁羽一口一个弟妹叫得有些心神荡漾的苏小小被他这个小动作,弄得更加羞涩了。本能地躲避了一下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小声地说道:“端阳诗会,我也收到了邀请函,本想邀萧大哥一同去,不过。。。”
没等她说完,萧风十分霸气地说道:“明晚,我去苏府接你。”
。。。。。。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这些年绣衣司对江湖的清剿一直没有停过,但是唐河帝国毕竟是以武兴国,几百年的侠武之风早就沉淀在了帝国臣民的血液之中,并源远流长。再加上天衍皇帝也不愿看到一个死气沉沉的江湖,所以朝廷是鼓励游侠生存的,甚至连诸多的江湖名榜之后都有朝廷的影子。
至于文会,朝廷更是公开支持。长安城中的大大小小学社,诗社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文会也是此起彼伏,甚至比武人比武都热闹。而且当今天衍皇上重拳整治江湖,为了安抚民心更加推崇文会,这些年来因为文会之中文采出众而被选拔入世的不在少数。
而且渐渐的文会之上也成了一些腹中有才,但是又过不了科举选拔这一类“应试教育”的文人一展才华的地方,如果真是妙手偶得一首镇国传世的诗词,入得了当今皇上的耳朵,一朝鱼跃龙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退一步讲,即使入不得帝王之耳,显露出来的才华要是被哪个皇子王爷看中了,召为幕僚,也是衣食无忧,说不得还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运气。二皇子唐仁佑的幕僚陆轲当年也是在端阳诗会之上,崭露头角才被他选中的。
长安城中无数的文会,端阳诗会算得上是比较除了“上元节”之外一年之中最重的诗会之一。
端阳节,整个长安城之中除了皇城实行宵禁之外,全城彻夜狂欢。这一天,冀州厉亲王唐观潮亲笔上书大破中山国乱民,平定了冀州民乱。天衍皇帝龙颜大悦,犒赏冀州府军,更是对平乱有功的厉王世子唐晟睿御封“定军候”,召回长安受封。唐晟睿成为亲王世子之中第二个受封侯爵的人。只不过,相比萧风有名无实的“赤子候”,唐晟睿的“定军侯”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军候,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就在满城欢庆的时刻,一辆马车从宫城中燕王府侧门而出,汇入了欢庆的人海之中,悄然地朝着苏府而来。
苏小小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让本就绝世的面容更加的惊艳,只不过她给自己蒙上而来一层面纱。虽说女为悦己则容,但是也分给谁看。坐在梳妆台前,想着初次见面的时候,萧风犹如天神下凡一般。虽然不是踏着七彩的祥云,在那一刻她就认定了他是自己的盖世英雄。
胡思乱想之际,门外传来了苏月儿的声音:“小姐,萧世子到了,就在府门前。”
苏小小这才恍然,戴好面纱之后,步态款款轻盈地朝着府门外走去。
虽然萧风没有进苏府的门,但是现在苏府的上上下下几乎都认识他这位燕 世子。要知道之前无意之中冲撞了他的苏府二公子苏武,前两天在苏家宗族会上被治愈复出的苏老爷子苏禾,直接发配到了西域都护府的苏家商号分号去了,足以见得苏禾对萧风的看重之意。
得知今天小女儿要和萧风一起出席端阳诗会,苏禾更加老怀安慰,命令下人们不得去惊扰两人。虽然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是在苏禾看来萧风不同。
等了片刻,萧风便看着一袭长裙,面带纱巾的苏小小走了过来。一瞬间,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给人一种轻盈、柔软、飘逸、玲珑之感。
萧风轻轻牵过苏小小的手,笑着说道:“小小,今夜你是最美的。”
苏小小害羞地低着头,两朵绯红爬上了脸颊。
教化坊位于东市之中,占地极为优越,南北两楼隔着一条接驳着渭河的人工开凿的琉璃河。河面之上两座拱桥将两楼连接了起来,河水之中装饰豪华的画舫鳞次栉比。平日里,这画舫之中想上去,除了花费重金之外,还要得到教坊之中歌姬的认可之后才能上得画舫之中。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三皇子唐仁玉就有一间专属的画舫。
三皇子唐仁玉虽然主理着礼部,但是生性风流,为人懒散,并无争夺皇储之心,基本上就是游离在权势之外的一个皇子。得闲就会来教坊之中与吟诗作对,唱吟风月。天衍皇帝训责过多次,但是唐仁玉依然我行我素,一头领完罚,一头又钻进了教坊之中。无奈之下,天衍皇帝也就随之任之。
皇室兄弟姐妹之中,也就唐钰殊这个才情不输于男子的“四公主”与唐仁玉还算交好,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选择无视于他。
端阳诗会这样的盛会唐仁玉自然不会缺席,而且早早的就来了,凭借这么多年在文会之上混出的“花名”,这次的诗会唐仁玉还成了主审的评委之一。进入教化坊之前对着一身女扮男装的唐钰殊说道:“四妹,你与诺南妹妹要不到三哥的画舫上坐一坐,那里清净一些。”
唐钰殊婉拒道:“三哥的好意,钰姝心领了。不过,今日钰姝可是有诗参会,三哥是主审评委之一,为了避嫌钰姝还是不去打扰三哥了。学社之中已经定了南楼之中的雅阁,亦可以纵览盛会。”
唐仁玉自然知道这个“妹妹”一直以来都非常有主见,所以并没有强求,笑着走进了教坊之中。
女扮男装的唐钰殊带着情绪不是很高的唐诺南刚准备的进入教坊之中,忽然看见唐仁羽、叶英还有胡非三人,正迎着一辆马车中下来的两个人。
是她!
唐钰殊看着带着面纱的苏小小,心中升起了一丝相较之心。她毕竟是皇家之女,虽有才名但是并不在江湖群芳榜之列。
不过相比之下,她对陪同苏小小下马车的萧风更加好奇。在她看来,如果说这些人是一个小团体的话,很明显这个男人就是其中的核心。